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 第七单元)学生版+教师版(知识框架+阶段特征+重点梳理+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 第七单元)学生版+教师版(知识框架+阶段特征+重点梳理+单元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7 08: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知识框架+阶段特征+重点梳理+单元测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学 生 版
【知识框架】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1919~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
2.具体表现
(1)政治上,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和工农运动的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重点梳理】
重点1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①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对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的客观分析,制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②1922-1923年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③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方针;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④1927年秋收起义等起义失败,共产党认识到照搬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⑤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重点2 比较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形态
重点3 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重点4 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西方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2)走俄国人的路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3)走自己的路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重点5全方位比较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湖南衡阳(百校联考)2022二模]1918年7月,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满怀革命激情地欢呼:“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听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之新潮流”。据此可知
A.苏联的成立鼓舞了中国的革命信心
B.五四运动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背景
C.中华民国对当时政治策略进行修正
D.自由人道等民主思想获得广泛认同
2.[四川宜宾2022二模]如图是载于1919年5月1日《上海泼克》的漫画,图中英文为:“啤酒已尽,乃以空瓶归还原主。此种计划,未免侮人太甚”该漫画意在
A.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 B.倡导国民革命运动
C.抨击北洋军阀卖国行径 D.宣传民族工业成果
3.[山东2022模拟(五)]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加紧在中国传播。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而社会主义是其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这反映了当时
A.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 B.社会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探索救国道路新突破 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4.[内蒙古赤峰2022模拟]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 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5.[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22二模]下图中的《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创办于1922年9月,历时五年。该报刊的创办旨在
A.维护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B.领导民众开展土地革命
C.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 D.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二模]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成立,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还决定加入青年共产国际。这反映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 B.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 D.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7.[湖北黄冈2022四模]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决议指出:“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该决议的主要意义在于
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B.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理论准备
C.确定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基本目标D.确定当前任务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8.[陕西宝鸡2023一模]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 B.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
C.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教训
9.[广东2022模拟押题(一)]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扩大会议,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土地纲领,主张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交给农民。这一举措客观上( )
A.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扩大了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
10.[山东济南2022考前模拟]毛泽东主持中央农委工作后,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这一主张
A.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B.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
C.有助于北伐战争的进行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11.[宁夏银川2022四模]1905年,为了抗议美国虐待华侨,武汉地区工人积极参加了反美爱国运动。1912年,汉口俄商经营的砖茶厂工人举行同盟罢工,反对沙皇俄国策划外蒙“独立”。1927年4月,湖北省总工会发出讨蒋通电,明确号召“打倒叛党杀工人之新军阀蒋介石”,30万工人、群众积极响应。这些事件
A.表明无产阶级已登上了政治舞台 B.为民主革命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C.反映中共以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 D.得益于工农阶级民族意识觉醒
12.[广东深圳2022一模]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农会会员数量表。据此,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湖北武汉2022二模]20世纪3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军阀及地方势力的统治仍然如旧,他们横征暴敛,如表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税制改革 B.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C.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 D.军阀混战日趋激烈
14.[湖南岳阳2022冲刺(三)]据图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B.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C.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15.[陕西西安2022模拟(A卷)]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这种认识
A.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C.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
16.[湖北荆州四校2022模拟联考(四)]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实行“红军公田制度”,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公田由代耕队耕种,收获的产品主要用于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
A.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 B.武装保卫瑞金苏维埃政权
C.土地革命的顺利实行 D.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大发展
