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10: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一、选择题
1.从题材上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A.孟浩然《过故人庄》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陶渊明《饮酒(其五)》 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下列各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想象将来与妻子欢聚,共同秉烛于西窗之下,向妻子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妻子的情景。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情怀。
C.《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无人送酒来”这句诗化用典放,表面上写重阳节没有酒喝,也无人陪伴,实际上是写军旅途中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
D.《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既指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大唐由盛入衰的局面,同时又指两人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二、句子默写
3.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4.梳理
(1)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诗句。
意象 诗句 情感
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①(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孤独落寞
②(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甲
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丙
雪 ⑤(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清冷孤寂
月 ⑥( ),⑦( )。(课内外古诗,试卷中已出现的诗句除外) 思乡念友
(2)请选择短语和“甲”、“乙”、“丙”对应得当的一项( )
①漂泊无依②感时伤己③忧国忧民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6.谈谈你对“落花时节”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请赏析甲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
8.“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一种意象。甲诗“杨花落尽子规啼”与乙诗“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诗一二句写诗人东望故园,因长路漫漫,亲人远隔,不由自主地泪雨滂沱。
B.杜诗首句“寻常”表现出诗人遇见李龟年的次数多,含蓄写出往昔繁华景象。
C.岑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感受,而杜诗善于通过时令特点抒情达意。
D.两首诗都是诗人在仕途落魄时所写,语言平实质朴,显得真切而又平易近人。
10.两首诗歌同样写不经意的重逢,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谈谈你对“落花时节”的理解。
1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词理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3.下列对上述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在《秋词》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B.《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开头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现在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C.《秋词》一诗作者主要运用了议论、描写的表达方式,《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作者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D.两首诗写于同一季节,但两位诗人借景抒发了完全不同的情感。
14.刘禹锡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请从自己积累的古诗词(曲)中写出一句能体现“悲秋”情感的诗句,并写明出处及作者。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颔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D.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16.下列诗句与本诗抒发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李杜交往之密和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全诗无一个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迁,读者心中却不能不有所触动:安史之乱,国之浩劫。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18.“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9.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0.“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21.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图中古诗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题材为边塞诗。
A.孟浩然《过故人庄》题材为山水田园诗;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题材为怀古伤今类;
C.陶渊明《饮酒(其五)》题材为山水田园诗;
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题材为边塞诗;
故选D。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思是:夜将尽时,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述有误;
故选B。
3.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岐、崔、逢”等字的正确书写。
4.(1) 古道西风瘦马 夜阑卧听风吹雨 闻道龙标过五溪 正是江南好风景 回乐烽前沙似雪 例: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只要能体现“思乡念友”即可
(2)C
【解析】
(1)作答本题时应注意易错字“瘦、阑、卧、闻、道、溪、烽、沙、似”的正确书写。作答第⑥⑦空时,注意所选诗句表达的情感应是思乡念友,且不能和以上诗句重复,例如可以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本题考查对古诗情感的赏析。根据甲“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思“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可知,这里写出的是诗人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在梦中,他身骑披着铠甲的战马,奔驰在冰封的河岸,奋勇杀敌,这里诗人想要表达的是自己想要杀敌报国,因此此处体现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根据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意思“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可知,写景时诗人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这里便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朋友的处境,也就融情入景。“闻道”表示惊讶惋惜。“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因此此处体现的是诗人对朋友漂泊无依的担忧;根据丙“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流落的艺人。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因此这里体现的情感应是感时伤己;故选C。
5.追忆往昔和李龟年交往的美好岁月; 流露出对盛世的怀恋之情以及对战乱的不满和愤懑。
6.表面上的暮春时节,国运兴衰之际,诗人自己身世漂泊之时。
【解析】
5.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意思是: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此诗作于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6.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这两句诗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首先,“落花时节”交代了作者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时间,“落花”是自然景色;其次,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变得萧条衰败,作者用“落花”暗指国家的衰败景象;再者,作者用“落花”来喻指作者自己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处境。
7.诗人托物寄情,将愁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朋友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同时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8.【甲】“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落尽”一语双关,既交代了季节点明时令,又抓住“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的特点取其象征意义,暗示友人前途命运未卜;这句融情入景,烘托了诗人悲伤的心绪,暗含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同情、担忧和牵挂。
【乙】诗“落花时节”一语双关,既交代了暮春花凋零的季节暗时令,又暗喻个人的身世之悲和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流露出身世飘零的感伤和国运衰微的悲叹。
【解析】
7.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托物寄情。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以月寄“愁”,其中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
8.
