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考易错过关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考易错过关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16:0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过关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得(huò) 依赖(nài) 百亿(yì) 炊烟(chuī)
B.潜入(qián) 斑斓(lán) 哲学(zhé) 物质(zhì)
C.兰花(lán) 探索(sǔ) 朴素(sù) 藏身(cáng)
D.家雀(què) 躲避(bì) 震撼(hàn) 喧嚷(xu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舒适 疆硬 似曾相识 B.驾驶 钞票 腾云架雾
C.奥秘 账单 归根究底 D.证明 狡猾 横七坚八
3.下列词语中,与“浩如烟海”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骄阳似火 B.水平如镜
C.含苞欲放 D.呆若木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建筑师仿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了这座花园。
B.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C.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各种问题。
D.火药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5.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
A.改变 B.改革 C.改善
6.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这句话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方便,使得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过去的生活什么都缺,极不便利。
C.“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D.“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很厉害,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与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远处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C.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D.“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
二、填空题
8.拼音在线。(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汉字)
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zhèn hàn( )着,雨点密集地xuān rǎng( )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9.词语解释 (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____________:使暴露出来。
____________: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____________: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____________:形容纵横杂乱。
10.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发现 ( )的愿望 ( )的月球
( )的生活 ( )的电灯 ( )的历程
11.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
课文写成熟了的__________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飞进窗子的那粒豆子的经历值得称赞,因为它__________、开花,给窗子里的一个__________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12.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
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主要讲科学家从蝙蝠发出的___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使飞机能够在黑夜里安全地飞行。
13.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______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人们______科学、______科学和______科学的浓厚兴趣。
14.初知内容。(读课文填空)?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________与线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________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
三、语言表达
15.缩句。
(1)她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颗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
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手上拿着一本我最喜欢的课外书。
____________
(3)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 )月球,( )深海,( )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6.将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括号内。
A.登上 B.探索 C.洞察 D.潜入
17.照样子写词语。
静悄悄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8.“千里眼”和“顺风耳”原来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文中指( )
A.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B.孙悟空
19.在文中用“﹏﹏﹏”画出说明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作用巨大的句子。
20.举例说一说,20世纪人类还有哪些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旅行鸽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 )好看,( )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森林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什么?原来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当时捕杀旅行鸽十分简单。用木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1880年,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个别地方看到了。即使这样,那里的猎人还是每年向餐桌提供三百万只旅行鸽!
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般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中。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2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铺天盖地:________________
22.给文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3.填空。
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旅行鸽____________的过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
24.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用“√”表示。
(1)当时捕杀旅行鸽十分简单。用木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天只就更不在话下了。(A.举例子 B.作比较)
(2)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足有两亿只!(A.列数字 B.作比较)
(3)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森林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A.拟人 B.比喻)
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旅行鸽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短文,仿照例子提出两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为什么报道最后一只旅行鸽死去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7.小练笔。
未来,科技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发挥想象,举例写一个方面。
提示:可以从交通工具、学习用具、食品、服饰等方面来写,注意写清楚名称、外形、结构、作用等。
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积累。
A项,“依赖(nài)”应为“依赖(lài)”。
C项,“探索(sǔ)”应为“探索(suǒ)”。
D项,“家雀(què)”应为“家雀(qiǎo)”。故答案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疆硬”改为“僵硬”;
B项,“腾云架雾”改为“腾云驾雾”;
C项,正确。
D项,“横七坚八”改为“横七竖八”。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归类。
“浩如烟海”意思是广大众多如云烟火海一般。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广大的事物比作云烟火海。
A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比作烈火。
B水平如镜:水面平静的如同镜子一般。形容风平浪静的状态。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面比作镜子。
C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少女。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D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比作木头鸡。
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这里写建筑师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这座花园,正确。
B项,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里指科学家照着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用正确。
C项,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这里形容老师为我们解答各种问题不感到厌烦,使用正确。
D项,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里指火药是由中国首先创造出来的,应用“发明”。可知该项错误。
5.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识记理解及词语应用。
