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学案(含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31 11: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 学 生 版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一、局部抗战日本侵华(1)日本侵华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历史原因:“东方会议”确立侵华总方针。③现实原因:1929---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④直接原因:日本法西斯势力壮大。⑤有利条件: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2)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①9·18事变: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②1·28事变: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据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民众积极支援。③伪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④华北事变: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的侵略事件的总称。【点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18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是阶级矛盾仍占主要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正式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二.各方反应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2.国联:国联调查团提出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列强共同控制中国。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4.东北军民:共产党员杨靖宇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5.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宣传抗日救亡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6.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原因蒋介石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 张学良、杨虎城反复劝说蒋介石抗日失效。结果在中共等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点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经过多方努力,反复斗争,迫使蒋介石口头同意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从而出现了国共两党从打内战发展到建立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新阶段。西安事变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起点。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全面侵华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共全面抗战由此开始。【点拨】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标志;卢沟桥中国军民的抵抗,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2.8·13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二.国共两党的反应(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2.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发表庐山谈话,准备抗战。3.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改编红军: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色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5.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点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1)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30万人以上。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3.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4.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5.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6.践踏国际公约,组建731细菌部队,实施细菌战。7.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划重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充分反映出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兽性。日本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同时,也要以史为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图解】日本“大陆政策”【图解】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完整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拓展】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从1931年开始,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漫说】“东北军脚上的镣铐” 漫画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拓展】两次国共合作比较第一次第二次时间1924-19271937-1946政治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两党并立军事军队番号和领导权统一军队番号统一、领导权不统一基础新三民主义抗日教训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图解】《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想看!【图解】《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2014年2月南京市档案局首次向媒体公开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 此次公布的档案资料共183卷,与之前的5组“南京大屠杀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D%97%E4%BA%AC%E5%A4%A7%E5%B1%A0%E6%9D%80" \t "_blank )史档案”一起,第三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96%E7%95%8C%E8%AE%B0%E5%BF%86%E9%81%97%E4%BA%A7 / 6178029" \t "_blank )”。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重难突破】
重点1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但英美长时间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典例1[江西宜春2022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称“国民党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1936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据此可知
A.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初步实现 B.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
C.中国共产党重视整合社会力量 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正逐步消失
【答案】B
【详解】根据“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可得出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一致抗日成为主要目标,反映出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B项正确;A项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力量的整合,排除C项;矛盾没有消失,排除D项。
重点2 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从广泛性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新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它不仅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了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2)从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以改组后的国民党为其组织形式,并组成了共同的政权(广东国民政府)和共同的武装(国民国民军)。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军和统一的国防政府,也没有联合统帅部,国共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和武装。但国共双方的力量又很不均衡。
(3)从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共同纲领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共同纲领,所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开始就出现了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分歧。
(4)从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助,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的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英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赞助中国抗日,赞助国共合作。
典例2[河北2022模拟(一)]1936年9月,毛泽东致信陶行知等人:“我相信我们最近提出的民主共和国口号,必为诸位先生所赞同,因为这是团结一切民主分子实行真正抗日救国的最好方策。”同时,他还对宋庆龄十余年来的革命言行表示敬仰,希望她继续作具体的实际活动。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
A.巩固国民革命社会基础 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答案】C
