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等腰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 已知等腰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3,则等腰 △ABC 的周长为
A. 7 B. 8 C. 6 或 8 D. 7 或 8
2. 如图,从笔直的公路 l 旁一点 P 出发,向西走 6 km 到达 l;从 P 出发向北走 6 km 也到达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点 P 向北偏西 45 走 3 km 到达 l
B. 公路 l 的走向是南偏西 45
C. 公路 l 的走向是北偏东 45
D. 从点 P 向北走 3 km 后,再向西走 3 km 到达 l
3. 如图,直线 m∥n,点 A 在直线 m 上,点 B,C 在直线 n 上,AB=BC,∠1=70 ,CD⊥AB 于 D,那么 ∠2 等于
A. 20 B. 30 C. 32 D. 25
4. 如图,AD 是 △ABC 的中线,E 是 AD 上一点,BE 交 AC 于 F,若 BE=AC,AF=1.5,则 EF 的长度为
A. 2.5 B. 2 C. 1.5 D. 1
二、填空题(共9小题)
5. 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11,底边长为 3,腰长为 .
6. 如图,E 是腰长为 2 的等腰直角 △ABC 斜边上一点,且 BE=BC,P 为 CE 上任意一点,PQ⊥BC 于点 Q,PR⊥BE 点 R,则 PQ+PR 的值是 .
7. 如图,在 △ABC 中,∠C=40 ,CA=CB,则 △ABC 的外角 ∠ABD= .
8.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6 和 8,则它的周长为 .
9. 从长度分别为 3 cm,4 cm,5 cm,7 cm 的四根木棒中任取三根,能围成 个三角形.
10. 如图,在等腰 △ABC 中,AB=AC,BE 平分 ∠ABC,CE 平分 ∠ACB,过 E 作 DF∥BC,若 AB=2 cm,则 △ADF 的周长为 .
1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12. 如图,在 Rt△ABC 中,D,E 为斜边 AB 上的两个点,且 BD=BC,AE=AC,则 ∠DCE 的大小为 .
13.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36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4. 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D⊥BC,垂足是点 D,AD=BD,DC=DE.试说明 ∠C=∠1 的理由.
15. 在 △ABC 中,AB=AC,点 D 在 AC 上,且 AD=DB=BC.求 △ABC 各内角的度数.
16. 如图,在腰长为 10 cm,面积为 34 cm2 的等腰 △ABC 的底边上任取一点 D,设这个点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 a cm,b cm.
(1)求这个三角形任一腰上的高.
(2)求 a+b 的值.
17. 如图,三角形 ABC 中边 AB,AC 被直线 l 所截,图中共有多少对内错角
18. 如图,在 Rt△ABC 中,∠BCA 是直角,点 D 是 AB 上的点,BD=BC,过点 D 作 AB 的垂线交 AC 于点 E,CD 交 BE 于点 F,求证:CD⊥BE.
19. 如图,在 △ABC 中,AB=AC,E 在 CA 的延长线上,F 在 AB 上,且 AE=AF.求证:EF⊥BC.
答案
1. D 【解析】当 2 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3,2,3,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8;当 3 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3,2,2,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7.
2. A
3. A
4. C
【解析】如图,延长 AD,使 DG=AD,连接 BG,
∵AD 是 △ABC 的中线,
∴BD=CD,且 DG=AD,∠ADC=∠BDG,
∴△ADC≌△GDBSAS,
∴AC=BG,∠DAC=∠G,
∵BE=AC,
∴AC=BE,
∴∠G=∠AEF=∠BEG=∠DAC,
∴AE=AF=1.5,
故选:C.
5. 4
【解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1,底边长为 3,
所以腰长 =11 3÷2=4.
6. 2
【解析】过 E 点作 EF⊥BC 于 F 点,连 BP,
∵ S△BCE=S△BCP+S△BEP,
∴ BC EF2=BC PQ2+BE PR2,
且 BE=BC,
∴ BC EF=BC PQ+BC PR=BC PQ+PR,
∴ EF=PQ+PR,
又 ∵ Rt△EF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 BE=BC=2,
∴ EF=2,
∴ PQ+PR=2.
7. 110
8. 20 或 22
【解析】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6,则三边长分别为 6,6,8,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组成三角形,则它的周长为 6+6+8=20.
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8,则三边长分别为 6,8,8,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组成三角形,则它的周长为 6+8+8=22.
综上所述,它的周长为 20 或 22.
9. 3
10. 4 cm
11. 120 或 20
【解析】设两个角分别是 x,4x,
①当 x 是底角时,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x+x+4x=180 ,
解得 x=30 ,4x=120 ,
即底角为 30 ,顶角为 120 ;
②当 x 是顶角时,
则 x+4x+4x=180 ,
解得 x=20 ,
从而得顶角为 20 ,底角为 80 .
所以该三角形的顶角为 120 或 20 .
12. 45
【解析】
∠1+∠2 ∠DCE=90 ,∠1+∠2+∠DCE=180 .
13. 63 或 27
【解析】分为两种情况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14. 因为 AD⊥BC,
所以 ∠ADC=∠BDE=90 (垂直的意义).
在 △ADC 与 △BDE 中,
AD=BD已知,∠ADC=∠BDE,DC=DE已知,
所以 △ADC≌△BDE(S.A.S).
得 ∠C=∠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5.
∵AB=AC,BD=BC=AD,
∴∠ABC=∠C=∠BDC,∠A=∠ABD .
设 ∠A=x,则 ∠BDC=∠A+∠ABD=2x .
∴∠ABC=∠C=∠BDC=2x.
∴∠A+∠ABC+∠C=x+2x+2x=180 .
解得 x=36 .
∴∠A=36 ,∠ABC=∠C=72 .
16. (1) 设一腰上的高为 x cm.则 34=5x,解得 x=6.8.
所以这个三角形任一腰上的高为 6.8 cm.
(2) 连接 AD .
∵ S△ABC=S△ABD+S△ACD,
∴ 34=12×10×a+12×10×b.
∴ a+b=6.8cm.
17. 6 对.
18. ∵ DE⊥AB,
∴ ∠EDB=∠BCA=90 .
∵ BE=BE,BD=BC,
∴ Rt△EBD≌Rt△EBC,
∴ ∠DBF=∠CBF.
又 BD=BC,
∴ △BDC 是等腰三角形,
∴ BE⊥CD.
19. 延长 EF 交 BC 于点 D,
∵ AB=AC,
∴ ∠B=∠C.
∵ AE=AF,
∴ ∠E=∠AFE.
又 ∠AFE=∠BFD,
∴ ∠E+∠C=∠B+∠BFD,
∴ ∠EDC=∠FDB,
∴ EF⊥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