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常考易错过关卷(试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圈子 圈套 羊圈 圆圈
B.放假 假期 假如 假日
C.背包 背诵 后背 背景
D.婉转 转头 转身 转弯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能够 飘扬 双壁 粗壮
B.装扮 坪坝 口笛 急忙
C.落下 攻课 招引 敬礼
D.朗读 穿戴 互相 枝杆
3.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飘逸的国旗 忠实的朋友 美丽的学校 古老的铜钟
B.一颗白桦树 一间小学 一堆书 一群孩子
C.扬起双臂 吹着口笛 朗读课文 收起书本
4.妈妈总是教育我:“ 。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两次犯同样的错误。”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C.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D.不迁怒,不贰过。
5.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B.《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C.《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勇于向老师提问的故事。
D.“面红耳赤”“眼疾手快”这两个词语都含有一对近义词。
6.关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朗读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慢读更能体会到作者对边疆小学的喜爱。)
B.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重读更能强调“问”的重要性。)
C.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重读能感受到花孩子们是多么高兴地跑到外面来。)
D.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重读能体会到“我”很在乎妈妈的看法。)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 wán shuǎ( ) hé lǒng ( )
róng ( )毛 穿dài( ) 花bàn( )
有qù( ) 观chá( ) 手zhǎng( )
8.词语对对碰。
例:(削)槐米
( )哈欠 ( )游戏
( )课文 ( )花生
( )电视 ( )值日
9.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打扮——( ) 绚丽——( ) 招引——( )
湿润——( ) 流利——( ) 详细——( )
10.根据意思与词语。
(1)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
(2)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 )
(3)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
(4)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
11.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这句话中“粗壮”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粗壮的________、粗壮的________等。
12.选词填空。
安静 寂静 冷静 平静
(1)夜深了,周围一片( )。
(2)他遇事很( ),从不急躁。
(3)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我们要( )思考,仔细分析。
(4)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 )下来。
13.查字典填空
“艳”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艳”在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①色彩光泽鲜明好看;②羡(xiàn)慕,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浓艳( ),艳羡(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最早感受到春意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_______,大地还是一片_________的,而垂柳已经将粒粒________的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乔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潮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等日用品。
柳树枝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是在塘边河岸,( )在丘陵山地,一经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得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是……
不但……而且……
15.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
嫩绿 久睡刚醒 灰蒙蒙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返乡报春的家燕
春天,家燕们随着温暖的春风回到它们的故乡。在那时,家燕们大量地繁殖,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天气转凉的秋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向南移,飞到印度、南沙群岛等暖和的地方,再建一个新家。
家燕有一个“怪癖”。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返回故乡。
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家燕们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家燕还是捕虫能手,几个月就能吃掉大约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哟!
1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山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春天返乡,( )。
第2自然段 ( ),一闪而过。
第3自然段 ( ),准确返回。
第4自然段 头等大事,( )。
第5自然段 体态轻盈,飞行迅速。
第6自然段 ( ),不能伤害。
19.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用“嗖”模拟箭离弦时的声音,表现了家燕飞行时只听到______,看不到______的迅速。
20.读文中画“ ”的句子,并仿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作文。
选择一位你身边的人,想一想他/她有什么特点,外貌、性格、为人处世……选择一两点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写成一篇写人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了字里不同音的识记。需要找出四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A选项中圈子、圈套、圆圈中的圈都读作quān,羊圈中的圈读作juàn。
B选项中放假、假期、假日中的假都读作jià,假如中的假读作jiǎ。
C选项中背诵、后背、背景中的背都读作bèi,背包中的背读作bēi。
D选项中婉转、转头、转身、转弯中的转都读作zhuǎn。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及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双壁——双臂
B正确
C攻课——功课
D枝杆——枝干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
A项应改为: 飘逸的头发 忠实的朋友 美丽的学校 古老的铜钟
B项应改为:一颗白桦树 一间教室 一堆书 一群孩子
4.D
【详解】考查对名言和歇后语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能识记一些名人名言和歇后语,还要掌握其含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通常认为是“三个臭皮匠”抵得过一个诸葛亮的智慧,意思为人多力量大。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指如果没有后天作用的加持,先天的东西很难长久。