【详解】毛泽东认为建立民主共和国是真正的抗日救国最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一切民主分子团结在一起,而且希望宋庆龄等民主人士积极实践,这说明当时中共党人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积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就结束了,排除A项;1945年毛泽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作重心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河北邯郸2022三模]20世纪30年代,《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图)的漫画,并配以文字:“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从1至11:宋哲元 阎锡山 蒋中正 冯玉祥 韩复榘 李宗仁 何应钦 蒋光鼐 蔡廷锴 张学良 陈济棠
A.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C.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D.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2.[湖北新高考2022质检]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在现阶段“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这一主张
A.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B.奠定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基础
C.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D.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
3.[安徽滁州2022冲刺(四)]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次决一死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表明中共抗日态度和立场
4.[江苏睢宁2022四模]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意识到抗日必要性 B.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5.[江苏南京2022三模]下图为叶浅予1932年创作的漫画《不抵抗将军的汗衫衬裤危险了!》。此幅漫画意在警示
A.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 B.国共两党摒弃前仇合作抗日
C.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国土论丧 D.局部侵华助长日本野心膨胀
6.[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如图所示,《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刊行时,以“新年特大号”为题,以丰子恺的画作(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版图部分的污垢)为封面。这寓意
A.继续开展新文化运动 B.国民大革命即将席卷全国
C.期盼国人能洗雪国耻 D.用思想启蒙呼应全面抗战
7.[海南海口2022二模]近代上海某报纸曾刊载文章《纪苏州一车夫》,文中写道:“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依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盲目排外情绪高涨 D.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8.[江苏睢宁2022三模]图片是会说话的历史。促使图一到图二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 B.社会形态的的转变
C.民主革命性质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9.[山东2022模拟(十)]下面两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据此可知
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B.中共党员人数激增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10.[天津河西2022三模]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可能参加抗日。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报告发表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C.推动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D.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1.[江西上饶六校2022一联]《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这说明西安事变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双重目的 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2.[黑龙江2022考前押题(一)]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的时候把售票窗口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
梅兰芳饰梁红玉
A.说明当时京剧的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B.体现了群众对梅兰芳艺术造诣的推崇
C.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要求的共同作用
D.证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1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2022考前保温]如图作品定格在1936年12月11日午夜张、杨二人在新城大校议厅宣布举行“兵谏”的历史瞬间。桌面上报纸醒目的大字标题为“抗战”“救亡”。画在的环境基本上是根据历史重现的,但加了一幅孙中山的画像。该作品作者
A.关注西安事变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影响
B.肯定了国共两党促成抗日合作的努力
C.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D.强调西安事变的爆发具有历史正义性
14.[四川成都2022一模]1936年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一场对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博士指出:“没西安事变,当今中国甚至整个今日世界的局势,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唐德刚博士这段话的背景是
A.华北事变促使西安事变发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西安事变达成民主建国共识 D.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5.[湖北荆州四校2022模拟联考(四)]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2年9月编成的一份文件中称:“华北的棉花,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它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来源。”并将棉花与盐、铁、煤一起,列为华北四大“重点开发”资源之一。日军作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
A.把华北棉花纳入“军管理”范畴 B.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
C.“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 D.华北地区已经处于日伪完全控制之下
16.[浙江2022模拟]如图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B.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C.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
【模拟测试】
1.【答案】C
【详解】根据“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指的是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该漫画是呼吁国内力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即人民期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C项正确;该漫画反映的是人民期盼团结抗日的心愿,而非国民党权力围剿革命根据地和中国体育运动迅速发展,排除AD项;20世纪30年代已经不是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排除B项。
2.【答案】B
【详解】根据“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可得出在全面抗战时期,主要矛盾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国共的合作,B项正确;目标在中共二大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国共合作,而不是理论的形成,排除C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3.【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致电华北各地国民党军,呼吁国共合作,提出“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表明了中共的抗日态度和立场,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电文和抗战主张,不能说明国共两党的抗战在相互呼应,排除B项;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与毛泽东与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明确“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等不符,排除C项。
4.【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1934年10月,此时日本已经侵占东北地区,并加紧向华北地区侵略,D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国民党正在加紧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说明此时国民党尚未意识到抗日必要性,排除A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进行全面侵华,我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5.【答案】D
【详解】漫画中日本已经手握中国的东北三省(外套),因此再不抵抗,热河、平津(内衣)也面临着被扒的风险,故体现了局部侵华助长日本野心膨胀,D项正确;A项是华北事变,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两党的合作,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片面抗战路线,排除C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版图部分的污垢”以及时间民国22年(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寓意是期盼国人能洗雪国耻,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到1919年,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是1924年到1927年,排除B项;这时是局部抗战,排除D项。
