《长度单位》(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0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度单位》(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0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2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3张PPT)
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1. 你能说一说你的身高吗?
3. 用你的方法表述一下你的课桌的长度吧。
2. 生活中你们都是怎样描述长度的?
情境导入
1庹(tuǒ)
1拃(zhǎ)
1个脚长
古代的长度单位
把展开双臂后两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庹”。
把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拃”。
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古人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长度的。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因为我和妈妈手的大小不一样。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因为他们的“拃”不一样长。为了便于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认识厘米
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探索新知
2.认识1厘米的长度
0和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这是1厘米,像这样比画下1厘米的长度。
探索新知
3.生活中的1厘米
食指宽
大约1厘米
便利贴宽
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探索新知
探究点3 用厘米尺测量长度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如何测量纸条的长度呢?
要想知道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厘米” 作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
探索新知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
探索新知
看看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5厘米
4厘米
小试牛刀
当堂检测
夯实基础
纸条长( )厘米。
4
纸条长( )厘米。
5
铅笔长( )厘米。
7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当堂检测
2.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手掌宽约
( )厘米
一拃长约
( )厘米
一步长约
( )厘米
8
14
60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3.在错误量法下面的括号里画“×”,在正确量法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纸条的长度。
( )厘米
3
( )厘米
3
( )厘米
当堂检测
解决问题
4.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却下滑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30-10+30=50(厘米)
答:现在蜗牛向上爬了50厘米。
课堂总结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厘米
2.长度单位“厘米”
3. 测量起点。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第6题, 第10题。
1.聪聪和天天测量同样长度的铅笔。请填一填,选一选。
他们测量的结果( )。
①相同 ②不同
知识点 1
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3
6

2.观察下面三幅图,如果聪聪和天天都选( )来测量同样长度的铅笔,那么测量的结果肯定都一样,并能知道铅笔的准确长度。

知识点 2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老师用 量,大约( )拃长。我用 量,大约( )拃长。
提升点 1
拃在生活测量中的用途

4.(易错题)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 )个[高。
绵羊大约有( )个[高。
松鼠大约有( )个[高。
提升点 2
用统一格子长度测量高度
5
3
2
辨析:从下往上数各有几个[高。
1.看图读一读,填一填。
(1)尺子是测量( )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
一个统一的( )单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
(3)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知识点 1
直尺的作用及各部分名称
长度
长度
cm
厘米
2.看一看,填一填。
1
知识点 2
确定1厘米的长度
1
3.(易错题)数一数,填一填。
提升点 1
会求直尺上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
1
3
2
4.估一估,填一填。
提升点 2
会以“厘米”为参照长度,估测物体的长度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
4
5
1.下面哪种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知识点 1
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2.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
5
知识点 2
一般从刻度0开始测量
3
0

3.(易错题)看一看,填一填。
提升点 1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左端不是对着刻度0)
2
4
辨析:3-1=2(厘米)。9-5=4(厘米)。
4.用尺子量一量。
(1)
提升点 2
会用直尺测量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2)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 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1. 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是( )。
3. 估计一下你手里的铅笔有多长。
2. 举出3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认识长度单位“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认识1米的长度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
从地面到我的眼睛,长度大约是1米。
拿一把米尺,看看1米有多长。
探索新知
探究点3 “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生活中的1厘米和1米的比较。
探索新知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2.在米尺上寻找1米和1厘米的关系。
1米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
(2)黑板长约3( )。
(3)课桌高70( )。
(4)教室门高2( )。

厘米


当堂检测
夯实基础
1米=(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
8米+9米=( ) 75厘米-20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 1米-20厘米=( )
1. 填空。
100
17米
1米
80厘米
35厘米
55厘米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2.比一比,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50厘米 50米 100厘米 5米 15米
50米>15米> 5米> 100厘米> 50厘米
辨析:长度的大小比较,除了看前面数字的大小外,还应该看后边的单位。
当堂检测
(2)灯管长50厘米。 ( )
(3)房间高3厘米。 ( )
(4)字典厚6米。 ( )
(5)大树高8米。 ( )
(6)教室长10厘米。 ( )
(1)数学书长26米。 ( )
厘米

厘米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当堂检测
解决问题
4.工人叔叔修一条9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36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95-36=59(米)
答:这一天修了59米。
课堂总结
测量较长的物体时要用“米” 作单位。
1米=100厘米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4、9题。
1.读一读,填一填。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
母“( )”表示。
(2)量楼房的高度,用“( )”作单位;量铅笔的长
度,用“( )”作单位。
知识点 1
认识米

