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节课是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脚背运球、脚内侧运球的学习,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升足球技术水平,提高足球实战能力。
课堂上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设计思路:
运球,是足球运动里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对于刚接触足球的学生,这节课选用了运球为主教材,并根据初中学生对足球有新鲜感,好学的身心特点,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身体练习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分组练习,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几个教学层次,使学生逐步掌握脚背运球的方法,并乐于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我校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体育项目,也是初中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球绕杆更是成为中考项目之一,它对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显著的效果。本次授课内容是“脚背运球”“ 脚内侧运球”、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足球属初步接触,正处在学习球类运动的启蒙阶段,而且这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足球,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球。
四、教学目标:
认 知:
学生知道运球动作的要点——膝关节弯屈,脚跟提起,脚尖下指,在迈步前伸脚着地前。
技 能:
80%的学生能用学会并掌握脚背、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运球,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情 感:
愉快地参与各种练习,体验成功感,培养合作精神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支撑脚与触球部位
难点:
触球的力度和重心的移动
六、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
2、观察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图示的动作口诀和老师的动作,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老师观察学生的练习状态,在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展示自我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3、分层教学,设置几种分层次的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探究合作,通过和同伴的讨论、配合、游戏,逐步学会在活动中运用所学技能。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教师活动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课教学内容,目标
3、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
按指定地点集合整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向教师汇报。
在圈内自由运球
教师活动
1、讲解运球区域
2、运球相碰的两位同学带球至圈外做两个俯卧撑后继续运球
学生活动
注意听讲,记住老师要求
准备活动充分
热身足求操
教师活动
1、播放热身操音乐
2、在旁边做准备活动
学生活动
根据音乐完成热身操
动作到位,口号响亮
基本部分
一、新授:
脚背正面运球
动作要领:
跑动时身体放松并前倾,重心低,步幅小,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下垂,迈步倾前着地时,用正脚背推拨球。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盘球的动作做法:勾脚、且外展,膝关节微屈,以脚掌内侧足弓部位拨球,两脚交替连续进行。
2、①教师示范完整动作,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②学生原地练习正脚背踢地滚球,要求力量小,体会脚与球接触的感觉。
③走和慢跑中体会正脚背运球技术。
④加快速度练习正脚背运球。
学生活动
1、①1学生回答教师问题
②看教师示范,听讲解。明确动作要领
③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脚背触球
④一人一球,听教师口令,积极尝试(积极尝试左右脚)
相互讨论,积极展示。
二、小组合作(脚背运球过杆)
教师活动
①教师示范运球过杆技术
②领学学生模仿并练习
③小组合作练习中
巡回指导
④派优秀小组展示
⑤练习途中发现问题,指出可以使用脚背内外侧去变向
学生活动
①认真学习观看老师示范
②小组合作学习脚背运球绕杆
③领学者进行指导与纠正同组队员问题
④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展示
三、尝试运球绕杆射门
教师活动
①教师讲解规则
②分组进行练习
③巡回指导
④优秀小组示范
⑤进行比赛,进球多时间短的小组获胜
学生活动
①认真听讲规则
②尝试运球绕杆射门
③组内交流方法
④组队展示
⑤进行比赛
四、足球专项
身体素质:绳梯练习、后退跑转身加速跑
教师活动
①教师示范
②提醒转身
③提醒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①理解练习方法
②积极参加练习
③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
集合
放松
教师活动
布置放松练习
总结本课所学以及需改进的方面
布置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
拉伸放松
听讲认真,针对老师的意见,以后改进练习动作
帮助老师整理器材
4、愉快的结束本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