7.【答案】A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车夫……道……倭奴是不拉的”可知,该现象应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A项正确;题干中仅提及苏州某车夫对日本人的反感,并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也不是盲目排外情绪高涨的体现,排除B、C两项;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国民”可知,该现象发生于民国期间,晚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时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排除D项。
8.【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一的服饰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图二反映的是八路军、新四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D项正确;因为日本侵华势力的不断扩大,导致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发生了图一到图二的转变,排除A项;此时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
9.【答案】A
【详解】从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构成的对比中可知,1938年增加了中小商人和地主,这是因为: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中共吸纳中小商人和地主加入,A项正确;材料只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不能反映人数是否增加,排除B项;从1927年至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前,中共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农村,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的变化,与国共两党走向合作无关,排除D项。
10.【答案】D
【详解】结合材料“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年底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项正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8月1日提出,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是一二·九运动,排除B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提出,时间不符,排除C项。
11.【答案】A
【详解】“共同负责救国”说明西安事变有争取抗战的目的,“容纳各党各派”“释放爱国领袖”“释放政治犯”说明又有争取民主的目的,A项正确;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抗日,并未有“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之想法,C项夸大其词,排除C项;七七事变在西安事变之后,B项时序颠倒,排除B项;西安事变只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D项。
12.【答案】C
【详解】1932年正值局部抗战时期,《抗金兵》这一剧目体现了反抗外族的斗争,迎合了当时抗日的时代要求,因此大受欢迎,C项正确;A项是普遍性解释,不能解释《抗金兵》这一特殊事件演出的成功,排除A项;梅兰芳先生艺术造诣得到推崇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这一时期国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本身对于文化的需求并不旺盛,排除D项。
13.【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大字标题为‘抗战’‘救亡’”“加了一幅孙中山的画像”可知,作者认为西安事变是基于民族危机加深而爆发的,也符合孙中山的意愿,这说明西安事变的爆发具有历史正义性,D项正确;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排除B项;西安事变虽然发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提出以后,但无法据材料得出C项结论,排除C项。
14.【答案】D
【详解】唐德刚认为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的时局会随之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积极参与并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最终改变了时局,D项正确;西安事变晚于华北事变,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是在1937年,排除B项;重庆召开的政协达成了民主建国的共识,排除C项。
15.【答案】C
【详解】根据“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遭遇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日本只能通过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来维持战争,所以日军做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通过“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C项正确;A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是导致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原因,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无从体现,排除D项。
16.【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伤,这可以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C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战争的残酷,而非国共合作抗战,排除A项;这幅图片使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并没有弱化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排除B项;这一照片流传的主要目的是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二)教 师 版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1)日本侵华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历史原因:“东方会议”确立侵华总方针。③现实原因:1929---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④直接原因:日本法西斯势力壮大。⑤有利条件: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2)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①9·18事变: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②1·28事变: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据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民众积极支援。③伪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④华北事变: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的侵略事件的总称。【点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18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是阶级矛盾仍占主要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正式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二.各方反应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2.国联:国联调查团提出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列强共同控制中国。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4.东北军民:共产党员杨靖宇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5.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宣传抗日救亡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6.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原因蒋介石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 张学良、杨虎城反复劝说蒋介石抗日失效。结果在中共等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点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经过多方努力,反复斗争,迫使蒋介石口头同意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从而出现了国共两党从打内战发展到建立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新阶段。西安事变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起点。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全面侵华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共全面抗战由此开始。【点拨】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标志;卢沟桥中国军民的抵抗,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2.8·13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二.国共两党的反应(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2.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发表庐山谈话,准备抗战。3.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改编红军: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色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5.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点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1)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30万人以上。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3.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4.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5.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6.践踏国际公约,组建731细菌部队,实施细菌战。7.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划重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充分反映出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兽性。