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填空题(5)【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填空题(5)【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19: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已知氢氧化亚铁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KOH溶液时,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一会儿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OH)3]。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反应②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无现象,小明为了验证反应的发生,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通入二氧化碳,证明反应发生。他的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小芳认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就能判断反应发生了。通过小芳的帮助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2)小明利用温度计测出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如图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B处的溶液pH__________7(填(用“<”“═”或“>”);C点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_____。
(3)如果证明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
A.BaCl2;B.HCl;C.CuSO4;D.MgCl2;E.CaCO3
3.如图是对生成氯化镁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1)若物质A是一种碱,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严重追尾事故,造成槽罐车内的12吨多浓盐酸泄漏,事故现场 出现大量白雾,环境监察部门组织大批人员对泄漏的浓盐酸进行处理,紧急调运大量碱性的白色粉末来中和土壤的酸性,使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性,这个性质属于浓盐酸的__________性质 (填“物理”或“化学”)
(2)调运大量碱性的白色粉末进行处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从可行、经济、环保等综合因素考虑,白色粉末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
(3)环保检测人员对处理过的废液进行检测。取少量废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结果无色酚酞 试液不变色,则下面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一定呈酸性 B.盐酸一定没有残留
C.白色粉末一定没有残留 D.白色粉末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5.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 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6.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观察5瓶溶液的颜色,溶液呈__________色的是CuSO4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 BaCl2溶液。写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请简要写出鉴别剩余两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
7.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
(3)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硫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 清液再加入__________(填序号),若有现象,说明硫酸过量。
①紫色石蕊 ②锌粒 ③BaCl2溶液 ④KOH溶液
8.浓硫酸能作干燥剂是因为具有__________,纸张遇浓硫酸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常见的碱
(1)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熟石灰,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是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3)用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和__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少量的NaOH;
(4)写出熟石灰在农业上的应用: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0.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提供的试剂是Na2CO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1)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
11.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
12.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2实验中,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2)图3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13.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聪明的小华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化学扑克”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_________。
14.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某同学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
②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为排除CO32-和SO42-对检验Cl-的干扰,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
③将上述溶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
(2)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即可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15.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3)C点溶液的pH值__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Na2SO4、Na2CO3、和CuSO4的一种或几种,课堂上老师进行了下面的演示实验,且每步实验中加入的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现象如图:
分析实验过程并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中确定CuSO4一定不存在的现象:__________;
(2)在同学们不知道老师用的稀酸是哪一种的情况下,仅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分析这包白色固体中存在物质的所有可能组成情况是__________。
17.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严重追尾事故,造成槽罐车内的12吨多浓盐酸泄漏,泄漏处白雾弥漫,环境监察部门组织大批人员对泄漏的盐酸进行处理,紧急调运大量碱性的白色粉末来中和土壤的酸性,使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泄漏,形成白雾弥漫,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性;
(2)调运大量碱性的白色粉末进行处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从可行、经济、环保等综合因素考虑,白色粉末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
(3)环保检测人员对处理过的废液进行检测。取少量废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结果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下面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一定呈酸性 B.盐酸一定没有残留
C.白色粉末一定没有残留 D.白色粉末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8.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能将稀盐酸、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__________。
(3)从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每次取出两种溶液混合,其能发生__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写出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19.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
(2)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0.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最常用的酸。
(1)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_________+2HCl
(2)为了证明所得混合酸中含有的两种酸根离子,设计实验加以确认,加入两种试剂分别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试剂的顺序依次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出现的白色沉淀可以不加硝酸进一步确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FeSO4+2KOH=Fe(OH)2↓+K2SO4;4Fe(OH)2+O2+2H2O=4Fe(OH)3
2.2NaOH+CO2=Na2CO3+H2O;否,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稀盐酸;H2SO4+2NaOH=Na2SO4+2H2O;=;Na+、SO42﹣、H+和H2O;CD
3.Mg(OH)2;置换;BaCl2+MgSO4═MgCl2+BaSO4↓
4.(1)挥发 化学 (2)氢氧化钙或Ca(OH)2 (3)C
5.(1)2NaOH+SO2=Na2SO3+H2O (2)Na+
6.(1)蓝 (2)CuSO4+2NaOH=Na2SO4+Cu(OH)2↓ (3)取少量剩余两瓶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分别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H2SO4溶液,没有现象的是HCl溶液
7.(1)2NaOH+H2SO4=Na2SO4+2H2O (2)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对实验有干扰(3)①②
8.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倒入水中
9.(1)CaO+H2O==Ca(OH)2(2)CO2 (3)碳酸钠(4)中和酸性土壤,刷墙 (任答一点即给分)
10.(1)NaCl溶液(2)NaOH溶液(3)Na2CO3溶液
11.(1)HCl,Na2CO3或Na2CO3,Ca(OH)2 (2)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3)Na2CO3,Na2CO3
12.(1)H2CO3(2)试管中液面升高,澄清石灰水变浑
13.(1)cdba(2)bdc
14.(1)Ba(NO3)2(2)白色沉淀
15.(1)稀盐酸(2)NaCl;Na2SO4(3)大于
16.(1)溶于水形成无色澄清液体 (2)Na2CO3、NaCl//Na2CO3、Na2SO4//Na2CO3、NaCl、Na2SO4
17.(1)挥发 (2)熟石灰/Ca(OH)2/氢氧化钙 (3)C
18.(1)Ca(OH)2+CO2==CaCO3↓+H2O (2)紫色石蕊试液/MgCl2 (3)2;H2SO4+K2CO3==K2SO4+H2O+CO2↑
19.(1)红色消失(2)Fe/Zn/Mg......(3)2HCl+CuO==CuCl2+H2O(4)4
20.(1)H2SO4 (2)Ba(NO3)2;AgNO3(3)反应中生成硝酸
《物质及其变化》填空训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