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2 22: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目标:知道秦朝的统一过程,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能力目标: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为秦国强大的对手,长平之战,生死抉择,秦巧使离间计,赵军四十多万成白骨……
朕13岁登基,22岁亲政,奋六世之余烈,十年征战,亡六国之诸侯,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众爱卿讲讲朕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呀?
导入新课
秦始皇嬴政
【自主学习】
对照教材三个子目,勾划找出下列问题,并熟记要点。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秦统一的意义?
2.秦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一 秦灭六国
1.原因
(1)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一 秦灭六国
1.原因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一 秦灭六国
1.原因
(3)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一 秦灭六国
2.秦的统一
(1)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一 秦灭六国
(2)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秦的统一
一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3.秦拓展疆域
一 秦灭六国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总揽 大权
(行政)
(军事)
(监察)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阅读P45,完成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中央政府—
三公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
国事繁重——
三公制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疆域管理——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原则
是否世袭
与中央关系
血缘关系
世袭
相对独立
地域
朝廷任免
中央直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三公制
皇帝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方面 内容 影响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
统一岭南;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阅读P46-48,补充下列表格内容
巩固统一——措施
(小篆)
意义:有利于政令的推行;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文化上:统一文字
思考:如果同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困扰?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统一
韩赵魏(布币)
楚 (蚁鼻钱)
燕 齐(刀币)
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解读钱币中的知识
“秦半两”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流行长达两千余年。
归纳总结:
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的“四统一”:
统一
文字(小篆 )
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车轨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铜权
铜量
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
便利经济发展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00多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
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开凿灵渠
灵渠
临洮
辽东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军事措施(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军事措施(2)南开灵渠,统一岭南
临洮
辽东
北击匈奴、修长城
问题 措施 影响
车轨不统一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统一度量衡
促进交通发展
促进政令推行
和文化的发展
加强经济管理
促进经济交流
便利经济发展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秦朝的疆域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前221年
巩固统一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
修筑驰道
南开灵渠
统一岭南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1.它是中国第一帝都,2 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2.《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 700年。”“这套制度”指的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
C
3.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旨”或“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
A.皇位世袭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皇位禅让
4.秦始皇在中央建立了一套以公卿为首的庞大的官僚机构,其中,负责协助秦始皇处理全国政务的中央官员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诸侯
C
A
5.习近平郑重告诫全党,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政府中分管监察事务的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6.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
A.延续分封制度 B.增强地方势力
C.恢复社会经济 D.实行中央集权
C
D
7.《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的主要活动。其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
A.巩固统一 B.繁荣文化
C.钳制思想 D.发展经济
A
8.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
B.修筑长城令士兵怨声载道
C.秦长城东西横跨七百余里
D.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
D
9.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A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秦统一中国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交通上
巩固
统一
开凿灵渠
北击匈奴修长城
秦朝疆域
完成统一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道路
军事上
公元前221年
秦朝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背景
过程
意义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路开渠
修筑长城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