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教案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且a≠1);能够运用反函数的概念,判断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并能够写出某些函数的反函数;能够结合实例,知道互为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2、通过反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并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于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
3、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逐渐加深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体会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题1】在指数函数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如果把y当成自变量,x当成因变量,那么x是y的函数吗?请说明理由。
预设答案:x是y的函数。因为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结合图像,过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作x轴的平行线,与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也就是说,对任意一个y∈(0,+ ∞),在R中都有唯一确定的x和它对应,所以x是y的函数.
建议: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回答,可带着学生回顾函数的概念。
【问题2】x与y之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对应关系,那么这个对应关系是什么?
预设答案:根据指数与对数的关系,由指数式可得到对数式。
【设计意图】
从具体函数入手,使学生直观理解 可以是 的函数,打破学生的固有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为下面反函数概念的提出作出了铺垫。
二、把握概念
(一)第一阶段——明确反函数的概念
我们说,(y∈(0,+ ∞))是(x∈R)的反函数。
一般地,如果在函数y=f(x)中,给定值域中任意一个y的值,只有唯一的x与之对应,那么x是y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y=f(x)的反函数。此时,称y=f(x)存在反函数。
【问题3】是否任何一个函数都存在反函数?如果不是,请举出不存在反函数的一个函数。
预设答案:。
【问题4】如果函数y=f(x)存在反函数,那么y=f(x)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应该具有什么关系?
预设答案:任意一个x的值,只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对应y是x的函数);任意一个y的值,只有唯一的x与之对应(对应x是y的函数)。
建议:老师可以结合图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任何一条与轴平行的直线与函数的图像至多有一个交点时,则函数就有反函数;若它们的交点个数多于一个时,这个函数就没有反函数”。
【问题5】单调函数一定存在反函数吗?在定义域上不单调的函数一定没有反函数吗?
预设答案:单调函数一定存在反函数,符合前面问题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定义域上不单调的函数也可以存在反函数,比如f(x)=1/x。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第二阶段——反函数的表示以及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和其实是x与y之间对应关系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实质上是一样的。比如,当x=2时,不管用哪个表达式都可以得到y=4。但是x与y的地位发生了变化,y是x 的指数函数,x是y的对数函数。
如果按照习惯,我们把函数的自变量用x表示,因变量用y表示,那么指数函数(x∈R)的反函数(y∈(0,+ ∞))就变成了(x∈(0,+ ∞))。所以,求的反函数可以先对调x与y,得到,再解出。
一般地,函数y=f(x)的反函数记作。
因此,以后在求函数y=f(x)的反函数时,可以这样操作:
第一步,对调y=f(x)中的x与y,得到x=f(y);
第二步,从x=f(y)中求出y得到。
【问题6】如果函数y=f(x)存在反函数,那么存在反函数吗?如果存在,反函数是什么?
预设答案:因为对于y=f(x),每一个x都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所以对于,一定满足每一个y都有唯一的x与之对应,所以存在反函数,其反函数就是y=f(x)。
结论:y=f(x)与互为反函数,也就是一个函数的反函数的反函数就是这个函数。
【问题7】分别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写出反函数.
(1) x 1 2 3 4 5
f(x) 0 0 1 3 5
(2) x 1 2 3 4 5
g(x) -1 0 1 -2 5
(3) f(x)=2x+2
解: (1)因为f(x)=0时,x=1或x=2,即对应的x不唯一,因此y=f(x)的反函数不存在。
(2)因为对g(x)的值域{-1,0,1,-2,5}中的任意一个值,都只有唯一的x与之对应,因此g(x)的反函数存在,表示如下:
x -1 0 1 -2 5
1 2 3 4 5
(3)因为f(x)=2x+2是增函数,因此对值域中的任意一个值,都只有唯一的x与之对应,因此f(x)存在反函数。
令y=2x+2,对调其中的x和y,得到x=2y+2。
解得y=1/2x-1。
因此f(x)=2x+2的反函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反函数的概念来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再一次明确函数具有单调性与存在反函数之间的联系,掌握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并熟悉函数的表示法之一——列表法。
(三)第三阶段——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联系
【问题8】填写下表:
如果将和的图像放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会看得更清楚,它们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如下图所示:
再来看问题8中f(x)=2x+2与反函数的图像,它们关于直线y=x对称。
【问题9】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从图像和性质两个角度来描述。
预设答案:
1. y=f(x)的定义域与的值域相同;
2. y=f(x)的值域与的定义域相同;
3. y=f(x)是增(减)函数,则也是增(减)函数;
4. y=f(x)与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问题10】(此问题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提出)
①设f(x)=2x+1/4x+3,则=_________;
②已知函数y=f(x)的反函数,那么函数y=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预设答案:
① 即为f(x)=2时x的值,令2x+1/4x+3=2,解得x=-5/6,
所以=-5/6。
②函数y=f(x)的定义域就是反函数的值域,由(x≥0),可得y≥-1,
所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1,+ ∞)。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问题,使学生再次经历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并借助于图像,直观感受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种联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力的前提。数学技能教学的背后是对概念本质的准确把握。所以,以上分了三个阶段来认识反函数的概念,逐层递进。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2页习题4-3A第2题)
求函数的反函数。
参考答案:,x∈R。
2.(课本第32页习题4-3A第3题)
如果点(1,2)在函数y=f(x)的图像上,且y=f(x)的反函数存在,指出这个函数的反函数一定过哪个点?
参考答案:点(2,1)。
思考:如果把点(1,2)改成(a,b),那么结论是什么?用符号如何表示上述的条件和结论?
(若f(a)=b,则)
老师可进一步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本第32页习题4-3B第3题)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
(1)y=1/x+2-1;(2)
参考答案:
(1)函数y=1/x+2-1存在反函数。
【解析】函数y=1/x+2-1的值域是{y|y≠-1},对每一个不为-1的函数值y,都只有唯一的一个x=1/y+1-2与之对应.
(2)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解析】当y=0时,x=0或x=-2,即对应的x不唯一。
4.(课本第32页习题4-3B第5题)
指出函数的图像与函数y=ln(2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关于直线y=x对称。
【解析】题目中出现的两个函数分别是指数结构和对数结构,容易想到它们会是反函数吗?事实正是如此.
四、概括总结
1. 反函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
2. 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3.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1. 课本第32页习题4-3A第5题;4-3B第1、4题;
2. 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课本第32页习题4-3C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