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4.14发霉与防霉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4.14发霉与防霉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21: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4.发霉与防霉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馒头发霉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科学思维: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初步具有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只有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探究实践: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探究物体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态度责任: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认识到人类与微生物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馒头发霉的条件和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馒头发霉条件的方案,并且在设计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保鲜袋、馒头、干燥剂等,搜集防霉和防霉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保鲜袋、干燥剂、馒头等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导学发现,问题聚焦 1.教师导学,发现问题。 教师创设“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发生霉变现象”的情景。 (1)播放食物腐烂变质的视频,学生观看。 (2)出示变质西瓜等图片,组织学生观察认识发霉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总结3个问题(PPT出示):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小结: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防霉就是防止食品、衣物等变质的有效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发霉与防霉。 教师板书课题:《发霉与防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食物变质”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并讨论: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出示发霉的馒头、橘子和书本的图片,提出问题: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观察,讨论发霉的影响。) 学生小组汇报:发霉使食物、物品变质,无法食用或使用。 3.教师提出问题:物品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霉菌是否存在对生活有利的方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甜面酱、酱油、豆腐乳、豆瓣酱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发现霉菌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霉菌制作面酱等食品,所以说,霉菌与我们的生活有功有过。 4.教师出示资料卡:霉菌对人类有功有过: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在人体内积蓄过程,可能导致癌症;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教师提问:你们从资料卡中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对学生思考、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馒头、橘子和书本变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品发霉的认识,知道发霉对我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播放甜面酱等调味品的幻灯片,进一步认识发霉现象,了解到发霉对我们的生活还有积极作用,从而正确认识发霉对我们生活的功与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从不同角度整体认识事物,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二)探究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馒头发霉的现象,思考馒头在什么环境中容易发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师生小结: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湿度有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馒头发霉的条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控制好实验条件,每天按时观察,把馒头发霉的情况记录下来。(学生设计观察记录单,进行实验探究。)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设计的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时有哪些好的做法,有哪些忽略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小组的想法、做法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对馒头发霉的条件作出猜测,从而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探究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做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做法为什么能够防霉。 2.教师出示真空包装、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紫外线杀菌、微波烘烤、阳光暴晒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防霉的方法,思考这些方法是怎样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的。 师生总结: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因此,防止发霉可以采用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等技术。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初步了解防霉的方法,通过分析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防霉,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把问题分析清楚。通过补充多种防霉方法,让学生对防霉技术有更多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三、回顾课堂,总结提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学习兴趣、知识、技能、方法和合作学习等方面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分享? 2.教师让学生拿出老师准备的小组活动自评、互评表,引导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小组活动自评、互评表 组员姓名组员表现总体表现优点 不足优点 不足优点 不足优点 不足小组表现最好的是:(小组讨论出表现最好的,并写出他的优秀表现) 他(她)就是我们的 Leader!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方位总结本节收获,并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个人自评,然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 四、拓展活动,探究延伸 1.教师给出活动指向: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防霉新技术。 (可以向专业人士请教或到相关工厂实地参观等方式搜集资料。) 2.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采取不同方式搜集资料。 3.提醒学生及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一些防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防霉的新技术,激发学生关注高科技、新技术的热情,深入探究防霉新技术的应用,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板 书 设 计 14.发霉与防霉 食物发霉条件:阴暗潮湿温暖 不通风 防止发梅方法:保鲜盒通风晾晒防毒涂料 保鲜技术: 冷藏、冷冻、脱水、真空包装、添加防腐防毒剂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14.发霉与防霉 一、填空题 1.馒头放置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2.真空包装是隔绝了霉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把保存物晒干的防霉方法是清除水分。( ) 2.物品上的霉都一样。( ) 3.霉是一种微生物。( ) 4.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条件。( ) 5.发霉的食品不能食用。(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不同物体上的霉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 A.颜色相同 B.形状相同 C.呈丝状 2.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 A.温暖、潮湿 B.干燥、寒冷 C.温暖、干燥 3.下列方法中,哪项不是防毒方法( ) A.真空包装 B.放干燥剂 C.涂碘酒 4.物品在烈日下暴晒可以有效防霉,其依据是( ) A.隔绝了空气 B.减小了湿度 C.降低了温度 5.防止衣物发霉,最好的办法是( ) A.保持衣物干净 B.往衣柜中放樟脑丸 C.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 四、连线题 将防霉的方法及其依据连线。 真空包装 放干燥剂 杀死了霉菌菌种 烈日暴晒 隔绝了空气 空调除湿 减小了湿度 低温保存 降低了温度 消毒柜杀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