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2:3,则他们的质量之比是 ;如果将甲物体去掉1/3,乙物体去掉1/2,则他们的密度之比是 .
2.一瓶标有“550mL ”字样的纯净水,则瓶内水的质量是 g ;小明因口渴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kg/ m3 .
3.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 kg/m3.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的1/3,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4.如图是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19.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g,若每个水分子质量为3×10-23g,则烧杯中的水含有 个水分子,将这些水分子沿一条直线紧密排列,长度将达7.2×1014m,可绕地球赤道约1800万圈,据此可得水分子直径为 m.
5.用天平和量筒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及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把金属块放在装有 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
6.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在严冬时河面冰封,可河底水是流淌的,水在 ℃时密度最大,而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
B.一颗鸡蛋
C.一张课桌
D.一枚一元硬币
8.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 ,则
B.若 ,则
C.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2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
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A.B.C.D四点结论。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 )
水 冰
水银 干松木
酒精 铜
煤油 铝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是固定不变的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11.下面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12.小明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站在实验桌前俯视读数,读取水的体积为6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为( )
A.大于60mL B.小于60mL C.等于60mL D.无法确定
13.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14.在常温条件下,对于用同种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饭锅、饭碗和小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饭锅的质量大,所以饭锅的密度大
B.因为小勺的体积小,所以小勺的密度大
C.因为饭碗的体积比小勺大,所以饭碗密度比小勺的小
D.饭锅、饭碗和小勺的体积与质量都不同,但它们的密度相同
15.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4V乙,构成两球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ρ甲。如果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乙 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V乙
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V乙 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V乙
16.某同学将一塑料瓶装的矿泉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第二天取出来时,发现瓶中的水全部结冰了,且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如图所示。关于瓶内的水结冰前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D.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7.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为此,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小明完成以下实验步骤,但是实验顺序打乱了,请你按合理的顺序排列: 。
A .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乙所示);
B .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C .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2g;
D .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 g/cm3;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18.小洋在实验室里面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洋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加上最小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洋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洋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示数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则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4)小洋根据所测数据,在图戊上描出一个对应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合金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戊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两金属球的密度,则ρA ρB;
(5)回家后小洋又利用家里的电子天平和注射器测量了醋的密度,设计的表格如图所示。请将缺少部分补全,分别是① ② 。
空注射器质量m1/g 液体体积V/cm3 液体密度ρ/(g/cm3)
②
19.爱米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爱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爱米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然后分别测出小石块和空烧杯的质量分别是31.8g和90g;
(3)如图乙所示,把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上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将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先估计烧杯、水和小石块的总质量,然后用 往天平的右盘 (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小石块的总质量为 g;
(4)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分析小石块的密度 。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0.一容积为300mL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1.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手饰的质量为90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mL,(ρ银=10.5g/cm3,1cm3=1mL)
则:(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是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银?
答案
1.2:1;3:1
2.550;103
3.1.0×103;4
4.54;1.8×1024;4×10-10
5.右;;
6.4;0
7.B8.D9.B10.D11.D12.B13.D14.D15.A16.A
17.(1)右 (2)CBAD (3)1.084 (4)偏大
18.(1)右 (2)向右调节游码(移动游码) (3)2.63 (4)<
(5)注射器和液体(醋)的质量m2/g;1.06
19.(1)游码没有放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上(或游码没有归零) (2)右 (3)镊子;从大到小;161.8 (4)12;2.65;不变
20.解:
(1)0.2kg水的体积:
V水==200cm3;
石子总体积:
V石=V瓶﹣V水=300cm3﹣200m3=100cm3;
(2)石块密度:
ρ石==2.5g/cm3.
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00cm3;
(2)石块的密度为2.5g/cm3.
21.解:(1)该首饰的密度:ρ= =9g/cm3<10.5g/cm3,所以不是纯银做成的;(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m=ρV=10.5g/cm3×10cm3=105g.答:(1)该首饰不是纯银的;(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为1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