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第八单元搭配(一)(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第八单元搭配(一)(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15:24:20

文档简介

搭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操作、观察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规律地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排列,做到不重不漏。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以及方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创设数学王国情景:要想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猜出王国大门的密码,密码是由数字1、2组成的一个两位数,且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不一样。
强调:为什么不是1或2,11或者22?
预设:密码可能是12或者21。
提示:密码的个位数字比十位大。
揭示主题:密码是一个把1和2搭配在一起的数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搭配。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1、2、3的搭配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虽然走进了数学王国的大门,但是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我们:用数字1、2、3组成两位数,且每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的数字都不相同,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2)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有几种组合可能,记录下来,挑选同学到黑板上写出结果。
集体交流:怎样写得全,又不重复?
预设:学生可能会使用调换位置法、固定个位法、固定十位法,挑选学生方法进行讲解。
小结
像这样写得全又不重复的搭配都有一个特点——有规律,不重复,不遗漏。
2.课堂练习
(1)P97做一做: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独立完成,全班展示、交流是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
(2)用0、1、2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答案A.10,12;B.10,12,20,21;C.10,20,12,21,12;D.01,02,10,12,20,21,10;
判断并说出理由:A没数完,C有重复,D有重复而且0不能在前面。
所以数字0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0不能做一个数的最高位。
(3)拍照
老师如果和一位同学留影拍照,有几种站法?排一排。
老师如果和两位同学来一起合照,有几种站法?引导学生标数字,指挥站队,进一步强调怎样排列是有规律,不重复,不遗漏的。
3.课堂小结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搭配,而且我们知道了怎样有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板书设计
搭 配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搭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练习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
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出示题目:有3个数字5、7、9,任选其中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学生独立审题后交流审题经验,独立完成。
(二)经历探索过程,找出组合数
1.理解题意
出示题目:有3个数5、7、9,任选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对比与上题题目的相同或不同,鼓励学生聚焦关键字。
预设:“其中2个”是要在这3个数字中选2个来组合。“求和”是要把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得数有几种可能”是求出和后看有多少个结果。
2.自主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得数有几种可能,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写一写。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展示。
3.交流方法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5+9=14 9+5=14 5+7=12 7+5=12
9+7=16 7+9=16,得数有重复,只能算作一种,因此得数有3种可能。
4.对比、分析、初步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出示本节课研究的两个问题,观察对比,为何同是从数字5、7、9中选2个数,一个组成6个两位数,一个得数却只有3种可能?
预设:第一个问题中两个数字前后位置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数,第二个问题不管数字在前还是在后,得数都是一个。
5.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每2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
买1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独立完成,选取典型案例。
6.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7.作业
P99,题1、2
(二)板书设计
搭配
数字:5、7、9
十 个 和
5 7 12
5 9 14
7 5 12
7 9 16
9 5 14
9 7 16搭配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搭配,具体内容包括:简单的排列、简单的组合。
二、单元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简单的排列----1课时
简单的组合----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