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十三章 第五节 测量电压 这节课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1 知道电压、电压表、电源的相关知识
2 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试验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问题1: 什么是电压?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 比较水流和电流的相似处。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形成电流。
定向移动现在我们来想想我们生活中能够提供电压的装置:(1)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
(2)、电压的表示符号: 。
(3)、电压的国际主单位: 简称: ,
表示符号: 。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伏特伏VU1kV=1000V1V=1000mV千伏(kV) 毫伏(mV)(4)、常见的电压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 :
我国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
1.5V36V
220V你知道了吗?1、在 的作用下,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压的表示符号 国际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3、(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伏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伏= 毫伏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 千伏电压U伏特V≤361.515000.22220问题2:如何使用电压表?(1)、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它在电路中的符号是V电流表-电压表3个3个3A和 0.6A3A:0.1A 0.1A: 0.02A1、串联在电路中2、 “+” 入“-”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量程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3V和 15V3V:0.1V 15V:0.5V1、并联在电路中2、 “+” 入“-”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出电压表量程AV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2)、练习:电压表的读数 问题3 :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1)、小组合作探究:
请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和两节干电池串联,三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
记录数据表格结论:
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收集实验数据
6、分析与论证
7、评估与交流 提出问题 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串联接入电路的。那么在电路中的L1两端电压UAB、L2两端的电压UCD与L1、L2两端的总电压UAD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A
B
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别把电压表接入图中L1两端、L2两端测出电压,然后测出L1、L2两端的总电压,看看测得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ABD
LIL2CABD
L1L2C+_+_ 进行实验L1L2ABCD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 、选择电压表合适的量程
3 、电压表要与所测用电器并联
4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了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
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AD=UAB+UCD交流与评估1、假设与探究结果是否有差异?
2、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3、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4、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4)、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收集实验数据
6、分析与论证
7、评估与交流
提出问题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并联接入电路的。那么在电路中的L1两端与L2两端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ABD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别用电压表测出A、B之间,C、D之间,A、D之间以及B、C之间的电压,看看测得的电压值之间有什么关系?CD 进行实验ABCD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AB=UCD=UAD=UBC
交流与评估1、假设与探究结果是否有差异?
2、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3、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4、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谈一谈:
我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收获平台1 、电压的概念 、单位 、生活中常见的电压。
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电源电压的测量。
4、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自我检测自我检测:
1.在 的作用下,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表示符号 国际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
3、(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伏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伏= 毫伏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 千伏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得的电压是( )
A、电灯L1两端的电压 B、电灯L2两端的电压
C、电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 D、电源电压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是两只电表,闭合开关S后,两灯泡都能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则V2的示数为 V,V3的示数为 V。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