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怨怒之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所学课文内的识记与理解。
A“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中“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把人才有的动作赋予了蝴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选项中“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说法错误。
B《花的学校》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该选项说法正确。
D“面红耳赤”含有一对近义词“红——赤”,“眼疾手快”含有一对近义词“疾——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6.D
【详解】本题考查重音朗读及理解句意。重音的朗读对理解词语及句意有很大的帮助。解答该题时,可以根据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及语感判断对重音理解的说法是否正确。分析可知,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中“重读能体会到‘我’很在乎妈妈的看法”说法错误,这里的重读意在强调自己的看法——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7. 蝴蝶 玩耍 合拢 绒 戴 瓣 趣 察 掌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蝴蝶”“戴”“瓣”“趣”“察”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打 玩 背 剥 看 做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结合所给例词可知,在名词前搭配合适的动词,如:削槐米。
9. 装扮 华丽 吸引 潮湿 流畅 详尽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打扮: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近义词:装扮。
绚丽:灿烂美丽。近义词:华丽。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近义词:吸引。
湿润:潮湿润泽。近义词:潮湿。
流利:指话说得快而清楚。近义词:流畅。
详细:完备、仔细。近义词:详尽。
10. 摇头晃脑 绚丽多彩 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详解】考查词语解释。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绚丽多彩: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或解释为内容混乱的,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11. 粗大而结实 粗大 纤细 身材 柱子
【详解】这道题是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时,先根据句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义找出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然后根据语境和积累填空。
“粗壮”的意思是粗大而结实,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粗大、壮实、健壮”等,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有“纤细、瘦弱、细弱”等,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即可。在搭配词语时,我们还可以说“粗壮的身材、粗壮的大树、粗壮的胳膊、粗壮的大腿、粗壮的柱子”等,写两个自己熟悉的即可。
12. 寂静 冷静 平静 安静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平静:心情平和安静。
寂静:非常安静。
冷静:指人少而静,不热闹或是人沉着而不感情用事。
13. Y yàn 色 4##四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首先要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序确定应查什么字母。然后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音节: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音调)。
音序:以汉语拼音为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部首查字法: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字。首先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艳”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yàn;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色”,再查4画。
“浓艳”的意思是色彩浓重而艳丽,“艳”的意思是色彩光泽鲜明好看。
“艳羡”的意思是十分羡慕,“艳”的意思是羡慕。
14.不但 而且 虽然 但是 无论 还是 15.久睡刚醒 灰蒙蒙 嫩绿 16.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正是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
【解析】略
17.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的,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聚集在一起。 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18. 秋天南移 夜晚迁飞 千山万水 建造家园 捕虫能手 19. 家燕 刚离弦的箭 声音 身影 20.蝉喜欢“赛歌”,它们在炎热的天气里总是不厌其烦地唱着歌儿,树上的“知了”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长。若是有人从树下经过,它们会突然集体噤声,等“危机”解除后,又开始扯着嗓门唱起来。
【解析】略
21.范文: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表面看起来很温柔,其实有时候也是很凶的,是真正的“双面派”老妈。
我妈妈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皙,头发黄黄的,脸蛋圆圆的,她常嫌弃自己脸太大,但我看起来也没有她说得那么夸张,她眉毛浓密,双眼皮,我们家就她一个人是双眼皮大眼睛,高鼻子,薄嘴唇,长得一点也不小气。她在我心目中是最漂亮的妈妈。
有一次,中考测试后卷子发下来,我发现数学考了98分,全班第4名,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急忙问我:“小乖乖,你中午吃什么饭?”我漫不经心地说:“吃什么都可以。”谁知,妈妈却在菜市场转了大半天,买了一条大鱼,边做饭边笑眯眯地对妹妹说:“今天可要让你的姐姐好好吃一顿,这段时间她学习可用功了。”看!这就是温和老妈!如果你以为我妈妈是温柔派,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一次,我写完作业请她检查,因为作业很多,字写的可能差了一点,她一看我的书写,就对我怒目而视,大吼道:“把你的作业撕掉,重写!不然我就不给你签字!”这声音像霹雳一样把我震晕了,我知道错了,赶紧乖乖地把作业撕掉,又写了一遍。从此以后,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写作业。这就是老妈的第二面:严厉老妈。
妈妈对我无论是温和还是严厉,对我都是满满的爱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写人的作文,选取身边的人物进行介绍,可以是深爱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是友谊深厚的朋友,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介绍,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情感。题目自拟。
写作思路:
开头:简单的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
中间: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写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可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人物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