17.[浙江2022模拟]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49年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组成图例。据此可知,在此期间工人
A.农民阶级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B.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C.土地革命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拥护D.因工作重心转移工人党员数量减少
18.[安徽“江淮十校”2022三质检]下面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政权组成形式示意图。这( )
A.体现了中国革命照搬苏联模式 B.表明苏区政府受民众普遍欢迎
C.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D.为中共政权建设提供重要经验
19.[天津2022模拟冲刺]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对其认识最准确的是
A.革命精神的传承 B.革命阵营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转变 D.革命中心的转移
20.[广东广州2022名校卷]1927年到1934年,瞿秋白、李立三等人认为中小商人是革命的障碍,苏区出现没收商人财物、杀害商人等烧杀事件。但长征期间,红四方面军进入西康藏区,“提倡贸易自由……欢迎和奖励藏族私人投资”。这一政策措施变化,实际上
A.彰显中共在大革命时期政策的灵活性 B.肃清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思想
C.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D.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
21.[河南南阳2022三模]下图反映出近代中国
A.国民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 B.城市就业率的波动十分稳定
C.经济结构缓慢趋向近代化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22.[云南曲靖2022模拟]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23.[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2联合统一调研]“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十送红军》的部分歌词。歌词反映的的历史背景是
A.南昌起义后红军进军井冈山 B.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行长征
C.军队出征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D.军队撤出根据地同国军决战
24.[天津2022一模]1935年5月,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区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的内容是: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有利于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C.有利于驱逐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D.有利于探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江苏盐城2022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白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并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及其影响。(13分)
26.(12分)[海南海口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时间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在上表中选择一处空白栏,填入发生于该时段的两个大事件,并分别说明其重要影响。
27.(分)[辽宁2022押题预测0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是当时的教育宗旨。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这种教育宗旨塑造的只是“一多知识之顺婢、良仆供男子驱策耳”。五四之前,“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社会的女性”。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自清末兴女学以来,女子教育在教育机构中与男子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双轨学制),除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外,大学不允许女子进入学习。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大学增收女生。1920年2月,经过考试北京大学录取了9名女生,邓春兰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
——摘编自贾仟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兴起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的表现及其意义。(8分)
【单元测试】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早期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文献;李大钊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通过这些宣传,为广大工农群众的觉醒打下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深受其影响,进而说明五四运动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背景,B项正确;1918年苏联还未成立,排除A项;“中民国对当时政治策略进行修正”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自由人道等民主思想获得广泛认同”,排除D项。
2.【答案】A
【详解】啤酒瓶寓意青岛,日本人将酒瓶里的啤酒喝光象征了日本对中国山东的企图,结合“1919年5月”可知该漫画讽刺了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意图染指中国山东的用心,所以是为了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故选A;国民革命运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排除B;该漫画意在唤醒民族意识,而非抨击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明显不符,排除。
3.【答案】C
【详解】材料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传播焦点,这改变了传统学习西洋或者东洋的状况,这意味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突破,故C项正确;中国最早共产主义小组建立是在1920年,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虽得以广泛传播并受到社会欢迎,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社会主义并没有成为社会共识,B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革命指导思想依然是新三民主义,题干材料无法说明革命指导思想的变化,排除故D项。
4.【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了工人觉悟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聚集,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俄国革命爆发于1917年,1920年俄国苏维埃政权已基本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这些纪念活动已经突破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局限,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高潮是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排除D项。
5.【答案】D
【详解】1922年中共成立不久,《向导》作为机关报,主要是宣传党的思想,意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项正确;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形成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间是在1927年,排除B项;这一时期两党尚未合作,中共并不是为了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排除C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可明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和使命,都带有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说明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C项正确;“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的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它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中国共产党,排除D项。
7.【答案】B
【详解】由材料“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可知,材料内容为中共二大决议的部分内容,它提出的“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理论准备,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以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基本目标,革命任务也不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项、D项。
8.【答案】A
【详解】“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说明中共四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A项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此之前,陈独秀等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排除C项;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宣告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与题干时间“1925年”不符,排除D项。
