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资源跨区域调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资源跨区域调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2 17: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结合实例,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第一目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前提原因条件: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区域差异:资源禀赋、经济水平、资源需求;
其他影响因素:行政指令、市场机制、工程措施。
自然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差异: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一些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资源供大于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②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③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第二目 西气东输
概况: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
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求,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为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等;
②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低;③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西部是我国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不利影响:
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
有利影响:晴天日数多,有利于工程建设等
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①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天然气;
②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
对西部地区:
有利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④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有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管道建设中容易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加剧生态恶化。
对东部地区:①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③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改善大气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若施工不当易造成破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激活沿线相关产业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政府是如何通过西气东输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从全国的角度看,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
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中央政府提供更高的税收;
中央政府就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结:
知识拓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调配的结果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除了西气东输之外,我国还实施了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一系列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以及云南、贵州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输送到广东。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西线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即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引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的重大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