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
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
2.它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面进”的巨大作用。它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长城
3、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由此看出,魏征之所以得到唐太宗的重视是因为
A.魏征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文采优美,通俗易懂
B.魏征敢于直言,经常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慎始慎终。
C.魏征作战勇敢,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D.魏征为人聪明,善于察言观色,会讨皇帝欢心
4、.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下列哪种制度改变了上述的情况。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
5.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 2011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漏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与温家保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
A.张骞通西域 B. 玄奘西游 C. 鉴真东渡 D.戚继光抗倭
7.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奖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金 C.蒙古 D. 元
9.“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10.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
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图》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
11. 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13.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15.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李刚干完了一天的活计,吃过晚饭,他换上干净的衣裳,摇着蒲扇,去看戏听书了。他所去的场所应该是当时的
A.瓦舍 B.客栈 C.柜坊 D.邸店
16.秦朝时期设置的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管职是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17.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当时中国的皇帝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1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了词人相思。伤感的思想感情。它的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
19.“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天物》 D.《水经注》
20.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读图题
21、阅读下列4幅图片,回答问题(18分)
图1 戚继光 图2朱元璋 图3 郑成功 图4 隋朝大运河
(1)图1人物是什么时期的?(2分)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2分)
(2)图2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2分)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请写出他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3分)
(3)图3的历史人物从哪个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2分)后来他的后代归顺清政府,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2分)
(4)图4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请写出他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2分)并写出它的起点、中心、终点。(3分)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4分)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3)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两项即可,4分)
(4)材料二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2分)
23、阅读以下材料:(13分 )
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靠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明朝科举,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那一位皇帝时正式诞生的?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举一例即可)(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有那些积极的影响?(3分)
(3)分析材料二,说明明朝科举制度采取什么形式选拔官员?(2分)
(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影响是什么?(4分)
24、“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1)上述材料中的“妈港”是现在的什么地区?(3分)
(2)它是在哪个朝代被哪个国家侵占的?(3分)
(3)它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3分)
四、简答题:
2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机户“指什么人?(2分)机工指什么人?(2分)
(2)“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分)
(3)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出现在何时?(2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BBCB 6—10 CDCDC 11—15 BDBBA 16---20 DACCD
二、识图题
21、(1)明朝 抗击倭寇 (2)明朝 八股取士 (3)荷兰 设置台湾府
(4)隋炀帝(杨广)
三、材料分析题
22、(1)唐太宗(李世民) (2)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
(3)以隋为鉴 以民为本 轻徭薄赋 善于纳谏等
(4)魏征
23、(1)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任意一个即可。
(2)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3)采用八股取士。(4)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24、(1)澳门 (2)明朝 葡萄牙 (3)1999.12.20
四、简答题:
(1)指早期的资本家;早期的雇佣工人
(2)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产阶级性质的生产关系。
(3)明朝前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