9.【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交给农民”可知,此举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B项正确;由题干中的时间“1925年”可知,此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排除A项;C、D两项分别为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均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25年”,排除CD项。
10.【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获赠,中共中央集中力量在“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农民运动,有助于北伐战争的进行,C项正确;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排除A项;此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不是团结抗战的需要,排除B项;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才开展土地革命,排除D项。
11.【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从1905年至1927年,工人在民主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说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其为民主革命发展积蓄了力量,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1921年中共成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到农民,排除D项。
12.【答案】B
【详解】材料表明湖南、湖北的农会会员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省份,这是国民大革命期间北伐的影响,故选择B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革命,并未发动农民,故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湖南、江西等地农会会员数量发展壮大,与本题图片所示不符,故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农会会员数量增加,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3.【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四川各军防区田赋征收一览表”可以看出各地征收的田赋不仅骇人听闻,而且年数不一,反映了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地方军阀仍然各自为政、横征暴敛,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解读出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而且没有对比项,排除A项;官僚资本是指1927年以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官僚与垄断资本的结合,主要是城市的工商业,排除B项;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基本上打倒了自己的主要对手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新军阀混战告一段落,排除D项。
14.【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进口的纺织机器远超其他机器,表明当时中国轻工业发展远超重工业等其他部门,工业发展极不平衡,C项正确;A项错在把中国工业生产设备依赖进口解读为一切生产设备依赖进口,排除;B项结论缺乏对比,仅凭材料难以得出,排除;D项结论虽符合当时史实,但材料未体现,排除。
15.【答案】A
【详解】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正确;1928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C项;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排除D项。
16.【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红军公田制度”是为了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A项正确;材料的措施发生于鄂豫皖苏区,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排除C项;这一措施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之一,排除D项。
17.【答案】B
【详解】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所以农村党员数量比例大增,知识分子比重减少。因为要进行武装斗争,所以军人比重上升,B项正确;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革命政策不符,排除C项;工作重心没有变化,排除D项。
1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由材料信息可知1931年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概况,为之后的以权建设堤供了借鉴,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革命照搬苏联模式,排除A项;材料是政权组织形式,不能体现苏区政府受民众普遍欢迎,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排除C项。
19.【答案】A
【详解】从图片中的内容可得出,地图中的地点都是革命的重要地点,如遵义会议,延安等,这些寺方都传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精神,A项正确;BCD项都不全面,不能充分反映地图中的所有地点的内容,排除BCD项。
20.【答案】C
【详解】材料考查的是从1927年到长征期间,中共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从认为中小商人是革命的障碍,限制其发展,到提倡贸易自由,显示中共经济政策的灵活性,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C项正确;A项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中的措施变化并没有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D项错误。
21.【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在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工业和服务业逐步发展起来,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接近农业,对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贡献率也在缓慢提升,相反,传统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体现了经济结构近代化的趋向,C项正确;国民收入呈金字塔型说明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材料图示中无法反映,排除A项;材料图示中虽然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在缓慢发展,但其无法反映近代中国的就业率问题,排除B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后因全面抗战爆发而终止,这与材料主旨不吻合,排除D项。
22.【答案】C
【详解】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
23.【答案】B
【详解】材料“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体现了红军即将“下山”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的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下山”,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红军”可知,此时中国正处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而非“同国军决战”,排除D项。
24.【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35年”可知,此时正值国共十年内战,红军长征时期,材料“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则宣扬了民族平等的政策,有利于取得少数民族对共产党的支持,从而有利于红军进行战略转移,B项正确;1935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共产党《布告》中所要驱逐的军阀指的便是国民党,因此“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1935年,红军正在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发布的目的是顺利完成战略转移而非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探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排除CD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
【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6分)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6分)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6分)
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分)
【解析】(1)第一小问的准备,依据材料一“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可以得出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根据材料一“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可以得出改善交通;根据材料一“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以得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第一小问的经济举措,依据材料二“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根据材料二“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以得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6.
