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06: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齐读背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方法;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冰雪融化
雕刻玉石
木材燃烧
钢 铁 生 锈
这些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实验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时
观察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实验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触摸容器外壁是否放热或吸热。
观察实验的要点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没有!
观察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表。
现象:
有水蒸气产生,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思考: 这个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了
实验1: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
置于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观察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表。
没有!
思考: 这个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了
思考: 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了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现象:
两支试管都变成蓝色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硫酸铜+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蓝色沉淀)
观察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磨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2)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有!
思考: 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了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碳酸钙 + 稀盐酸 →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气体)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 → 碳酸钙 + 水
(白色沉淀)
观察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1)向盛有少量的石灰石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2)立即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使弯管
的另一端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有!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水蒸气产生,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的蓝色粉末
有蓝色沉淀出现
有大量气泡产生、石灰石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观察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并填写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表。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定义 生成____________的变化 没有生成____________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_____、生成_____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____、____等 一般是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位置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
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气体
沉淀
放热
发光
状态
形状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小结归纳】阅读课本第7、8页,小结归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填写下表:
它们都属于 变化。
化学
木材燃烧
钢 铁 生 锈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它们都属于 变化。
物理
冰雪融化
雕刻玉石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答: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联系吗?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吗?
举例分析:点燃蜡烛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的同时,石蜡受热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一定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发光、放热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2.为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保持社交距离 B.改变握手、拥抱礼仪
C.出门佩戴口罩 D.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B
基础练习
D
3.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纸张燃烧 ②酒精挥发 ③潮湿的衣服被晒干 ④火药爆炸 ⑤以小麦为原料酿酒 ⑥镁条插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⑦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 ⑧气球被吹爆
②③⑦⑧
①④⑤⑥
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山流水 B.冰封万里 C.火上浇油 D.刻舟求剑
2.“仙境海岸,鲜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莱阳梨榨汁 B.莲莱海市蜃楼
C.招远沙里淘金 D.张裕葡萄酿酒
3.2021年6月19日神舟十二号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大雨滂沱 B.摩擦生热 C.燃煤取暖 D.雨后彩虹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火药爆炸 C.纸张燃烧 D.食物腐烂
乘胜追击
C
D
D
C
A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拓展提升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 雪》)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B
B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风吹草地现牛羊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4.下列诗句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锤万凿出深山
②烈火焚烧若等闲
③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⑦风吹柳花满店香
⑧白玉为床,金作马
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教师点拨 
技巧点拨 (1)物理变化:融化、熔化、挥发、蒸发、凝固、液化、升华、蒸馏、破碎、研磨、弯曲、榨汁、过滤、溶解、灯泡发光、海水晒盐、车胎爆炸、摩擦生热等。
(2)化学变化:发酵、酿酒、锈蚀、腐烂、发霉、变质、燃烧、火药(煤气、天然气)爆炸、冶炼金属、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火力发电等。
温 馨 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