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4.10细菌和病毒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4.10细菌和病毒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21: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0.细菌与病毒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细菌和病毒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思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细菌和病毒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与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探究细菌繁殖的速度。 态度责任: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人类揭示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教学重点 认识细菌和病毒,交流关于细菌和病毒的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 认识细菌和病毒,交流关于细菌和病毒的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 课件、杯子、大米。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谈话导入 谈话:细菌与病毒广泛存在 出示空气中、水中、手上、头发上的细菌。 思考:细菌和病毒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空气中、水中、手上、头发上的细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团结协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细菌 1.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2.小结: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大约10亿个细菌才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3.出示资料卡: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于正常菌群,常存在于人的体表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却能在一定条件下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细菌的知识和资料卡,认识细菌的特点和容易引发的疾病。】 (二)认识病毒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小结:病毒个体非常微小,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大约3万个病毒才相当于一个细菌那么大。 3.出示病毒模型:乙肝病毒模型 番茄花叶病毒模型 冠状病毒模型 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 4.出示资料卡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病毒的知识和资料卡,认识病毒的特点和病毒的分类。】 (三)细菌的繁殖 小游戏: 在1号杯中放1粒大米,在2号杯中放2粒大米,在3号杯中放4粒大米,依次倍增.... 算一算:假设一个细菌每隔20分钟分裂一次,1个小时后会有多少细菌?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细菌繁殖速度快。】 (四)讨论交流: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出示资料卡: 细菌适应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交流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细菌与人类关系密切。】 三、知识拓展: 课后试一试: 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取一部分鸡或鱼的内脏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拓展实验,让学生知道无处不在的细菌会加快动植物内脏的腐烂。】
板 书 设 计 10.细菌与病毒 细菌 个体十分微小 单细胞微生物 病毒 也是一种微生物 不能独立生存 与人类的关系 利 弊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10.细菌与病毒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 )和蛋白质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内。 3.细菌是( )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一类。 4.细菌有杆状、球状、( )等不同形态。 二、选择题 1.噬菌体是( )。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2.有生物界,形体最小的生物是( )。 A.病毒 B.细菌 C.细胞 3.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脚气 B.流感 C.肺结核 三、判断题 1.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 ) 2.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不会存活。( ) 3.一般情况下,病毒比细菌要小。( ) 4.在土壤里、空气中、自然水域中及生物的身体内存在着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 简答题 细菌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