【答案】示例1:(2分)
时间段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
①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五四运动。影响: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0分)
示例2:(2分)
时间段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①中国共产党的大事件成立;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影响: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正确引导;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10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示例1:以选择1910年至1919年为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①辛亥革命。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五四运动。影响:格局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7.【答案】(1)原因:西方启蒙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7分)
表现: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任答两点即可4分)
意义:一定程度上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独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任答两点即可4分)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启蒙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根据材料“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根据材料“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大学增收女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
(2)表现: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根据材料“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根据材料“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根据材料“大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女性从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等方面概括其意义。
(二)教 师 版
【知识框架】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1919~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
2.具体表现
(1)政治上,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和工农运动的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重点梳理】
重点1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①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对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的客观分析,制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②1922-1923年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③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方针;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④1927年秋收起义等起义失败,共产党认识到照搬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⑤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重点2 比较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形态
重点3 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重点4 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西方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2)走俄国人的路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3)走自己的路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重点5全方位比较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湖南衡阳(百校联考)2022二模]1918年7月,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满怀革命激情地欢呼:“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听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之新潮流”。据此可知
A.苏联的成立鼓舞了中国的革命信心
B.五四运动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背景
C.中华民国对当时政治策略进行修正
D.自由人道等民主思想获得广泛认同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早期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文献;李大钊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通过这些宣传,为广大工农群众的觉醒打下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深受其影响,进而说明五四运动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背景,B项正确;1918年苏联还未成立,排除A项;“中民国对当时政治策略进行修正”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自由人道等民主思想获得广泛认同”,排除D项。
2.[四川宜宾2022二模]如图是载于1919年5月1日《上海泼克》的漫画,图中英文为:“啤酒已尽,乃以空瓶归还原主。此种计划,未免侮人太甚”该漫画意在
A.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 B.倡导国民革命运动
C.抨击北洋军阀卖国行径 D.宣传民族工业成果
【答案】A
【详解】啤酒瓶寓意青岛,日本人将酒瓶里的啤酒喝光象征了日本对中国山东的企图,结合“1919年5月”可知该漫画讽刺了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意图染指中国山东的用心,所以是为了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故选A;国民革命运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排除B;该漫画意在唤醒民族意识,而非抨击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明显不符,排除。
3.[山东2022模拟(五)]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加紧在中国传播。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而社会主义是其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这反映了当时
A.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 B.社会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探索救国道路新突破 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答案】C
【详解】材料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传播焦点,这改变了传统学习西洋或者东洋的状况,这意味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突破,故C项正确;中国最早共产主义小组建立是在1920年,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虽得以广泛传播并受到社会欢迎,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社会主义并没有成为社会共识,B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革命指导思想依然是新三民主义,题干材料无法说明革命指导思想的变化,排除故D项。
4.[内蒙古赤峰2022模拟]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 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了工人觉悟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聚集,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俄国革命爆发于1917年,1920年俄国苏维埃政权已基本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这些纪念活动已经突破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局限,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高潮是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排除D项。
5.[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22二模]下图中的《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创办于1922年9月,历时五年。该报刊的创办旨在
A.维护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B.领导民众开展土地革命
C.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 D.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答案】D
【详解】1922年中共成立不久,《向导》作为机关报,主要是宣传党的思想,意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项正确;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形成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间是在1927年,排除B项;这一时期两党尚未合作,中共并不是为了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排除C项。
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二模]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成立,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还决定加入青年共产国际。这反映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 B.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 D.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答案】C
【详解】根据“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可明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和使命,都带有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说明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C项正确;“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的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它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中国共产党,排除D项。
7.[湖北黄冈2022四模]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决议指出:“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该决议的主要意义在于
