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化的量度

文档属性

名称 能量转化的量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0-22 20:5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章节) 3.2能量转化的量度
课程类型 新课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班级 902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体验分析问题、获取事实与证据(生活实例)以及解释和交流的过程。2、科学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能够判断做功的情况,区分做功和工作的差别;知道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在学习功的过程中,了解生活中做功的例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难点: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 具:PPT、导学案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进程(不够请附页):【课前复习】由学校旁火力发电厂的图片以及水力发电站的动画提出问题:火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发电的过程分别发生了哪些能的转化? [师]:到底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呢?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就要对能的转化进行定量的分析。首先,我们要认识这样的一个动词:做功。那我们就先来动一动。大家做好啦,听我命令做动作。【活动1】第一个动作:把书本举高;第二个动作:在桌面上推动书本。[师]:动作很简单,不过这两个动作中大家都已经做了功。我们来思考一下:分别从能量转化、力和运动的角度找出两次活动的共同点。同时,可通过作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做功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对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力与距离的同时性和一致性。[师]:“做功”和“工作”的区别是什么?也可以用例子说明。力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不完全一样,平常我们所说的“工作”是对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称。“做功”比“工作”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如搬运工的例子:一个搬运工工作了两天。第一天把物品运到100米处的平地上,第二天把物品搬到了三楼。那么,第一次没有对物体做功,第二次则对物体做了功。我们班举牌的同学在下楼的时候有没有对班牌做功,运动会走方阵时有没做功。【活动2】列举至少三个生活中做功的例子。[师]:有没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结合学生给出的例子,指出不做功的情况作为课堂生成过渡到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思考】(1)判断下列各情况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1.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支持力对球 。2.电梯上升过程中,支持力对人 。3.一只苹果从树上落下过程中,重力对它 。4.小球被踢出去后,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滚动,外力对球 。5.悬挂着的电灯,电线拉力对电灯 。6.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过程中,举力对杠铃 。7.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拍照,举力对杠铃 。8.手提一桶水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拉力对桶 。[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进行判断有没做功。做好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给出答案对一(2)根据你所判断出的没有做功的情况,能否根据它们的特点,比较科学地对他们进行归类?第一类不做功的情况(选择上述八种情况填序号): 特点: 第二类不做功的情况(选择上述八种情况填序号): 特点: 第三类不做功的情况(选择上述八种情况填序号): 特点: [师]: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具体分析不做功的情况并将其进行归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这八个例子进行判断,是对“什么是做功”这一知识点的检测和巩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归纳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这是对做功知识点的提升,体现归纳和分类的思想方法,也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师]:回顾本次运动会赛事,在跑步的过程中,人有做功吗?哪些项目有做功?大家仔细看图片,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脚有一个腾空的过程。会有一个中心上升和下降的过程。那个阶段重力有做功?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所学的知识点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跳高、跳远、实心球等项目。之后对实心球项目每个阶段做功情况进行分析,并将不做功的情况进行分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做功。【思考】观看运动会扔铅球项目的图片:各个阶段中人对球的做功情况?如果没做功,属于哪种不做功的情况。(请写在每个阶段后面)第1阶段:轻拿铅球,但没有拿起来;第2阶段:用力拿起了铅球;第3阶段:等待裁判挥旗,在头顶停留了几秒;第4阶段: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推出去;第5阶段:球在半空中化成一道弧度。[师]:首先我们判断有没有做功,再者我们分析没有做功的原因,大家根据这样的一个过程完成我们对铅球运动的一个判断。由以上种种例子自然而然引导学生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根据必要因素引出功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学2分钟,填写学案内容:科学上对功的规定、计算公式、单位等。分析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不一定相同的情况,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公式。指出1焦耳的含义并举例,结合选择题进行分析。结合书本例题分析讲解,适当应用公式。如果把一瓶装有500毫升的矿泉水瓶扔到3米高处,重力做功情况如何,该怎么表达?
板书设计:3.2.1能量转化的量度一、什么是功1、做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不做功;(2)有力有距离但方向垂直不做功;(3) 惯性作用,无力有距离不做功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W=F·S)2、功的单位:焦耳(焦) 1焦耳=1牛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