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文化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23 15: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导入新课
我来导入 新课感受历史,肩负未来第五组 祝福(节选)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第6组是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封建旧文化!“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来打敌人,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来航海,中国却用它来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
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必须根本改造国民的思想。学习目标
难点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第1环节自主学习方法
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准备好老师分配的任务。
课上:教师纠正和引导学生记忆基础知识5分钟。第3环节学习效果展示我想我行!(1)领导阶级:
(2)学习对象:(3)性质:1915年激进民主主义者 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年— 20世纪20年代)(4)背景:A.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
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袁世凯宣杨尊孔复古思想,使新旧
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新青年》杂志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
民主: 独立.平等.自由,此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问题一: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
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
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
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
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
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
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内容?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问题二:
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珏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你觉得陈姨太举动怎样?此段文字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一项内容?
科学:
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祥林嫂的故事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什么内容?问题三旧道德(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妇纲:嫁鸡随鸡五常:仁·义·礼·智·信新道德:
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利平等问题四: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哪一方面的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乌黑,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小结 中华民国建立初, 新旧思潮起冲突
先驱陈李和胡鲁, 举旗科学和民主
《新青年擂战鼓》,四倡四反创新路《金榜学案》P23中的课时训练1-12题!参考答案 1——9DACCCDCDB参考答案:1—5 CCACD
6—12 BDDCBAC 第3环节任务展示我想我行! “袁世凯祭孔”(表演者第1,和2组)陈独秀鲁 迅胡 适李大钊我来讲讲他们的故事讲述者:第3,4组代表陈独秀陈独秀 (1879—1942)  原名乾生,
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
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创
办的《青年杂志》1917年2月发表《文学
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以后几
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
《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
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
巨大的作用。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
党总书记。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叛徒刑13年,
1937年8月被释放。1942年5月27
日病逝。
《敬告青年》
一.自由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而非想象的。
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蔡元培,字鹤卿,中国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
大学校长。 简介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現代伟大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青年時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留学,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员﹑僉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課。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
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
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鲁迅(1881-1936)简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文体形式文体内容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2年,现代著名学者、哲 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年回国
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是该
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1949年再度赴
美,1952年去台湾,1958年4月就任台
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胡
适文存》等。 简介《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李大钊第4环节反思总结
谈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再见谢谢光临指导!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正式举起 “文学革命” 大旗!

推倒 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 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1·1
“须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不讲对仗。。
不避俗字俗语。” 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