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20: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认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春天,草木萌发,牧童liáo亮的笛声应和着轻风流水传递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呢。热烈又粗guǎng的夏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应和( )贮蓄(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liáo( )亮 粗 guǎng(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秋,是一个充满遐思的季节。白天, 了一夏的红枫,铺就了火红的舞台,为南去的大雁送上了热烈的祝福;晚上,萤火虫掌起了一盏盏小灯,照亮了
的原野;巨型柳杉伸展腰肢,毫不 地成为黑鹿们最完美的底护所;即便是 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立于树梢倾听。
A.斟酌 静谧 爱惜 盛气凌人 B.酝酿 安静 爱惜 咄咄逼人
C.斟酌 安静 吝啬 盛气凌人 D.酝酿 静谧 吝啬 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北京冬奥会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包含着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祝福和对这场盛会的期盼。
C.夏的画卷总是太妩媚,而秋的素描就多了份内涵,那一抹有些厚重的色彩,便是季节书写的美感。
D.济南的冬天是一个温晴的地方,老舍深情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暖舒适、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世界。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彩。
②《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③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彩和声音语调。
④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
⑤有人把文章的感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曹操,从“秋风萧瑟”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秋景。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描绘的是南国秋天的景象。
C.《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唐代的王湾,从“江春入旧年”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早春景色。
D.“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指银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
6.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文学体裁)集。其中有表达对日本师长怀念的《藤野先生》;有表达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的《 》;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旧中国儿童的可怜悲惨处境的《 》。
7.根据提示默写。(6分)
(1)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凝练隽永的古诗往往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思绪和情怀。思友人,有李白的“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思故乡,有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有李益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思和平,有岑参的“遥怜故园菊,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综合性学习。(6分)
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精彩纷呈。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
(1)【活动设计】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
活动四:
(2)【文化荟萃】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副描写春天的对联,可是下联遗漏了两个字。
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2分)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下联: 时雨万树花
(3)【广而告之】面对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大自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爱护它,切实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请你写出一则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工整。
B.首联开篇点题,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字里行间流露出漂泊羁旅之情。
C.颈联中“生”和“入”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感,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
10.此诗中“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认为“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金忠待人以宽
金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曰:“彼不于公有感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有素与公异者(对……惊奇)
B.未尝不称也(曾经)
C.里人有数窘辱公(多次)
D.顾其才可用(考虑)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2)彼不于公有感乎?
13.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3分)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数,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4.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和停连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V”是停顿符号,“︿”是连接符号,“·”是重音符号)
A.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V给山们V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V北边V缺着V点儿V口儿。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V也不忍得冻上。
D.这就是V冬天的济南。
15.填写空格,梳理选文所写景物及其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17.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5分)
秋天是场人间秀
章铜胜
①秋天对于我来说,是季节的华丽盛装,是每一个细节上的精致点缓,它那样骄傲,又是那样的精细别致,它更像是季节降临人间的一场大秀。
②每年秋天,晒秋的照片便扑面而来,你无法躲开那一场场色彩艳丽、纯粹的炫和秀。婺源的篁岭在群山环抱之中,在徽州老房子的楼上,竹竿伸出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竹匾,竹匾上晒着红的辣椒、橙黄的玉米、金黄的菊花、粉白的山芋干,也不只是这些,还有一些山里人家收获的其他东西。秋天里,乡村总有许多可晒、要晒的东西。在篁岭,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总能看到那些色彩缤纷的晒匾,它们点缀、调和着徽派老房子粉墙黛瓦的深沉色调,在青山之间,在秋阳之下。
③去皖南歙县的阳产,是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之中,夕阳余晖里的一栋栋土楼,晕染着温暖的色泽,一见之下,顿觉惊艳。我对阳产土楼是熟悉的,也极喜欢它们,它们实在太朴实了,有点山里人的憨厚和纯朴。而那一天,再次看到这些群山之中土楼的瞬间,我有一种艳美时光的感觉,它们那样安静而又华丽的形象,让我默然不语,就像见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又生怕惊动了眼前的风景。我静静地站立在高处,凝神望着眼前的土楼和混杂其间的几栋徽州老房子,忧然如置身尘世之外。定睛细看,许多土楼人家的楼上都晒着一些竹匾,只是竹匾里东西摆放得更随意一些。竹匾里有青的红的柿子、雪白的金黄的菊花、青绿的橙黄的南瓜、红豆绿豆、褐色的栗子、红色的辣椒、雪白的棉花。在阳产,晒秋是那样的随意,就像秋天随意地在山间、田野涂抹一样,不在意色调,它的创意也是随意的吧。
④总觉得秋天的这场秀,是在一棵棵秋树之上。没有一个季节的树会像在秋天那样调皮,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炫耀生命的华彩,诠释季节的秘密。秋天,在黄山脚下的太平湖边,我走在湖心岛上的栈道上,眼前有几株柿树,叶子将要落尽,树枝上挂着一个个橙红的柿子,透过柿树和树上的柿子望出去,远山深蓝,湖水碧蓝,沿岸,蔚蓝的波浪卷起堆堆如雪的浪花。秋天,便在柿树如画的景框中明媚起来。
⑤我是在某个清晨,去看黔县塔川秋色的。在清晨的薄雾里,村庄中,粉墙黛瓦的人家已经有几处炊烟升起,能听到不远处的鸡鸣犬吠之声,乡村的自然景致就这样坦然地呈现在眼前。在浓白的雾里,深红欲滴的应该是乌柏,我老家村东的石桥边,也有一棵乌柏树,在这个季节,它就是我眼前所见到的样子。老家的那棵乌柏是社树,村里没有人会伤它的一枝一叶,这几棵乌柏不知道是不是,即便不是,它们那样好看,可能也不会有人去伤害它的一枝一叶吧。凤凰山的银杏树很老了。秋天,银杏叶全黄了,是一树金黄。风中,银杏叶扇动秋风,纷落如蝶,落了一地,一地的金黄。我喜欢一个人站在银杏树下,看树上叶黄,看风中叶落,弯腰捡起地上的黄叶,这是我与那株老银杏的秋日秀。
⑥与一棵树共秀,便有时光的静美了吧。
(选自《深圳特区报》,有删改)
18.默读文本,勾画关键信息。梳理行文思路,填写下面表格。(4分)
19.阅读散文要善于从字里行间体悟作者的情感。揣摩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1)竹匾里有青的红的柿子、雪白的金黄的菊花、青绿的橙黄的南瓜、红豆绿豆、褐色的栗子、红色的辣椒、雪白的棉花。(加点的色彩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没有一个季节的树会像在秋天那样调皮,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炫耀生命的华彩,诠释季节的秘密。(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0.老师请小语朗读第⑤⑥段,她应该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呢?请选择并结合选文内容简述理由。(5分)
A.激情澎湃 B.轻松舒缓 C.急切欣喜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阵鸟鸣,一片云彩,一弯碧溪……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一次风采展示,一个公益活动,一曲生命赞歌……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你的善良,你的努力,你的进取,也是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
也许,你记忆中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
请以“记忆里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