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过关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过关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15: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积累运用过关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人人讲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语)
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标语)
D.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路旁标语)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课文第二小节连用两个设问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特别强调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B.引发读者关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作者明知故问,为了表现自己的知识渊博
D.紧扣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文章题目的意思
3.“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苔把它裹起来,密不透风,很快它就会被憋死。
B.青苔把它裹起来,正好保护了它,不让它被鸟儿发现,成为鸟儿的食物。
C.青苔是潮湿的,把它裹起来,正好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供它生长。
D.它被青苔裹起来,成了一名囚犯,但它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茁壮地成长为一个小花园。
4.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以前一篇作文要写十几个错别字,经过努力,现在减少了两三倍。
B.据说,这片林区每年大约有50万棵左右的被混血砍滥伐。
C.每当沉甸甸的果实挂上枝头,农民伯伯的脸上就笑开了花。
D.遇到难题不要慌,只要认真作答、深入思考、细心审题,就能够得分。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是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浪费。
B.我断定他大概就是李老师。
C.奥林匹克公园新建了由两个英国承建的游乐项目。
D.静静的河水倒映着朝霞,太美啦!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赛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夺冠当然是出乎意料的事。
C.弟弟一声不响地坐在房间的角落。
D.汽车在公路上横七竖八地奔驰着。
8.下列句子中,不是设问句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C.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D.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9.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比喻)
C.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疑问)
10.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这样说是为了激发女儿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燃起生命的希望。
B.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看到了豌豆苗生命力旺盛,长势喜人,一定会长成一个小花园。
C.母亲这样说也展现出她富有想象力,对美好事物充满热爱,对美好生活十分向往。
D.母亲说“小花园”,是为了骗女儿起床。
11.下列关于“提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B.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C.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问老师,弄不好会挨批评,问同学,感觉很丢面子……还是尽量少问为妙。
12. “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这一天”小姑娘特别高兴,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C.豌豆开花了,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开始快乐地生活,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3.下列问句是设问句的一项是( )
A.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C.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D.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1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童话故事是按照“豌豆想出去——豌豆被射出去——豌豆的结果”的顺序来写的。
B.最后一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因为它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它落入长满青苔的狭小的空间里,不抱怨,不沮丧,顽强地生长,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最重要的是它给小女孩带来了希望和愉快,让小女孩的病慢慢好起来了。
C.落入水沟的豌豆是最了不起的,因为它胖得美丽。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她的学习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据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D.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二、填空题
1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17.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在漆黑的夜里____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__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___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___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___
19.根据课文填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________;靠什么_____________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______________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______________,使人类的生活____________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_______________上百万年的总和。
20.根据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0世纪,人类________上月球,________入深海,________百亿光年外的天体,________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们从蝙蝠舟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那么装有雷达的夜航飞机就像是(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 ),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2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最后一粒豌豆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它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地生根、发芽,朝着阳光的方向不断生长,长成了一个小花园,这展现了它在逆境中从不放弃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竟慢慢好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文整体梳理。
《蝴蝶的家》以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
24.根据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豌豆是怎样长大的 小姑娘是怎样好起来的
小豌豆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①
② 小姑娘心里真高兴。
③ 小姑娘说话时比以前愉快,第一次能坐一整个钟头。
小豌豆开出一朵紫色的小花。 ④
25.根据课文《蝙蝠和雷达》完成下面的表格。
试 验 方 法 结 果 证 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2.C
【详解】设问句的作用1.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2.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3.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设问句,1.是为了强调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2.引发读者关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紧扣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文章题目的意思。选项ABD正确。
3.A
【详解】“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这句话把青苔裹起来的豌豆比喻成囚犯。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青苔包裹的豌豆的样子,突出因为小豌豆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该怎就怎么样”。它随遇而安、从容乐观,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而是努力地不停地生长。选项中“很快它就会被憋死”说法错误。
4.C
【详解】文中主要讲的小姑娘生病,在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下,重新充满生的希望,C选项更全面深刻。
5.C
【详解】略
6.D
【详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成分残缺;②前后矛盾;③用词不当;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⑥语义重复;⑦不合逻辑;⑧句式杂糅;⑨表意不明等。
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如果”改为“即使”。
B“断定”和“大概”前后矛盾;去掉“大概”。
C语序颠倒,把“两个”放在“由”前。
7.C
【解析】略
8.C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D
【详解】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写出了母亲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能看出她特别盼望小豌豆苗能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并不是为了骗小女孩起床。
11.D
【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理解句意,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D
12.C
【详解】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而且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开始快乐地生活,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3.C
【解析】略
14.C
【详解】最后一个豌豆是最了不起的,它开了花,落入水沟中的豌豆自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但美是要别人来发现的,而不是自认为美就是美。
15.D
【详解】A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还…”。
B删掉“于”,“发生”改为“产生”。
C上下句是一对二,搭配不当,应改为“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
16.设问
【详解】略
17. 雷达、电子跟踪、超声波探测等。 电视、手机、电脑等。
【详解】略
18.第一句是: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句是: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详解】略
19. 人类 呼风唤雨 现代科学技术 发明和发现 大大 人类历史
【详解】略
20. 登 潜 洞察 探索
【详解】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洞察:洞悉,观察。探索:探求未知的领域。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1. 夜间飞行的蝙蝠 嘴 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耳朵
【详解】略
22.豌豆苗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给予了小女孩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母亲说的“小花园”让她燃起生活的希望,小豌豆苗真的长成了小花园,让她对生活充满信心;她为了看豌豆苗的成长,沐浴到阳光,阳光是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她每天在欣赏豌豆苗成长直至长成大花园的过程中,心情十分愉快,心情愉快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也就不奇怪了。
【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故答案为:豌豆苗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给予了小女孩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母亲说的“小花园”让她燃起生活的希望,小豌豆苗真的长成了小花园,让她对生活充满信心;她为了看豌豆苗的成长,沐浴到阳光,阳光是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她每天在欣赏豌豆苗成长直至长成大花园的过程中,心情十分愉快,心情愉快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也就不奇怪了。
23. 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 幼小生灵
【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蝴蝶的家》这篇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故答案为: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幼小生灵
24. 小姑娘身体非常虚弱。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 小豌豆攀着绳子向上长。 小姑娘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出亮光。
【详解】略
25. 一 蒙上蝙蝠的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二 捂住蝙蝠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三 封住蝙蝠的嘴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文后一页的“资料袋”简单地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