m

厘米
2.想一想,填一填。
(1)( )个冰墩墩玩具高1 米。
(2)1 米=( )厘米
1 米- 20 厘米=( )厘米
5
知识点 2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00
80
3.在合适答案后面的□里画“√”。
提升点 1
判断物品长度(高度)与1米的关系
4.估一估,连一连。
提升点 2
会给生活物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1 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手掌宽约
( )厘米
一拃长约
( )厘米
一步长约
60( )
8
14
厘米
情境导入
如何量这条绳子的长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认识线段
(1)
(6)
(5)
(4)
(3)
(2)
请对以上线条进行分类。
探索新知
(1)
(6)
(5)
(4)
(3)
(2)
直直的
弯弯的
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探索新知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1.借助一段线认识线段。
探索新知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2.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探索新知
端点
端点
线 段
线段有什么特点?
1.线段是直的
2.有两个端点
想一想:
3.可以量出长度
3.总结线段的特点
探索新知
探究点2 线段的画法
(1)先确定一个端点。
(2)再把尺子的刻度0与端点对齐。
(3)从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出3厘米的地方。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画法一:
探索新知
先在纸上对应刻度0和刻度3处各画一个点,再沿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画线段的过程中,尺子不能移动。
画法二:
探索新知
探究点3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测量轮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1. 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不是线段。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探索新知
2.把每两个点连接起来,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线段的长短与粗细无关!
当堂检测
夯实基础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  )条
(  )条
(  )条
4
6
3
当堂检测
2.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
3
2
1cm
0
5
6
7
8
4cm
4
3
2
1cm
0
5
6
7
8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3.连接每两个点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出(  )条线段。
6
辨析: 画线段时,按照先后顺序画不容易出错。第一个点可以与剩下的三个点画三条线段,第二个点与剩下的两个点画两条线段,第三个点与第四个点画一条线段。
课堂总结
1.线段有三大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可量出长度的。
2.线段的画法: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7题、第11题。
1.下面哪些是线段?在( )里画“√”。
知识点 1
认识线段
2.量出线段的长度。
知识点 2
量图形中线段的长度
3.(易错题)小松鼠想在家里的粮仓、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每两个房间之间修一条直直的通道。它一共能修( )条通道。
提升点 1
会在几个点之间画线段
6
4.在下面的图形中分别能找出几条线段?
提升点 2
数图形中的线段数量
1
5
6
5
1.画一条4 厘米长的线段并填空。
知识点 1
画规定长度线段的方法
4
7
2.读一读,画一画。
(1)画一条和右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 厘米短2 厘米的线段。

知识点 2
根据要求画线段
3.在距离 左边3 厘米处画一面 ,在距离 右边4 厘米处画一朵 。
提升点
画线段、测量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

蜗牛从小蚂蚁家出发已经爬了( )厘米,还有( )
厘米就到家了。
4.(易错题)量一量,填一填。
2
1
辨析: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一量可知,蜗牛从小蚂蚁家出发已经爬了2厘米,还有1厘米就到家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1 长度单位
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
物体的长度。
测量较长
物体的长度。
cm
m
厘米

探索新知
探究点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要判断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
判断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
要解决什么问题?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验证判断的正确性: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 厘米,
20厘米
旗杆高度应该是13米。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长28( )
长1( )
厘米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 )里的长度单位的。
长60( )
厘米
探索新知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钢笔长15( )
小颖身高120( )
长颈鹿高4( )
数学书长26( )
厘米

厘米
厘米
当堂检测
夯实基础
1. 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1)
桌子高:
8厘米 ( )
80 厘米 ( )
8米 ( )
当堂检测
2.想一想,连一连。
20米 1米30厘米  10厘米
当堂检测
3.测量下列事物该选用哪种长度单位?分一分。
① ② ③ ④
用厘米作单位
用米作单位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4.哪条线段长?估一估,量一量。
结果:____________
3
3
一样长
辨析:在估量时,会因为视觉误差而出错。
( )cm
( )cm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第9题。
1.填一填。
知识点 1
以参照物的长度确定所测物体的长度
3
3
6
2.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厘米
知识点 2
选合适的长度单位


厘米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对的画“√”,不对的在括号里改正。
(1)梦梦买了一个雪容融玩具,它高15 厘米。( )
(2)文具盒长约24 厘米。( )
(3)橡皮厚约1 米。( )
提升点 1
对生活物品的长度、高度、厚度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厘米
4.(易错题)圈出合适的答案。
提升点 2
对一定标准长度的认识,加强估计、测量的能力
估计 比1 米 长 短 比1 米 高 矮 比10 厘米
宽 窄
测量 比1 米 长 短 比1 米 高 矮 比10 厘米
宽 窄
一、我聪明,我会填。(第6 题8 分,其余每空3 分,共41 分)
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 )”或“( )”作单位。
2.

厘米
4
5
3. 在米尺上从刻度0 到刻度100 是100( ),也就是
( )米。
4. 龙龙身高90 厘米,再长( )厘米,他就有1 米高了。
5. 在 里填上“>”“<”或“=”。
1 米 95 厘米 10 厘米+20 厘米 1 米
30 厘米+70 厘米 1 米 1 米-20 厘米 90 厘米
厘米
1
10
>
<

<
6.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二、我自信,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 分,共15 分)
1. ( )最接近1 米。
①讲桌的高 ②教室的长 ③手掌的宽
2. 下列线中,是线段的是( )。


3. 如图,天天和华华各画了一条线段,比较这两条线段,( )。
① 华华画的长
② 天天画的长
③ 一样长

4. ( )个 长1 米。
① 10 ② 4 ③ 5
5. 左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① 1 ② 2 ③ 3


三、我智慧,我会做。(共24 分)
1. 在合适的答案后的( )里画“√”。(6 分)
2. 画一画。
(1)画出一条比下面的线段长2 厘米的线段。(6 分)
(2)在距离 右边3 厘米处画一个 ,6 厘米处画一
面 ,7 厘米处画一个 。(12 分)

四、我挑战,我会想。(共20 分)
1. 华华和妈妈去自助餐厅吃饭。华华能免费用餐吗?为什么?(10 分)
华华能免费用餐。因为华华的身高是95厘米,小于1米。
2. 红色的中国结代表着吉祥喜庆。王奶奶用一根红丝绳做了2 个中国结,还剩20 厘米,这根红丝绳长多少厘米?(10 分)
30+30=60(厘米)
60+20=80(厘米)
口答:这根红丝绳长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