句子出自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涉及内容“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可知选项C正确。也可以分析词语含义,进行判断。“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革”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 部分,使之合理、完善,更加适合需要。“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6.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题D选项有误,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指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在想像中去超越自然,寄托美好的愿望。并不是指古时候的人很厉害,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7.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自己提出问题:是谁来呼风唤雨呢?自己回答:当然是人类。
A项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自己提出问题:靠什么呼风唤雨呢?自己回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8. 震撼 喧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撼、喧、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揭开 敏锐 模仿 横七竖八
【详解】考查学生根据意思来归纳概括词语的能力。平时多积累词语,理解词语,才能一看见句子,就能想到对应的词语。
揭开:使暴露出来。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10. 意外 美好 遥远 舒适 明亮 艰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神奇的发现、伟大的愿望、神秘的月球、幸福的生活、耀眼的电灯、光辉的历程。
11. 豆荚 发芽 生病
【详解】本题考课文理解与填空。
本文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有五颗小豌豆出生了,一个小男孩捡到了他们,便把他们当做气枪子弹用。第一颗被鸽子吃了,第二颗被射到一个房顶上,第三颗第四颗溜走了。第五颗被发射到一个花盆里,这户人家有一个多病的小女孩,当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长大时,她对生活也有了希望,身体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当豌豆藤结出一串绿色的豆荚时,小女孩的病全好了。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12. 超声波 雷达
【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到启发给飞机按上雷达使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事情,启发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我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文中写了科学家通过反复次实验,知道了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3. 发展 热爱 学习 探索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利用现代科技不断地“发现”和“发明”,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而激发广大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14. 问题 着急 幼小生灵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蝴蝶的家》围绕蝴蝶的家进行描写,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表现出了作者对蝴蝶等幼小生灵的担心和关爱。
15. 她望着小花园。 手上拿着书。 小姑娘吻了叶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用兴奋的眼光、这一颗豌豆所形成的”。即:她望着小花园。
(2)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妈妈的、一本我最喜欢的课外”。即:手上拿着书。
(3)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低下头来,轻轻地、一下它柔嫩的”。即:小姑娘吻了叶子。
16.ADCB 17. 湿漉漉 绿油油 胖乎乎 18. 看得很远的人 听得很远的人 A 19.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20.发明有飞机、计算机、电视等,发现有DNA、青霉素等。
【分析】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登上:攀登到上面。登上月球。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潜入:钻进(水中)。潜入深海。
17.本题考查照样子写词语。
“静悄悄”为ABB式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笑盈盈、气昂昂、红彤彤、水汪汪、火辣辣等。
18.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千里眼:旧小说中指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
顺风耳:旧小说中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指消息灵通的人。
由“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可知文中“千里眼”和“顺风耳”指百万年前人们在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19.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文中说明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作用巨大的句子为: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20.本题考查举例说明的能力。
20世纪人类还有很多的发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如:喷气式飞机:乘坐喷气式飞机使人们出门旅行的时间大为缩短。整个世界的经济也因此获得迅速的增长;雷达:雷达对电视的发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因为,早期的雷达使用的就是阴极射线管。而且,雷达还帮助宇宙学家们搜寻遥远的星系;材料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装配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带动了数字科技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转化为0和1的二进制形式成为可能。
21.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来势猛烈,数以百计;数量以百来计算,表示数量多。 22.不仅 而且 23. 灭绝 人类的捕杀 24.(1)A.举例子√
(2)A.列数字√
(3)A.拟人√ 25. 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表示旅行鸽以前很多,曾经属于“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但现在已经绝种了,所以不能去掉“之一”,与现实不符。 不能去掉,“逐渐”指渐渐;逐步。旅行鸽的数量减少是渐渐发生的过程,如果去掉,则与现实不符。
26.示例:①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②面对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这一情况,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分析】2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理解词语本义,接着运用代入法,将词语带入到文中,理解文中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 文中“曾经有铺天盖地般阵容的旅行鸽”中的“铺天盖地”形容旅行鸽数量多。
22.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掌握。
分句“旅行鸽( )好看,( )数量繁多”之间是递进关系,突出旅行鸽“好看”“数量繁多”的特点。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第一、二段介绍了旅行鸽不仅好看,且数量繁多。第三、四、五、六段介绍了旅行鸽从数量繁多到物种灭绝的过程。最后结尾总结了全文。旅行鸽灭绝的原因则是因为人类的捕杀。从文中第四段可以分析出。
24.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判断。
(1)第一句是总述句,说明当时捕杀旅行鸽非常“简单”,接着通过列举“用木棒”和“用猎枪”两种方式,证明了捕杀旅行鸽的简单。运用了作比较的表达方式。
(2)通过“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足有两亿只”可以分析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表达方式,突出了旅行鸽数量多。
(3)“唱歌”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形容旅行鸽,赋予了旅行鸽人才有的行为思想,运用了拟人。
25.本题考查分析句子。
(1)“之一”意思是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可以将去掉“之一”的句子和没有去掉“之一”的句子作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可以从语言的严谨性进行分析。
(2)“逐渐”指渐渐;逐步。将有“逐渐”和没有“逐渐”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语言的严谨性角度分析句子。
26.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提问题。
可以从文章内容、写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文章主旨等角度进行提问。
27.未来的小汽车:这种车的外表很特别,是用一种连火箭都撞不坏的金属做成的,玻璃也是防弹玻璃。车内,有识别系统,只要它发现有追尾或撞车的风险,便会自动停车。这样,异常交通事故就避免了。而且排烟管发出的油烟也会被净化为空气,疏散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就弥补了空气的质量问题。车内自设防盗系统,只要小偷一开车,方向盘测验到这不是主人的指纹,那么小偷就会被牢牢吸住,并瞬间送到监狱里去。这样,小偷就不敢继续猖狂了。这种车最特别的是有两只折叠的翅膀,一到上下班时间人车流量大的时候,翅膀就会自动伸开,等到人车流量小的时候,它再慢慢的落地,这样,交通就不会拥堵了,也节省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话能力。
未来,科技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发挥想象,可以从交通工具、学习用具、食品、服饰等方面来写,注意写清楚名称、外形、结构、作用等。
如:未来的衣服:比如们穿的外套,它的袖子上有一个红色按钮、有一个蓝色按钮,你感觉有点冷就可以按一下红色按钮,它可以保暖。你感觉有点热就可以按一下蓝色按钮,你会感到凉爽。如果你感觉已经很舒服了,你就吹一下袖子它们就会上消失。那时候你会感觉到浑身轻松。如果下雨了,你想戴上帽子,就摸一下你的脸,帽子就自动戴上,如果你还觉得不舒服,你就隔着帽子拍一下耳朵,帽子就会响起动听的音乐,让你听着非常悦耳。如果你要是想把衣服样式一下就把你想要的形式画下来映衣服上就会变成你中的形式。并且衣服的颜色还可以随时变换,比如说要把颜色涂在身体上,就对着身体说你想涂的颜色,立马就会变成你想要的颜色。这种衣服还不用洗,如果你把它弄脏了,轻轻打一下就会马上干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