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B.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理论准备
C.确定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基本目标D.确定当前任务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B
【详解】由材料“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可知,材料内容为中共二大决议的部分内容,它提出的“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理论准备,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以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基本目标,革命任务也不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项、D项。
8.[陕西宝鸡2023一模]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 B.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
C.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教训
【答案】A
【详解】“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说明中共四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A项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此之前,陈独秀等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排除C项;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宣告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与题干时间“1925年”不符,排除D项。
9.[广东2022模拟押题(一)]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扩大会议,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土地纲领,主张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交给农民。这一举措客观上( )
A.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扩大了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交给农民”可知,此举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B项正确;由题干中的时间“1925年”可知,此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排除A项;C、D两项分别为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均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25年”,排除CD项。
10.[山东济南2022考前模拟]毛泽东主持中央农委工作后,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这一主张
A.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B.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
C.有助于北伐战争的进行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获赠,中共中央集中力量在“除广州外,应以湘、鄂、赣、豫四省为重点,其次要在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全面展开”农民运动,有助于北伐战争的进行,C项正确;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排除A项;此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不是团结抗战的需要,排除B项;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才开展土地革命,排除D项。
11.[宁夏银川2022四模]1905年,为了抗议美国虐待华侨,武汉地区工人积极参加了反美爱国运动。1912年,汉口俄商经营的砖茶厂工人举行同盟罢工,反对沙皇俄国策划外蒙“独立”。1927年4月,湖北省总工会发出讨蒋通电,明确号召“打倒叛党杀工人之新军阀蒋介石”,30万工人、群众积极响应。这些事件
A.表明无产阶级已登上了政治舞台 B.为民主革命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C.反映中共以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 D.得益于工农阶级民族意识觉醒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从1905年至1927年,工人在民主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说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其为民主革命发展积蓄了力量,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1921年中共成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到农民,排除D项。
12.[广东深圳2022一模]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农会会员数量表。据此,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详解】材料表明湖南、湖北的农会会员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省份,这是国民大革命期间北伐的影响,故选择B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革命,并未发动农民,故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湖南、江西等地农会会员数量发展壮大,与本题图片所示不符,故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农会会员数量增加,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3.[湖北武汉2022二模]20世纪3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军阀及地方势力的统治仍然如旧,他们横征暴敛,如表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税制改革 B.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C.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 D.军阀混战日趋激烈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四川各军防区田赋征收一览表”可以看出各地征收的田赋不仅骇人听闻,而且年数不一,反映了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地方军阀仍然各自为政、横征暴敛,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解读出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而且没有对比项,排除A项;官僚资本是指1927年以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官僚与垄断资本的结合,主要是城市的工商业,排除B项;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基本上打倒了自己的主要对手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新军阀混战告一段落,排除D项。
14.[湖南岳阳2022冲刺(三)]据图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B.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C.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进口的纺织机器远超其他机器,表明当时中国轻工业发展远超重工业等其他部门,工业发展极不平衡,C项正确;A项错在把中国工业生产设备依赖进口解读为一切生产设备依赖进口,排除;B项结论缺乏对比,仅凭材料难以得出,排除;D项结论虽符合当时史实,但材料未体现,排除。
15.[陕西西安2022模拟(A卷)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这种认识
A.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C.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详解】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正确;1928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项;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C项;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排除D项。
16.[湖北荆州四校2022模拟联考(四)]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实行“红军公田制度”,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公田由代耕队耕种,收获的产品主要用于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
A.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 B.武装保卫瑞金苏维埃政权
C.土地革命的顺利实行 D.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大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红军公田制度”是为了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A项正确;材料的措施发生于鄂豫皖苏区,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排除C项;这一措施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之一,排除D项。
17.[浙江2022模拟]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49年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组成图例。据此可知,在此期间工人
A.农民阶级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C.土地革命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拥护
D.因工作重心转移工人党员数量减少
【答案】B
【详解】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所以农村党员数量比例大增,知识分子比重减少。因为要进行武装斗争,所以军人比重上升,B项正确;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革命政策不符,排除C项;工作重心没有变化,排除D项。
18.[安徽“江淮十校”2022三质检]下面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政权组成形式示意图。这( )
A.体现了中国革命照搬苏联模式 B.表明苏区政府受民众普遍欢迎
C.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D.为中共政权建设提供重要经验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由材料信息可知1931年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概况,为之后的以权建设堤供了借鉴,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革命照搬苏联模式,排除A项;材料是政权组织形式,不能体现苏区政府受民众普遍欢迎,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排除C项。
19.[天津2022模拟冲刺]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对其认识最准确的是
A.革命精神的传承 B.革命阵营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转变 D.革命中心的转移
【答案】A
【详解】从图片中的内容可得出,地图中的地点都是革命的重要地点,如遵义会议,延安等,这些寺方都传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精神,A项正确;BCD项都不全面,不能充分反映地图中的所有地点的内容,排除BCD项。
20.[广东广州2022名校卷]1927年到1934年,瞿秋白、李立三等人认为中小商人是革命的障碍,苏区出现没收商人财物、杀害商人等烧杀事件。但长征期间,红四方面军进入西康藏区,“提倡贸易自由……欢迎和奖励藏族私人投资”。这一政策措施变化,实际上
