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1.(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A.凯伊发明了飞梭 B.斯蒂芬森成功研制了蒸汽机车
C.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2.(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有( )
①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②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③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④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2022·陕西安康·九年级期末)“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英国的历史极其诱人,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国“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的是( )
A.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飞机的诞生
C.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D.计算机的问世
4.(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5.(2022·陕西安康·九年级期末)下面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思想的确立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6.(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7.(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 )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8.(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示意图反映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的历程。图中①、②、③分别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9.(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它们都
A.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B.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促使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10.(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英国的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的2/3,煤和铁的产量相当于世界的1/2,造船业全球第一。这种现象出现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新航路开辟时期 C.光荣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1.(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器物和经济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思想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12.(2022·陕西安康·九年级期末)在下面思维导图中,4个序号代表着4个实例,根据你所学知识,按序号应该填上( )
A.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开辟、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B.①租地农场、②文艺复兴、③新航路开辟、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C.①集中手工工场、②新航路开辟、③法国大革命、④工业革命
D.①新航路开辟、②文艺复兴、③美国独立战争、④工业革命
13.(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某同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复习总结,其中归纳正确的有( )
①首先发生在美国 ②发明了蒸汽机车、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
③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原因是( )
A.推动城市发展 B.缓和社会矛盾
C.把提高工人收入放在首位 D.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5.(2022·陕西渭南·九年级期末)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材料表明工业化( )
A.转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 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
C.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 D.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
16.(2022·陕西渭南·九年级期末)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 12~16 小时,平均寿命 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17.(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迅速增长的人口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欧洲国家开始( )
A.推广大众教育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治理环境污染 D.改变妇女的社会角色
18.(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引发了社会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变化有
①开始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②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④妇女地位提高,实现男女平等⑤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加大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9.(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学者研究表明,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庄园经济得到确立 B.国际贸易得到发展
C.租地农场普遍建立 D.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20.(2022·陕西渭南·九年级期末)下图纺纱机的发明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它的发明者是( )
A.苏格拉底 B.凯伊 C.斯蒂芬森 D.哈格里夫斯
21.(2022·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九年级期末)18世纪中期开展的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采矿业 D.电力工业
22.(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飞机 D.汽车
23.(2022·陕西·陇县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欧美国家事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24.(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它的本质不仅仅是使用大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生产模式。它数十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材料中的“它”是指
A.大机器生产 B.珍妮机的使用 C.集中的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制度
25.(2022·陕西·陇县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1)公元前(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7世纪初期,( )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 )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了巩固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开工业革命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5)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1年3月,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26.(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__________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期,英国的发明家________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7.(2022·陕西西安·九年级期末)18世纪中期,______(人物)改进了蒸汽机,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8.(2022·陕西渭南·九年级期末)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1)英国在棉纺织领域的技术发明有哪些?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应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2)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什么重要影响?
29.(2022·陕西宝鸡·九年级期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从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开始?它有什么特点?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30.(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纺织机器的出现,动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了。以水力作动力受到地点和季节的限制,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发动机。于是瓦特的蒸汽机应运而生……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大大加速了革命的进程,是物质生产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到19世纪初,英国整个轻工业部门已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后果是它造就了产业工人阶级,工人运动由是兴起。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变化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使社会主义的思潮空前活跃起来。此外,工业革命造成商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图片机器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一文字,指出“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的原因,并指出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图A“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根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石油产量的迅速提高与哪一发明相关?列举一例图C人物的发明创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1.(2022·陕西·陇县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近代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以“近代欧洲的巨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图A中国王是因哪部文献颁布而成为“摆设”的?图B又出自哪部法律?该法律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二
图C 路易十六被处死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图C及右框材料,概括指出法国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封建王权的原因。
材料三
图E珍妮纺纱机 图F蒸汽机车
(3)写出材料三中图E的发明者。阅读材料三方框中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欧洲社会巨变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哪些借鉴。
32.(2022·陕西咸阳·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君主与“人民”签订契约,然后根据契约的条件登上王位并行使职权。国王不仅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而且还保证要执行议会的法律。在这以后,经过一系列的缓慢变化,国王的实权逐步丧失,最终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虚君”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丽和威廉加冕登上王位的历史事件及其与“人民”签订的“契约”的名称。该“契约”颁布后,英国的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3.(2022·陕西安康·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写出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的原因。
材料三: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分别有哪些成就?
