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方程解的存在性及方程的近似解
5.1.1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性质都已经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这里结合具体连续函数及其图象的特点,了解函数零点存在定理(逻辑推理),集中研究的是判定方程实数解的存在性,运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1)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能够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2)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重点: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能够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难点:方程实数解的存在区间的求解。
多媒体课件
一、知识引入
函数零点:我们把函数y=f(x)的图像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称为这个函数的零点。函数y=f(x)的零点可以理解成方程f(x)=0的解。
你能从函数y=f(x)图像中找到函数零点吗?
依据定义找到函数零点: -1,1,3。
观察上述三个函数图像中零点附近的图像你能得什么结论吗?
零点附近的图像是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地穿过x轴。(零点即交点)
零点两侧的附近区间内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一正一负。(即f(a)f(b)﹤0)
此类零点称为变号零点。
作出函数图像确定函数有没有零点?
能否用上述结论中f(a)f(b)﹤0来判断函数有零点?
得出结果:函数没有零点,用f(a)f(b)﹤0判断零点必须是在连续区间(a,b)上。
零点的判断方法:
(1)几何法:函数y=f(x)图像与x轴交点横坐标,即有几个交点就有几个零点。
(2)代数法:零点存在定理
函数y=f(x)图像在(a,b)上是连续的。
满足f(a)f(b)﹤0
则函数f(x)在区间(a,b)上至少一个零点。
如何判定函数f(x)在区间(a,b)上有唯一零点?引导学生在上述基础上加入单调性,来确定唯一零点。
二、例题解析
例1 方程3x-x2=0在区间[-1,0]内有没有解?为什么?
解 设函数f(x)=3x-x2在区间[-1,0]上连续,
又∵f(-1)=3-1-(-1)2=-2/3<0,f(0)=1-0=1>0,
∴函数f(x)=3x-x2在区间[-1,0]上有零点;
∴方程f(x)=0在区间[-1,0]内有实数解。
例2 判定方程(x-2)(x-5)=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一个根大于5,另一个根小于2.
解 设函数f(x)=(x-2)(x-5)-1,
∵f(2)=f(5)=-1<0,且f(0)=9>0,f(6)=3>0,
∴f(x)在(0,2)和(5,6)内都有零点,
又f(x)为二次函数,
故f(x)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例3 求证:对于任意一条封闭的曲线都存在外切正方形。
三、课堂练习
教材P130,练习1、2、3
四、课后作业
教材P132,习题5-1:A组1、2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的方法
1.直接法: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数列结合法:先对f(x)的解析式变形,将f(x)=0转化为h(x)=g(x)(h(x),g(x)的图象易画出),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h(x),g(x)的图象,然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5.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判定方程实数解的存在性,运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问题,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知识目标:
理解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原理; 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重点: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难点: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近似解所在范围的判断.
多媒体课件
知识引入
我们现在讨论方程f(x)=0近似解的求法:
函数y=f(x)图像在(a,b)上是连续的。
满足f(a)f(b)﹤0,则函数f(x)在区间(a,b)上至少一个零点。
新课讲解
用二分法求近似解的基本步骤:
确定解所在的区间,使得;
取区间的中点;计算:
若,则是方程的解,计算终止.
若 则解必在区间内,取;
否则,解必在区间内,取;
得到新区间,长度是的一半,如此继续下去,进行次后,得到一组不断缩小的区间,直到达到给定的精确度为止.
例4. 求方程2x3+3x-3=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为0.01)
分析:(1)怎样得到方程近似解所在的大概范围?
(2)怎样才算达到题目要求的精确度0.01?
由学生共同活动得到方程的近似解为 0.74
课外问题延伸:关于解的个数问题
小结:
(1)通过作图或进行估算的方法得到方程解的大致范围;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到达要求的精确度为止.
三、课堂练习
教材P132,练习1
四、课后作业
教材P132,习题5-1:A组3,B组1
由于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熟悉,好多学生手头上还没有计算器,没有让学生由头到尾完整的解决一个问题,这里反应了本节课学生动手上还不够。 新课改要求数学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有用意识和数学文化。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的创新中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新的课程下,我应不断的思考与总结,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使我真正掌握怎么去上课,怎么去辅导学生,怎么去处理教材。
二分法的步骤的记忆口诀:
定区间,找中点,中值计算两边看;
同号去,异号算,零点落在异号间;
周而复始怎么办 精确度上来判断.
二分法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在平时的线路故障、气管故障等检查中,可以利用二分法较快地得到结果.还可用于实验设计、资料查询等方面.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转化成函数的零点问题;二是逐步缩小考察范围,逼近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