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建立
秦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3课
授课人:XXX
工作单位:XXXXX
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理解秦迅速灭亡的原因
01
秦的统一
知识梳理
1、原因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必然性
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可能性
(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
立国时间晚;地处偏僻,实力弱小;备受中原各国鄙视
知识梳理
1、原因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必然性
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可能性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知识梳理
2、过程
灭六国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
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拓疆域
知识梳理
2、过程
灭六国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
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征服南方越族
控制云贵西南夷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拓疆域
秦朝疆域图
北起阴山至辽东
西西至临洮羌中
南至北向户
东至海暨朝鲜
知识梳理
3、巩固措施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机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机构:全国推行郡县制
中央
地方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法律:颁行法律,以法为教
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
社会: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整顿社会风俗
其它:巩固大一统
思考·解读
阅读材料,从权力、继承和地位等方面归纳皇帝制度的特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权力:皇权至上
继承:皇帝世袭
地位:皇帝独尊
思考·解读
阅读材料,分析郡县制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得世袭
作用: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思考·解读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比较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为巩固统治并产生过积极作用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标准
官员任免
官员权力
与中央关系
性质
历史影响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为划分基础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有封地,高度自治
无封地,只有俸禄,权力有限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思考·解读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及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中华文明史》
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保证皇权
思考·解读
阅读材料,从权力、传承、地位等方面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权力
皇权至上
传承
皇位世袭
地位
皇帝独尊
思考·解读
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央
地方
服从
受制
中央内部
集权于皇帝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
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知识梳理
3、意义
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02
秦的速亡
知识梳理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赋役沉重
大兴土木
巡游封禅
求仙访药
严刑酷法
轻罪重罚
连坐制
思想专制
焚书坑儒
知识梳理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公元前209年
楚汉相争
秦灭亡
公元前207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课堂总结
秦的统一
条件:必然性与可能性
过程:灭六国、拓疆域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
秦的灭亡
根本原因:暴政
表现
影响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灭亡
课堂练习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些人物的业绩与特定时空构成了永恒瞬间。下列“永恒瞬间"中, 与“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这一评价最为符合的是( )
A.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B.公元前221年,秦王灭齐
C.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
D.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
课堂练习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课堂练习
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中说到:“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
B. 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
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
D.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
课堂练习
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