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2 14: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看,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释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体现了区域认知素养。本条标准涉及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地域分异规律,在分析地域分异规律时,需要关注“空间尺度”的不同。地球表面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从大尺度看,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从小尺度看,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地方性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景观特征。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和表现。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图表,描述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人地协调观: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的观念。
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规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与时间 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老师】: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板书)
核心素养目标展示 【老师】展示: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景观特征。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和表现。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图表,描述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人地协调观: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的观念。
新课展示 【老师】 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板书) 【学生】活动:P110,图5-10 思考:1.据图说出在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地理景观类型。 2.图中箭头所指示的自然景观,各自反映了哪一种典型的自然植被。 3.举例说明,在自然景观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学生】活动 【老师】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老师】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板书)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板书) (1)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 (2)由赤道到两极,南北方向更替的特点。 (3)主导因素是热量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 2.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板书) (1)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2)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方向更替的特点。 (3)主导因素是水分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 3.垂直分异规律(板书)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带。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学生】活动:P112-113,图5-12 思考: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老师】 4.地方性分异规律(板书) 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则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板书) 1.陆地自然带的成因(板书) 2.陆地自然带的特点(板书) 陆地自然带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布。 3.主要陆地自然带(板书) (1)森林自然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生产量最大。 (2)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250~450毫米/年)集中于夏季,以草本植物为主。 (3)荒漠自然带:降水稀少(小于250毫米/年),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学生】活动:P116,图5-17,5-18,5-19,5-20。 思考:描述图5-17之5-20所示陆地自然带的景观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老师】 4.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板书) 【学生】活动 思考: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经线依次向南、向北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50°N纬线向东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热赤道的存在,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老师】 四、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板书) 【学生】活动:P117,图5-21。 思考: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以海南岛热带季雨林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4.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老师】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老师】陈述:今天课的内容已经上完,大家一起来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 【学生】归纳总结 【老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