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区河东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区河东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11: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积累。(44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bái hè ài mù zhà yóu gāo bǐng yōu rán
( )( )( )( )( )
2、辨析组词。(5分)
框(   )嵌(   )捡(   )浸(   ) dài( )

趣(   )崭(   )脸(   )侵(   ) dāi( )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0分)
开辟:①开拓扩展;②开创,创立;③打开通路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
(2)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开辟了天文学史上的新纪元。 (   )
体面:①体统,身份,面子;②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
(2)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事。 (   )
(3)他长得挺体面的,可这种在高铁上强行霸座的行为真难看! (   )
4、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桂花盛开的时候,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成肯定句)
(2)天气实变,下起倾盆大雨,秋游活动不能按期进行。(改成反问句)
(3)母亲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改写成转述句)
(4)我爱阅读,生活中没有书罐,就好像没有朋友的陪伴。(仿写)
5、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 ”。(5分)
(1)老舍通过《珍珠鸟》告诉了我们与动物相处的秘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
(2)《白鹭》一文通过写与“朱鹭”和“苍鹭”的对比,表现了白鹭的精巧与寻常。
( )
(3)《蝉》这首诗托物寓意,告诉我们: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 )
(4)《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5)(   )通过回忆儿时摇桂花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士的热爱之情。
6、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蝉》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_写的。诗中“ ,
”是点睛之笔,暗喻品格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2)黄昏的空中偶见 ,更是 _________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 ,看来像是 _________ ,而它却是 。
(4)在清水田里,时有 ,整个的田便成了

7、语文实践。(3分)
3月26日,实验小学五年级小朋友变身“小交警”走上街头,体验了交警执勤工作。在这次文明交通安全学习中,小朋友们了解到: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违法行为,违法者可在“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协助交警体验式执勤半小时”“抄写交通安全常识”中选择其一执行。你觉得哪种处罚方式最有教育意义?
二、阅读·感悟。(2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2 + 2 + 2)
材料一:“圈子”是中国人从来都不陌生的一个词,而“朋友圈”,无疑是许多圈子中最年轻最盛行的。朋友圈,一般指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
材料二:掏出手机,打开锁屏,点开微信,手指不自觉地往左边一划。一个图文并茂的世界任你浏览。对于超过6亿的微信用户来说,这个手机中的世界真实存在,紧贴生活。
最早的时候,“朋友圈”饱受赞誉——相比于微博来说这个圈子,更私密,里面都是朋友,通过智能手机,大家聊聊家常,晒晒心得,谈谈人生......
材料三:如今,朋友圈开始遭到口株笔伐——人们发现,这个曾经熟悉的圈子,里面逐浙
被广告宣传、吃喝拉撒、海外代购等无聊的内容所代替。
不断有用户开始逃离“无聊圈”,寻觅新的圈子。5月21日,腾讯也开始大力打击微信明友圈卖假货、代购营销。不过,早有人在朋友圈的发展史上,认定了所有的圈子都将衰败,“圈子越来越大,里面的内容会稀释变质,然后,友情淡了,圈子破了,最初的美好没有了。”
(1)简要概括从材料一中,你读到的朋友圈的功能。
(2)阅读材料三“朋友圈”会变成“无聊圈”的原因。
(3)你觉得朋友圈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阐述,做到有理有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听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正好跟我同路。
很快,车来了。人群涌向车门。我看到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虽然她很努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好不容易上了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了。一个姑娘忽然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竟然也谢绝了姑娘的一番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是几站路,一会儿就到了!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让座的姑娘流露出快乐的笑意。但是,那个女儿似乎并
不高兴。这下,我更疑惑了。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暗自庆幸,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了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那可是一片好心!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颐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
(1)请给短文加一个题目。(2分)
(2)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人满为患:
地地:
(4)“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一句中的“隐情”指的是什么?(2分)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就这个故事而言,这句话中的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4分)
(6)短文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了怎么的启发或教育?
(4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每个人都有向己的心爱之物,你最喜欢的物品是什么呢?写写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喜爱它的原因是什么。写一篇作文,注意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四、拓展题。(10分:3 + 5 + 2)
1、《中国民间故事》主编是: 。中国民间故事从 就在
长(仓颉造字)让我们看到了 。
2、中国民间故事篇幅不长,看似简单的故事往往蕴含亘古流传的朴素道理:
等。
3、你认为刘罗锅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