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的做法则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完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做法。
(2)如果两名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则他们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较准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
(3)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 ℃、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 7 天。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因矿石体积较大,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他测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厘米3 ;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比石块体积的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了一个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毫升水一次倒入空瓶子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从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份,分别做上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毫升。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了。小华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如图甲、乙。请判断那个量筒更精确?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若有请写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6.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____cm;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_____________(填:大、小、无法确定);
(3)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7.今年国庆节期间,受60年来最大的台风“菲特”的影响,许多家庭的房屋出现了屋顶漏水现象。小红同学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A.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B.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α可调),用小球摸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①保持斜面的倾角α不变,换用不同的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
小红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α,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
小红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倾角应该以45°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饭店用餐前,服务员热情地给每位同学倒了一杯温开水给同学们解渴。
小科灵机一动,拿出随身带来的温度计,做起了研究:将温度计插入自己的这杯温水中,让杯中的温水自然冷却,并用手表记录了时间,每隔两分钟读一次温度计,并将读数记录如下表。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___。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反映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
(3)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体温计更精确,是因为______________。
9.小明读到一则新闻: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把幼龄老鼠的血液注射到老龄老鼠的体内,发现老鼠的活动性增强。 某兴趣小组针对以上报道,为了探究幼龄老鼠的血液是否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 ,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_________组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应在方案中去掉。
(3)要让该实验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科学性,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min后,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指出该实验中的一处不足,并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认真观察,发现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道路旁边设置了“雨(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温馨警示牌。
(1)请你就上面的提示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上述问题,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你认为要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12.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有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成员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1)表格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不是选用1支而是5支玫瑰花外,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_。
(3)为确保玫瑰花保鲜的时间不同由实验变量引起,实验所用玫瑰花的生长状况、品种、开花的时间都应____________。
(4)两组相比,若_____组玫瑰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5)除题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鲜花保鲜的时间?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_。
13.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兰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若干、量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兰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 V回形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小兰在操作将Ⅱ、Ⅲ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如图是小科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
(1)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烧瓶内的气体将_______(选 填“膨胀”、“收缩”或“保持不变”);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稳定时的位置A标记为0℃,放入沸水中液柱稳定时的位置B标记为100℃。 测得AB间的距离为5cm。若测量某温水的温度时,液柱稳定时的位置在C处,此时测得AC的距离为2cm。则该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___℃
15.雨后的一天下午,小亮在观察蚯蚓活动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土中,它们到底喜 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几个无盖且不透明的长纸盒、几块透明玻璃板,10条健康状况差不多的蚯蚓、几张黑硬纸板、干燥的土壤、一杯清水。
实验设计:①纸盒底部平铺上一层土壤,并撒上一些清水,使土壤适合蚯蚓爬行。
②用透明玻璃板将纸盒的一半盖住,另一半____________;
③取10条蚯蚓,把它们放在纸盒内;
④二十分钟后观察蚯蚓的分布及数量,并记录数据;
⑤按照以上方法多做几次实验。
请回答:
(1)补充完善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亮想进一步观察蚯蚓体表的结构,他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填“显微镜”或“放大镜”)。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纤维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步骤:往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17.某校科学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蚂蚁常常会取食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食物。他们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东西,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蚂蚁数只,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浓辣椒汁、清水各一份。
实验步骤:
a. 取两小块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b. 将数只蚂蚁饿饲后(不喂水和其他食物),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清水的一组起___________作用,选用数只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复几次后,若加辣椒水棉花团周围都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像蚂蚁一样属于昆虫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皮肤被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七年级(1)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救,测得数据如右上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 (填“A”或“B”)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3)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评价与交流 ②设计研究方案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4)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0.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们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小球,依照科学方法,按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了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无关,而与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1.(1)甲 (2)甲 乙 (3)取出石块时,石块将量筒中的部分水带出
2.(1)观察并纪录每个培养皿中菜豆种子萌发数(2)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水分 (3)不同意,一粒种子有偶然性(4)低温(寒冷)地区
3.70;偏大;矿石取出后,会带出一部分水
4.甲更精确 因为在该题限定的情况下,当横截面积S越小时,相同刻度间的距离h越大。
5.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实验中增加对照组;C
6.(1)5.2(2)①降低;②小(3)13℃
7.①斜面的倾角α不变时,小球下滑的时间和质量无关。②不改变斜面底边长度的情况下,随着斜面角度的不断增大,小球下滑时间先减少后增大。防止瓦片下滑或节约材料、或耗材相同时可增大空间。
8.(1)24 (2) D(3)体温计的玻璃泡大,内径细
9.(1)幼龄老鼠的血液可能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2)C(3)多次重复实验
10.(1)温度计示数;(2)受热均匀;(3)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4)不足: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改进:在灯泡工作时读数。
11.(1)湿的路面上的摩擦力是否比干的路面上的摩擦力小;(2)控制变量法。
12.(1)10mL柚子皮提取液(2)重复试验(3)相同(4)乙(5)温度、无机盐等(任选一项)
13.(1)用细线将n枚回形针绑在一起并完全浸没于水中,记下回形针和水的总体积V
(2)(V-V水)/n(3)偏大
14.(1)膨胀 (2)40
15.(1)用黑硬纸板盖住(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3)黑暗一侧的蚯蚓数量较多(4)放大镜
16.(1)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4)等量;杯中所剩水量(5)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6)棉
17.(1)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2)蚂蚁不吃辣的东西(3)蝗虫
18.(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控制变量法(3)相同材质的衣服,布料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19.(1)A(2)B(3)4、3、2、6、5、1(4)3;6
20.(1)2、4(2)1、3(3)4、5(4)秋千的绳长;小球的质量、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科学入门》实验探究训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