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9分)
1 . 放 在 mù xiá ( ) 里 的 zhū hóng( ) 色 kǒu shào
( ) 是 我 chán zhe( ) 爸爸给我买的。我很喜欢它。
2 . 奶 奶 在 家 里 yōu rán ( ) 地 制 作 着 gāo bǐng( ) , 娴 熟 的 动 作 真 令 人羡 mù ( ) 。
3 . 我 画 的 lán huā( ) 被 妈 妈 装 裱 在 huà kuàng( ) 里 , 显 得 更 漂 亮 了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幽静(yōu) 享用(xiáng) 书柜(guì) 嫌弃(xián)
B待会儿(dài) 压榨(zhà) 垂蔓(màn)黛色(dài)
C眼睑(jiǎn) 雏鸟(chú) 眸子(móu) 高矮(ǎi)
D嗜好(shì) 哎哟(yāo) 趴下(pā) 嵌入(q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谈论 淡水 炎热 B.浇花 烧火 饶路
C.油饼 花瓶 拼命 D.吩付 附和 官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松鼠的四肢灵活,像飞一样在树枝间跳跃。
B.妈妈灵活地调配工厂里的车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C.小明脑筋灵活,反应快。
D.爸爸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
4.下列句子所列出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排比)
B.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设问)
C.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对比)
D.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比喻)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到括号内。(5分)
“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嫌”在字典中的解
释:①嫌疑;②厌恶,不满意;③嫌怨。请选出“嫌”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填序号)
1.爸爸不计前嫌,热心地帮助邻居把冰箱抬上了楼。( )
2.奶奶对这种布料不太满意,嫌太厚了。( )
3.他涉嫌偷窃,被警察带走了。(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仿写句子)
2.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用加点关联词写句子)
3.我享受着小家伙的情意。(把句子写具体)
4.父亲的话印在我的心上深深地。(修改病句)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白鹭》是我国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 、 、 等几幅图画的描绘,赞美了白鹭是一首 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
2.一花一鸟总关情。“我”时时想起“摇花乐”,还有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那是对故乡的 之情;“我”与小珍珠鸟之间的情,那是源于 。
3.《蝉》的作者是 ,诗中借蝉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两句是“ , ”。
六、口语交际。(5分)
最近五年级(3)班的班级书架的图书借阅情况不太好,班长为了改善班级图书的使用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打算制定一份班级公约。请你帮助班长制定一份班级图书借阅公约吧!(至少写出三条)
七、课内阅读。(11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选文出自 (填作者)的《 》。(1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 描写和 描写,表现出“我” 。(4分)
3.阅读选文,填写。(6分)
浸:在第1自然段中的意思 在第3自然段中的意思 都表现出了桂花的香气浓烈,深入人心,也表达了作者 之情。
八、课外阅读。(15分)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清爽的气味,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裹挟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上红白的馅儿,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 cuō )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滋出,氤氲( yīn yūn )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 扒 着 门 口 张 望 , 奶 奶 说 : “ 妮 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 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作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的粽子。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这篇文章以“粽子”为一条主线,分别写了五件事,请你按照短文内容排序。(2分)
①奶奶尽心准备 ②对奶奶的思念 ③煮粽子时间漫长 ④奶奶包粽子很灵活⑤睡醒后吃粽子
2.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现了她对“我”的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 之情。(4分)
3.第3自然段中说奶奶包的粽子是“原始、纯粹”的,为什么却又“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请写写你的理解。(3分)
4.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 )(2分)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5.在作者心中,奶奶的粽子就是童年的她最迷恋的东西。你的童年中又有什么东西是你最迷恋的 请你也来写一写。(4分)
九、妙笔生花。(25分)
题目一:我喜欢
你喜欢什么 是一件毛绒玩具还是一个小动物 是鲜花盛开的春天还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物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二:
童年生活,有很多事情值得回味:坐过山车、采摘水果、钓鱼······让我们敞开心扉,打开记忆的大门,书写美好的童年吧!
要求:①任选一题进行写作,做到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