日本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同时,也要以史为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图解】日本“大陆政策”【图解】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完整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拓展】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从1931年开始,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漫说】“东北军脚上的镣铐” 漫画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拓展】两次国共合作比较第一次第二次时间1924-19271937-1946政治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两党并立军事军队番号和领导权统一军队番号统一、领导权不统一基础新三民主义抗日教训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图解】《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想看!【图解】《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2014年2月南京市档案局首次向媒体公开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 此次公布的档案资料共183卷,与之前的5组“南京大屠杀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D%97%E4%BA%AC%E5%A4%A7%E5%B1%A0%E6%9D%80" \t "_blank )史档案”一起,第三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96%E7%95%8C%E8%AE%B0%E5%BF%86%E9%81%97%E4%BA%A7 / 6178029" \t "_blank )”。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重难突破】
重点1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但英美长时间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典例1[江西宜春2022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称“国民党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1936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据此可知
A.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初步实现 B.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
C.中国共产党重视整合社会力量 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正逐步消失
【答案】B
【详解】根据“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可得出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一致抗日成为主要目标,反映出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B项正确;A项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力量的整合,排除C项;矛盾没有消失,排除D项。
重点2 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从广泛性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新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它不仅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了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2)从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以改组后的国民党为其组织形式,并组成了共同的政权(广东国民政府)和共同的武装(国民国民军)。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军和统一的国防政府,也没有联合统帅部,国共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和武装。但国共双方的力量又很不均衡。
(3)从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共同纲领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共同纲领,所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开始就出现了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分歧。
(4)从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助,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的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英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赞助中国抗日,赞助国共合作。
典例2[河北2022模拟(一)]1936年9月,毛泽东致信陶行知等人:“我相信我们最近提出的民主共和国口号,必为诸位先生所赞同,因为这是团结一切民主分子实行真正抗日救国的最好方策。”同时,他还对宋庆龄十余年来的革命言行表示敬仰,希望她继续作具体的实际活动。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
A.巩固国民革命社会基础 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答案】C
【详解】毛泽东认为建立民主共和国是真正的抗日救国最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一切民主分子团结在一起,而且希望宋庆龄等民主人士积极实践,这说明当时中共党人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积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就结束了,排除A项;1945年毛泽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作重心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
【模拟测试】
1.[河北邯郸2022三模]20世纪30年代,《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图)的漫画,并配以文字:“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从1至11:宋哲元 阎锡山 蒋中正 冯玉祥 韩复榘 李宗仁 何应钦 蒋光鼐 蔡廷锴 张学良 陈济棠
A.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C.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D.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答案】C
【详解】根据“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指的是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该漫画是呼吁国内力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即人民期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C项正确;该漫画反映的是人民期盼团结抗日的心愿,而非国民党权力围剿革命根据地和中国体育运动迅速发展,排除AD项;20世纪30年代已经不是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排除B项。
2.[湖北新高考2022质检]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在现阶段“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这一主张
A.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B.奠定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基础
C.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D.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
【答案】B
【详解】根据“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可得出在全面抗战时期,主要矛盾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国共的合作,B项正确;目标在中共二大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国共合作,而不是理论的形成,排除C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3.[安徽滁州2022冲刺(四)]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次决一死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表明中共抗日态度和立场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致电华北各地国民党军,呼吁国共合作,提出“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表明了中共的抗日态度和立场,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电文和抗战主张,不能说明国共两党的抗战在相互呼应,排除B项;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与毛泽东与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明确“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等不符,排除C项。
4.[江苏睢宁2022四模]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意识到抗日必要性 B.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1934年10月,此时日本已经侵占东北地区,并加紧向华北地区侵略,D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国民党正在加紧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说明此时国民党尚未意识到抗日必要性,排除A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进行全面侵华,我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5.[江苏南京2022三模]下图为叶浅予1932年创作的漫画《不抵抗将军的汗衫衬裤危险了!》。此幅漫画意在警示
A.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 B.国共两党摒弃前仇合作抗日
C.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国土论丧 D.局部侵华助长日本野心膨胀
【答案】D
【详解】漫画中日本已经手握中国的东北三省(外套),因此再不抵抗,热河、平津(内衣)也面临着被扒的风险,故体现了局部侵华助长日本野心膨胀,D项正确;A项是华北事变,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两党的合作,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片面抗战路线,排除C项。
6.[江苏苏州2022考前模拟]如图所示,《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刊行时,以“新年特大号”为题,以丰子恺的画作(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版图部分的污垢)为封面。这寓意
