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2 23: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以及希腊城邦的情况;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2.知道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路线;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自主学习】
(要求:快速、高效、8分钟)
对照教材三个子目,勾划找出下列问题,并熟记要点。
1.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地理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古希腊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3.什么是城邦?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希腊城邦的代表有哪些?城邦中的居民如何划分?他们有什么不同?
4.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有哪些?
5.亚历山大的东征路线,其帝国疆域四至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地理范围:
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特点:
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少,耕地有限
3.地理特点产生的影响 :
政治上: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希腊统一;
经济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思想上:崇尚自由民主
一、希腊的基本概况
迈锡尼
克里特岛
爱琴文明
公元前20—前12世纪
公元前11-前9世纪
公元前8-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中晚期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马其顿
统治时期
城邦时代
城邦鼎盛
4.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迈锡尼古城
克里特文明的排水设施
(1)爱琴文明
三千多年前的古城遗址,残垣断壁,
默默的静立在海岛上,历尽千帆,风雨沧桑,
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荷马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十二世纪,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最早的希腊城邦之崛起时期。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中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为《木马屠城记》。
(2)荷马时代
观察右图和课本介绍说说什么是城邦国家?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在右图找出当时最著名的城邦。
城邦: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的小国。
特点:小国寡民
二、希腊城邦
相关阅读
当时最大城邦斯巴达领土8400平方千米。5世纪的雅典人口30万左右,领土2500平方千米。安阳市面积7413平方千米,人口547.8万。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事强悍而闻名。斯巴达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即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自由人和奴隶(希洛人)。斯巴达人为加强统治,从小强化军事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
斯巴达女孩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
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3.典型代表:
斯巴达、雅典
你认为女性公民和
儿童是否拥有参政权?
希腊城邦居民分为
权利与义务
公民与非公民关系
义务


1.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统治
2.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3.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
参军打仗
公民
非公民
外邦人
奴隶
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4.居民构成:
1.发展历程
知识拓展 四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
雅典民主政治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的梭伦进行了改革,将城邦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梭伦设立公民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公元前509年,政治家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重新划分雅典的行政区域,并将四百人议事会扩大为五百人议事会,所有公民不分等级都可以担任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扩大了议政人员的范围。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每年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
BC
594年
BC
509年
BC5世纪中后期
公民分四级
四百人议事会
民主奠基
梭伦
民主确立
克里斯提尼
民主高峰
伯利克里
公民不分等级
五百人议事会
陶片放逐法
民主顶峰
黄金时代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2.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
约公元前495-前429年
人物扫描
伯里克利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希腊许多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
他是雅典著名政治家。公元前443年,他当选为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当政期间,对内加强民主,对外加强提洛同盟。在他晚年时,雅典与斯巴达争霸,公元前429年病逝。(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伯利克里时代,是古希腊名人辈出的时代,同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你能列举同时期的人物吗?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3.民主巅峰
史料研读
伯利克里曾在一次演说中描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想时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员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
——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依据材料和课本概括,伯利克里时期民主的表现有哪些?有何特点?
民主表现:
1.扩大公民权利:全体公民通过抽签均有参政的机会;
2.轮番而治: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成员和主席均有抽签产生。
3.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4.民主反思
角色讨论,如果你是雅典很贫穷的成年男性公民,你将有哪些政治权利?
外地户口
成年男性公民
妇女
外邦人
奴隶
请大家领取角色,自由讨论,如果你是雅典的自由民妇女、外邦人或者奴隶,你的生存状态将会是怎样的?
1.有可能抽签成为公职人员,参与城邦管理。
2.有可能抽签成为本地区的主席团成员,甚至可能成为主席团主席。
3.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城邦立法、案件审判工作。
4.有可能拿到津贴
1.如果是自由民妇女,衣食无忧,但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如果是外邦人,不能占有土地,更无权参与政治,政治经济地位很低
3.如果是奴隶,没有任何自由,没有任何权利,任人驱使,生存状态堪忧。
反思:被抽中的人一定具有管理国家的才能吗?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史料研读 古希腊作家喜剧《骑士》片段
卖香肠的人:请告诉我,像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大人物?
将军: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的锻炼,蛮横、无礼。
卖香肠的人:我想我还不够格。
将军:不够格?看来你似乎有一颗非常好的良心。你父亲是一位绅士吗?
卖香肠的人:老天爷作证,不是的!全家老小都是无赖。
将军:幸运儿!你要担任公职的话,已有一个多么好的开端啊!
卖香肠的人:可我几乎不识字。
将军:唯一麻烦的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公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者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绝好机会。
——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译《全球通史》
史料研读
苏格拉底:“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苏格拉底之死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雅典直接民主有弊端,抽签选拔人才具有盲目性,庸碌之人管理国家危害很大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4.民主反思
相关史事
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例如,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
综合以上探究,小组讨论,评价一下雅典的民主政治。
积极性:全体公民直接参政议政,用津贴制度激发贫穷公民参政积极性,政治的民主性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繁荣,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局限性:直接民主具有局限性,易形成暴民政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雅典的民主带有阶级局限性,实质上奴隶主的民主。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5.民主评价
1.崛起
人物扫描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年—前323年6月13日 ),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前336年,在被刺杀后后继位,年仅20岁。前335年统一希腊全境。前334年起率军东侵,大破波斯帝国军,横扫小亚细亚、中东及伊朗高原,占领埃及全境,前330年吞并波斯帝国。前329年转战中亚,前327年继续南征印度 。亚历山大在13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前323年在巴比伦病逝,年仅33岁。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四、亚历山大帝国
2.东征路线
四、亚历山大帝国
材料一: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材料二: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材料三: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气息繁荣.商人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人才济济.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a.文化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b.经济上: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C.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四、亚历山大帝国
3.影响
①地理位置和环境:
3.亚历山大东征
④希腊城邦
②高峰: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②爱琴文明:
①形成:
②突出特点:
③城邦统治:
③局限性:
①背景:
②过程: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改革
①出现城邦:
③结果:
④影响:
③荷马时代
2.雅典民主政治
1.希腊文明
包括┈ 环海、多山、多岛屿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世纪
“小国寡民”
公民与非公民
公元前6世纪 索伦——克利斯提尼
绝大多数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进攻波斯--埃及(灭波斯)--印度河流域
历经10年,建立地跨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消极;积极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