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标解读
自主学案
高效练案
中考链接
方
球体
证实
确证
地球卫星
6 371
4万
5.1亿
照片
地轴
两极
北极
南极
纬线
经线
子午线
半圆
等长
东西
赤道
本初
子午线
90
180
N
S
E
W
北纬
南纬
东经
西经
赤道
20°W
160°E
0°~30°
30°~60°
60°~90°
经
纬
D
D
C
D
C
D
B
A
A
B
C
B
B
B
C
D
A
B
A
D
C
40°E
60°N
正南
东北
40°W
20°N
西南
C、E
A、B、C
23.5°S,60°E
东
北
南温带
90°W
丙
西北
D
C
C
D
C
D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泰
形状:球体
地球形状和大小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定义、表示方法及作用
地球仪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南、北极和经、纬线以及地轴
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长度:不等长(赤道最长)
纬线特点形状:圆圈(在南北两极缩成点)
指示方向:东西
纬线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回归线、极圈
划分方法:从赤道(0°)向北和向南各分90°
地球和地球仪
北纬“N”,例如:20N
纬度表示符号
南纬“S”,例如:20S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长度:等长
特点形状: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经线
指示方向:南北
特殊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经线
经线和经度
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划分方法:从本初子午线(0°)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经度
东经“E”,例如:40°E
表示符号
西经“W”,例如:40W
利用经纬网定位:标注出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周期:约24小时(1天)
地球的运动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差
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
周期:约365天(1年)
地理意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