A.继续开展新文化运动 B.国民大革命即将席卷全国
C.期盼国人能洗雪国耻 D.用思想启蒙呼应全面抗战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版图部分的污垢”以及时间民国22年(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寓意是期盼国人能洗雪国耻,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到1919年,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是1924年到1927年,排除B项;这时是局部抗战,排除D项。
7.[海南海口2022二模]近代上海某报纸曾刊载文章《纪苏州一车夫》,文中写道:“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依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盲目排外情绪高涨 D.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A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车夫……道……倭奴是不拉的”可知,该现象应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A项正确;题干中仅提及苏州某车夫对日本人的反感,并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也不是盲目排外情绪高涨的体现,排除B、C两项;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国民”可知,该现象发生于民国期间,晚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时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排除D项。
8.[江苏睢宁2022三模]图片是会说话的历史。促使图一到图二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 B.社会形态的的转变
C.民主革命性质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一的服饰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图二反映的是八路军、新四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D项正确;因为日本侵华势力的不断扩大,导致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发生了图一到图二的转变,排除A项;此时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
9.[山东2022模拟(十)]下面两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据此可知
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B.中共党员人数激增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答案】A
【详解】从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构成的对比中可知,1938年增加了中小商人和地主,这是因为: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中共吸纳中小商人和地主加入,A项正确;材料只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不能反映人数是否增加,排除B项;从1927年至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前,中共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农村,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的变化,与国共两党走向合作无关,排除D项。
10.[天津河西2022三模]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可能参加抗日。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报告发表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C.推动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D.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答案】D
【详解】结合材料“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年底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项正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8月1日提出,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是一二·九运动,排除B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提出,时间不符,排除C项。
11.[江西上饶六校2022一联]《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这说明西安事变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双重目的 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答案】A
【详解】“共同负责救国”说明西安事变有争取抗战的目的,“容纳各党各派”“释放爱国领袖”“释放政治犯”说明又有争取民主的目的,A项正确;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抗日,并未有“推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之想法,C项夸大其词,排除C项;七七事变在西安事变之后,B项时序颠倒,排除B项;西安事变只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排除D项。
12.[黑龙江2022考前押题(一)]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的时候把售票窗口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
梅兰芳饰梁红玉
A.说明当时京剧的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B.体现了群众对梅兰芳艺术造诣的推崇
C.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要求的共同作用
D.证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答案】C
【详解】1932年正值局部抗战时期,《抗金兵》这一剧目体现了反抗外族的斗争,迎合了当时抗日的时代要求,因此大受欢迎,C项正确;A项是普遍性解释,不能解释《抗金兵》这一特殊事件演出的成功,排除A项;梅兰芳先生艺术造诣得到推崇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这一时期国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本身对于文化的需求并不旺盛,排除D项。
1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2022考前保温]如图作品定格在1936年12月11日午夜张、杨二人在新城大校议厅宣布举行“兵谏”的历史瞬间。桌面上报纸醒目的大字标题为“抗战”“救亡”。画在的环境基本上是根据历史重现的,但加了一幅孙中山的画像。该作品作者
A.关注西安事变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影响
B.肯定了国共两党促成抗日合作的努力
C.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D.强调西安事变的爆发具有历史正义性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大字标题为‘抗战’‘救亡’”“加了一幅孙中山的画像”可知,作者认为西安事变是基于民族危机加深而爆发的,也符合孙中山的意愿,这说明西安事变的爆发具有历史正义性,D项正确;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排除B项;西安事变虽然发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提出以后,但无法据材料得出C项结论,排除C项。
14.[四川成都2022一模]1936年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一场对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博士指出:“没西安事变,当今中国甚至整个今日世界的局势,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唐德刚博士这段话的背景是
A.华北事变促使西安事变发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西安事变达成民主建国共识 D.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答案】D
【详解】唐德刚认为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的时局会随之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积极参与并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最终改变了时局,D项正确;西安事变晚于华北事变,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是在1937年,排除B项;重庆召开的政协达成了民主建国的共识,排除C项。
15.[湖北荆州四校2022模拟联考(四)]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1942年9月编成的一份文件中称:“华北的棉花,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它成了日本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来源。”并将棉花与盐、铁、煤一起,列为华北四大“重点开发”资源之一。日军作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
A.把华北棉花纳入“军管理”范畴 B.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
C.“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 D.华北地区已经处于日伪完全控制之下
【答案】C
【详解】根据“由于从第三国输入棉花的途径已被完全断绝”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遭遇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日本只能通过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来维持战争,所以日军做出这一部署的根本原因是通过“以战养战”满足国内经济需求,C项正确;A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太平洋战争爆发阻断其海外棉花补给是导致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原因,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无从体现,排除D项。
16.[浙江2022模拟]如图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B.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C.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伤,这可以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C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战争的残酷,而非国共合作抗战,排除A项;这幅图片使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并没有弱化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排除B项;这一照片流传的主要目的是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