A.彰显中共在大革命时期政策的灵活性
B.肃清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思想
C.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D.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
【答案】C
【详解】材料考查的是从1927年到长征期间,中共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从认为中小商人是革命的障碍,限制其发展,到提倡贸易自由,显示中共经济政策的灵活性,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C项正确;A项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中的措施变化并没有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D项错误。
21.[河南南阳2022三模]下图反映出近代中国
A.国民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 B.城市就业率的波动十分稳定
C.经济结构缓慢趋向近代化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在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工业和服务业逐步发展起来,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接近农业,对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贡献率也在缓慢提升,相反,传统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体现了经济结构近代化的趋向,C项正确;国民收入呈金字塔型说明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材料图示中无法反映,排除A项;材料图示中虽然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在缓慢发展,但其无法反映近代中国的就业率问题,排除B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后因全面抗战爆发而终止,这与材料主旨不吻合,排除D项。
22.[云南曲靖2022模拟]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详解】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
23.[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2联合统一调研]“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十送红军》的部分歌词。歌词反映的的历史背景是
A.南昌起义后红军进军井冈山 B.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行长征
C.军队出征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D.军队撤出根据地同国军决战
【答案】B
【详解】材料“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体现了红军即将“下山”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的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下山”,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红军”可知,此时中国正处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而非“同国军决战”,排除D项。
24.[天津2022一模]1935年5月,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区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的内容是: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有利于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C.有利于驱逐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D.有利于探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35年”可知,此时正值国共十年内战,红军长征时期,材料“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则宣扬了民族平等的政策,有利于取得少数民族对共产党的支持,从而有利于红军进行战略转移,B项正确;1935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共产党《布告》中所要驱逐的军阀指的便是国民党,因此“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1935年,红军正在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发布的目的是顺利完成战略转移而非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探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排除CD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江苏盐城2022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白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并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及其影响。(13分)
【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6分)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6分)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6分)
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分)
【解析】(1)第一小问的准备,依据材料一“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可以得出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根据材料一“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可以得出改善交通;根据材料一“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以得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第一小问的经济举措,依据材料二“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根据材料二“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以得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6.(12分)[海南海口2022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时间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在上表中选择一处空白栏,填入发生于该时段的两个大事件,并分别说明其重要影响。
【答案】示例1:(2分)
时间段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
①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五四运动。影响: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0分)
示例2:(2分)
时间段 1900-1909年 191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大事件 ①中国共产党的大事件成立;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影响: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正确引导;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10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示例1:以选择1910年至1919年为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①辛亥革命。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五四运动。影响:格局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7.(15分)[辽宁2022押题预测0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是当时的教育宗旨。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这种教育宗旨塑造的只是“一多知识之顺婢、良仆供男子驱策耳”。五四之前,“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社会的女性”。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自清末兴女学以来,女子教育在教育机构中与男子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双轨学制),除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外,大学不允许女子进入学习。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大学增收女生。1920年2月,经过考试北京大学录取了9名女生,邓春兰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
——摘编自贾仟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兴起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革的表现及其意义。(8分)
【答案】(1)原因:西方启蒙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7分)
表现: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任答两点即可4分)
意义:一定程度上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独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任答两点即可4分)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五四时期,随着杜威‘平民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启蒙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制度的传入;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根据材料“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日益发展和壮大;根据材料“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率先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国立大学增收女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知识女性的争取和斗争。
(2)表现: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贤妻良母’作为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使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贤妻良母”的教育宗旨;根据材料“国内随即掀起了一股平民教育的热潮,‘贵族式’的教育受到了冲击,在京、沪等地开始兴办平民女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批判“贵族式”教育,提倡女子平民教育;根据材料“为了解决平民女子就学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运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子工读运动及留学教育兴起;根据材料“大学开禁女学促进了中学女子教育的改革,1921年广东省中等学校、北京高师附中、长沙第一师范招收了女生,标志着中学男女同校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双轨学制,实现“男女同校”。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女性;女性从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等方面概括其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