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2课时)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22: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组成,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学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实验方法。(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活动1:请结合生活经验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1.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 。
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从教材P74的图示可看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其次是 。另外,还含有 等。
小结: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活动2:阅读教材P76,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问题:通过阅读上述科学家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二、研习展评
活动3:阅读教材P75的实验探究4-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完成下列问题。
1.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 色,实验后变为 色,这说铜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
2.记录实验数据。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 mL。
3.实验结论 。
活动4:利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 总结实验结论 。
3. 在拉瓦锡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测量结果小于1/5 ?

4.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它能燃烧或支持燃烧吗?从而你能否总结出氮气的性质?

5.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符合什么条件?

课堂练习:
1. 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课后练习:
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水蒸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 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 22 mL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早知道】你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吗?你了解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吗?你关心自己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吗?请阅读教材P78-P80。
反思: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认识空气质量报告。(重点)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增强环保意识,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将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除去并测定其含量的做法。
3.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过渡引入:不仅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同时空气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活动1:阅读教材P76-P77,思考回答问题。
①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②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小结:1.工业上采用 的方法制氧气,其过程为 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其主要用途为 。
3.氮气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 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的用途主要有 。
4.稀有气体是 、 、 等气体的总称。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为 ,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的用途 。
二、研习展评
(二)关注空气质量
过渡引入:空气中各成分相对保持稳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得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增加,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关注空气质量是我们每位公民的责任。
活动2:测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分别请几个小组的同学,到操场上、教室里各采集一瓶气体。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
1.学生分组做实验,记录现象、存在问题。
2.讨论总结。
3.小组汇报。
问题提升:
1.如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2.怎样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点拨。
活动3:阅读教材P79,思考。
1.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有几项?
2.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3.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4.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5.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哪些?
(1)学生先独立看书完成。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
小结: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 和 两大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等。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
课堂练习: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的各种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氢气、甲烷 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 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 B.氮气 ? C.稀有气体 ? D.二氧化碳
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课后练习:
1. 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 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
2. 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
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早知道】你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又怎样表示呢?请阅读教材P81-P86。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