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与 北伐战争
第四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国共合作的背景?
(国际、国内局势和国共双方的需求)
2、国共合作的标志
3、国共合作的成果
4、国共合作的结果
结合文本P43-45,探究以下问题
时间 革命党
1919年改组为国民党 结果
1913年 二次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流亡国外
1915-1916年 护国运动 胜利,袁世凯气急病死
1917年 反对张勋复辟 胜利,段祺瑞再度掌握中失政权
1917-1918年 第一次护法运动 失败
1921-1922年 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资料1:
1923年2月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京汉铁路大罢工,2月7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资料2:
从资料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做了非常多努力与尝试
领导工人运动被军阀镇压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屡遭挫折。
②共产党方面:
③国民党方面:
领导工人运动被军阀镇压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屡遭挫折。
“打倒列强
除军阀”
在共产国际促成下
①一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和侵略(国际),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国内)
国共
第一次
合作
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寻求新的力量支持
目标
共同
认识
一战后的中国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3年6月
革
命
同
盟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广州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2、主要内容: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
3、影响: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不是两党合并,是党内合作。
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材料: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部编版历史八上
成果二:领导北伐战争
成果一:创建黄埔[pǔ]军校
黄埔军校1924年5
月创建于广州。1924
年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
万多人。黄埔军校为
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
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合作成果之一--创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创始人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
黄埔军校校门上有副对联,上下联分别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联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体现出军校什么样的创办宗旨?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十大元帅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陈毅
贺龙
徐向前
罗荣恒
叶剑英
聂荣臻
林彪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 徐向前第一期黄埔军校毕业生;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聂荣臻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
兼 政治教官。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5年,国民党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提供了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
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1924-1927)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反帝反军阀的
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
合作成果之二--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关系?
时间
目的
北伐对象
北伐路线
北伐成果
北伐英勇部队
2.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1926~1927年
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一路直趋江西
1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等地,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2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南京;3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4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湖南农民协会、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湖北
广东
广西
吴佩孚
兵力3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兵力
35万
张作霖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 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武昌
汉口
汉阳
╳
╳
╳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3个北伐对象
3大战场
1场主要战役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战场(主)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上海
汀泗桥
贺胜桥
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
国民政府
北伐策略:逐个击破
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
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策略得当,逐个击破;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正义战争,工农群众大力支援;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凯歌高奏·北伐建奇功
1
2
3
4
5
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国民党反动派在砍杀共产党员(1927)
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次政变中,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在这时英勇就义。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首脑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标志着这次大革命的最终失败。
全国的统一
1.背景:
2.实现统一:
1927.4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并继续北伐。
1928.6 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
1928年12月,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924,国共合作,
1926,出师北伐,
国民革命,全民动员,
1927,同室操戈,新政府成立,
1928,东北易帜,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
Q1:国民大革命的目标达到没?
没有。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
Q2: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原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骊歌唱毕 前路漫漫 悟己征程
结合材料讨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者已摸清革命内部的矛盾和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力主拉拢蒋介石为帝国主义“维持秩序”,“镇压暴行”……
材料三:四一二政变后,原属于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非但没有领导军队去反抗蒋介石的反革命军队,反而叫军队把枪交给蒋介石军队,这种领导错误,是属于右倾投降主义的,是不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没有认清反革命的局势,一味的去迎合,那么中国革命是行不通的。
问心向何处 一息尚存 战斗不止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开展武装斗争。
孙中山开一大,
( )合作成一家。
( )军校建立后,
两党携手齐( )。
北伐对象( )、( )、( ),
( )、( )主战场。
“铁军”归功( ),
汀泗,贺胜和武昌。
( )政变举屠刀,
国民革命惨遭殃。
国共
黄埔
北伐
湖南
湖北
介石
吴
孙
张
独立团
独立团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B
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B
B
4、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目的是( )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抢夺地盘和政权
D、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
5、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C
6、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C
7、1927年4月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汉奸、卖国贼
C
10.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
资料1:民国四大美男是指民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一种说法是: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汪精卫。
资料2:七月一日,蒋介石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本军继承先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张,保障革命利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三湘,复规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继承遗志。
(1)他们当中在黄埔军校中担任过校长和政治部主任的人分别是谁?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从而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的人是谁?(2)从资料2“北伐部队动员令”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这带来了什么样的教训?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共产党要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