材料四: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整理
(4)根据材料四,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题干“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1830-1851年英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斯蒂芬森成功研制了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推动了英国铁路建设,B项正确;飞梭、珍妮纺纱机均属于纺织业的发明创造,排除AD两项;瓦特改良蒸汽机可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动力,排除C项。故选B项。
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排除包含不全的D项;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④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④的BC项。故选A项。
3.A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英国领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A符合题意。飞机和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C排除;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D排除。故选择A。
4.C
【解析】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图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镇、城市,因此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解析】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因为当时机器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而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改变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巨大的蒸汽动力,因此“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故选C。其他三项都不是直接原因。
7.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两个显著标志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作,工厂取代工场,因此根据材料“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可以判断出是工业革命,D正确;材料强调的经济变革,与政治革命无关,因此ABC排除。故选D。
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变革。工业革命结束后,实行了大机器生产。由此可知①是文艺复兴运动;②是新航路开辟;③是工业革命,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地理大发现,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变革。工业革命结束后,实行了大机器生产。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殖民掠夺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C符合题意。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与工业革命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促使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与新航路开辟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共同,在识记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作用的基础上,找出三者作用的共同点。
10.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棉布产量、煤和铁等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比重,故选D;ABC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器物和经济改变相关的事件”是指工业革命,因为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宪章运动属于政治方面;思想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方面与英国不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前的欧洲开始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使得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物质上的充足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而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法国大革命等;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则有工业革命。所以①是集中手工工场,②是新航路开辟,③是法国大革命,④是工业革命,C项正确;ABD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
1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首先发生在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②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D
【解析】根材料“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各国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国民教育,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故选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的发展,不是教育推广推动城市发展,A错误;缓和社会矛盾不能推广大众教育,B 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以赚钱为目的,不会把提高工人收入放在首位,也不是发展教育的原因,C错误。
15.A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工业化转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男女平等意识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妇女的文化水平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 12~16 小时,平均寿命 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故选D;综上所述可知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7.A
【解析】根据材料“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迅速增长的人口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欧洲国家开始”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政局稳定,医疗条件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工业革命推动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不能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A项正确;加快城市化进程、 治理环境污染和 改变妇女的社会角色均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不是解决人口增长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的措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D
【解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石油的开采和使用,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②③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①不符合题意;虽然女子参加工厂劳动,社会并没有实现男女平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19.C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庄园已被出租……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可知,这体现出当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租地农场普遍建立,故C符合题意;庄园经济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是说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D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纺纱机是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项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排除A项;凯伊是飞梭的发明者,排除B项;斯蒂芬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火车机车,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因此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A
【解析】据“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知,这场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他用自己女儿的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排除B项;飞机和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D项。故选A项。
23.B
【解析】依据题干“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的局限问题,蒸汽机是以燃烧煤产生蒸汽为动力的动力机器,促进了煤的产量的增加,这是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的开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的含义,抓住题干的关键词“矿物质”,结合四个选项分析可知,蒸汽机是以煤炭为燃料的动力机器,煤炭属于矿物质。
24.D
【解析】根据“使用大机器,创造了一种全新生产模式……改变了社会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由于大机器的使用,使之出现了现代化大工厂制度,从而出现了工人阶级,改变了社会面貌。D项正确;根据“不仅仅是使用大机器”可知,它不是大机器生产也不是使用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排除AC项;珍妮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B项。故选D项。
25. 公元前27年 1777年 穆罕默德 斯蒂芬森 《汉谟拉比法典》 拿破仑法典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封建专制统治 巴黎公社
【解析】(1)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英军失利,成为独立战争转折。
(2)7世纪初期,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标志着人类进入铁路时代,铁路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活动范围。
(3)古代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典型的文明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开工业革命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6. 莎士比亚 瓦特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期,英国的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故第一空填莎士比亚。第二空填瓦特。
27.瓦特
【解析】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故答案为瓦特。
28.(1)发明: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或“珍妮机”)。意义: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变得更大。
(2)标志: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影响: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棉纺织领域的技术发明有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关于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变得更大。
(2)
关于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9.国家:英国;行业:棉纺织业;特点: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确立了工厂制度;使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改变了世界面貌,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开始从属西方。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它的特点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确立了工厂制度,使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改变了世界面貌,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开始从属西方。
30.(1)哈格里夫斯。原因:大量纺织机器出现;动力不足。意义: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爱迪生。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电话。
(3)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引发了工人运动;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
【分析】(1)
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关于“原因”,由材料“大量纺织机器的出现”,可得出大量纺织机器出现;由材料“动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了。以水力作动力受到地点和季节的限制”,可得出动力不足。关于“意义”,蒸汽机解决机器运转的动力问题,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
1879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还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可以驱动机器运转,安置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就发明了。因此,世界石油产量的迅速提高与内燃机有关。图C的人物是贝尔,他是电话的发明者。
(3)
由材料“工业革命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可得出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由材料“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更广泛地开展”,可得出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由材料“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后果是它造就了产业工人阶级,工人运动由是兴起”,可得出引发了工人运动;由材料“工业革命造成商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促使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也大大超过以往的年代,开始征服全世界”,可得出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
31.(1)文献:《权利法案》;法律:1787宪法 ;原则:三权分立
(2)事件: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3)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正面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负面影响:造成了工业污染,环境问题逐渐成了严重的问题。
(4)借鉴:①勇于创新,开拓进取;②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③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④注重科技创新,鼓励创造发明;⑤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⑥社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等(任答两点即可)
【分析】(1)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图A中国王是因《权利法案》的颁布而成为“摆设”的;图B出自《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2)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据材料二图C及右框材料,法国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封建王权的原因是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3)
根据“珍妮纺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据材料三方框中的材料“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同时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等)。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勇于创新,开拓进取;②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③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④注重科技创新,鼓励创造发明;⑤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⑥社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等。
32.(1)“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
(2)特点:实现工业化;工业占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核心。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欧美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玛丽和威廉加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丽和威廉加冕登上王位的历史事件是英国的“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与“人民”签订的“契约”的名称是《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故《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政治体制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
(2)
根据材料二“..…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概括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是工业革命以后,英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且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欧美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3.(1)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2)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
(3)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
(4)环境污染。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可知,这是因为进行了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可知,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可知,动力的革命是改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运输的革命是火车、轮船的广泛采用。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可知,这体现出严重的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