本题考查意象。
【甲】诗“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春天独特的景物,故首句写“杨花落尽”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暮春。“杨花落尽”,写此时的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行游无踪),随风飘扬;暗示友人王昌龄被贬地处偏远的龙标,友人命途坎坷,前途未卜;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担忧和牵挂。
【乙】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先写杜甫与李龟年在盛世年间相识;如今再相见已是“落花时节”,这里的“落花”既点明时令——暮春花凋零的季节,又写世事变迁,国事衰微,自身处在这样的时代,也想“落花”一样漂泊无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命途坎坷的慨叹,国家衰亡的悲叹。
9.D
10.岑诗既有对故园的相思眷恋,也有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杜诗有对过往岁月的眷怀,更有对繁华落幕的深沉悲哀和感慨。
【解析】
9.
D.《逢入京使》写于诗人34岁,他出塞任职。这是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因此理解为“在仕途落魄时所写”有误。
故选D。
10.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作答此题,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
《逢入京使》: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由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可知,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有对故园的相思眷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总结情感为:既有对故园的相思眷恋,也有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晚年的作品。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落花时节”,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因此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总结为:有对过往岁月的眷怀,更有对繁华落幕的深沉悲哀和感慨。
11.(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诗人衰病漂泊之时。(至少答两点)
12.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解答时不仅要全面把握诗文内容,还要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和所处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落花时节”的本来意思是江南暮春之时,正是春花凋落的时节。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此时的唐王朝经过那场浩劫已经没有了开元盛世的繁华,如果将唐朝前期的繁盛用繁花似锦来概括的话,那此时的唐朝的确已经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了,所以此句也表现了诗人感叹国运的衰微。结合诗人创作背景来看,在开元盛世之时,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几十年之后,经过安史之乱的动荡,到处民生凋敝,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颠沛流离,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所以“落花时节”也代表了诗人衰病漂泊之时。据此作答简要作答即可。
12.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据此理解做答。
13.D
14.诗句默写正确,并写出诗词曲的名字、作者。
【解析】
13.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D.有误,《秋词》写的是秋季,《江南逢李龟年》写的是落花的暮春时节。故选D。
14.
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能体现“悲秋”情感的句子作答即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5.A
16.C
【解析】
15.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述错误,“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停泊”的意思,而非“游览”的意思。
故选A。
16.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
联系《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知,作者客居在外,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通过秋天意象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和思念故乡之情,与《次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一致;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与《次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一致;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与《次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不同;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一夜”和“尽望”道出了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与《次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一致;
故选C。
17.C
18.落花时节,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还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解析】
17.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C.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间接抒情,表现了遇见朋友时的欣喜之情;本项中“后两句直抒胸臆”说法是的;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的理解。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这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时节”,不仅仅点明了时令,也是有意无意之间寄寓了作者的感慨。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落花”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19.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20.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21.地点对比,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和江南;时间对比,四十年前于四十年后,荣辱对比,过去是特承顾遇,现在是流落江南;盛衰对比,过去是开元盛世,现在是大历年间,国家已经衰败。
【解析】
19.
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20.
考查重点词的赏析。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落花时节”表面的意思是指具体的时令——暮春;象征杜甫和李龟年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
21.
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由“岐王宅里、崔九堂”的王侯第宅和江南对比,运用了地点对比。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由盛世时的常听“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歌唱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四十年前于四十年后的时间对比,写出了诗人和李龟年的人生命运的跌宕,这是荣辱对比。前两句追忆开元盛世的美好时光,后两句写“落花时节”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这是盛衰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