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类文阅读专项练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
1.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
2.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3.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
我的家乡
汪曾祺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据说御码头夏天没有蚊子)。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船底,又顶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浸到船板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滚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舱,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远远地听见砰砰砰砰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砰砰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里敲钉。船体是空的,故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有时我们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
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5.小江围绕“看”找出了文中3个场景,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角度 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街道房屋,看风筝飘、野鸭鸽子飞
在河边近看 (2)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湖边远看 (3)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浦朗读文章时,有一句不知应重读哪个词?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7.小江认为此文与《社戏》一样充满了童真童趣。他挑了两句,邀请你一起品读。
(1)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2)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
8.汪曾祺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能使人感情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导读:开篇道出“奴才”本质。)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导读:“似乎”二字颇耐寻味。)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账!”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导读:“那人”真的傻吗?)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导读:此句可否写成“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吗……”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导读:“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
9.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10.联系上下文,关注“导读”,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11.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①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②“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2.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借助“导读”,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窗光影
宫利民
①一生中,总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被我们忽视。可是,忽然有一天,当我们自身也成为那些被忽视的小事里的主角时,才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里蕴含着的,却是暖融融的深情……
②记得上小学时的家,是让现在的人们每每回想起来感觉特温馨的那种。墙体中间是空的,里外两侧横钉着木条,再用剁成小段的千草和着黄泥均匀地抹上。当泥风干后,墙上的草清晰可见,杂乱无章地把没有筋骨的黄泥连成一片,成为我们抵御风寒的屏障。小时家里穷,大多数家庭都不讲究屋内装饰,天棚和墙都是用旧报纸糊的,“找字”便是我儿时常玩的游戏。
③在那个年月,父母虽然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可生活依然模式般地向前运行。母亲的身体很差,却像男人一样上班出力干活。
④那时,年幼的我们远没有现在的孩子如小皇帝一般备受父母长辈们娇宠,上下学都是靠自己的小腿小脚不知疲劳地丈量着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风雨兼程。
⑤北方的冬天,是最难挨的。一入冬,淘气的我们总爱往雪深处跑,棉手套、棉鞋里都灌满了雪。当走进燃着火炉的教室后,雪便化成了水,手套、棉鞋都被浸湿。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会儿工夫它们就被冻得硬邦邦的,完全失去了保温的作用,手脚也冻得生疼,眼泪直往下落。常常是回到家后,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好一阵儿才能缓过来。冬天白昼特别短,家离学校又远,每当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了。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总是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和跳跃不定的一窗烛光。
⑥那烛光一直陪我度过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时光……
⑦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喜欢唱歌的我参加了厂里的文工团。白天上班,晚上排练。当排练结束走出单位时,朦朦胧胧的月色静谧而安宁,仿佛一切生命都静止了。只听见自己“嚓嚓”的脚步声。走着走着,忽然,这处传来几声大映,音色完美,高龙回夜、也许是睡眼惺忪的夜风,惊醒了沉睡中的看家狗,几声完美的亮音之后,一切又归于静寂。然而,像这样富有韵味的夜景极少,大都是黑夜遮目,草见路人,甚至排练时存留的热情也化作一缕微凤飘散在夜的市幕里了。
⑧归心似箭。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泛着黄晕的一窗灯光……
⑨转眼,已为人父。积劳成疾的母亲最终没有经受住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
⑩人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昨天,还拉着女儿稚嫩的小手走在家乡泥土芬芳的小路上,而今,却站在处处洋溢着古朴园林文化气息的苏州目送着女儿踏上求学的征途。
11女儿上高中时住校,周五回来。每当坐公交回到家时,夜色早已悄悄地涂满玻璃窗。一次,我做完晚饭等女儿归来,看见客厅的灯亮着,便顺手关掉了。妻子从卧室里出来见客厅黑漆漆的就又把灯打开了。我说:“浪费电,关了吧。”可妻子言语深长:“让灯亮着,孩子看见了知道我们在家等她,安心,上楼时不会着急……
12听了妻子的话,我心怦然,原来,那夜色中的一窗光亮,是母亲的守候,是母亲的温情,是母爱的释放……
13想起了母亲……
14想起了母亲为我亮着的一窗光影……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述了哪几处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窗光影”。
14.简要赏析第五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常常是回到家后,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好一阵儿才能缓过来。
15.解释第四段中加点词语的含意和作用。
16.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题目“一窗光影”有哪些方面的内涵。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长春日报》)
18.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答出四点即可)
19.结合全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20.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21.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22.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童年笨事
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囚蚁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跳河
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我爬上了苏州河大桥的水泥桥栏。我站得那么高,湍急的河水在我脚下七八米的地方奔流。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
背后有人在小声议论——
“喔,这么高,比跳水池的跳台还高!这孩子敢跳?”
“胆子还真不小!”
“瞧,他有些害怕了。”
议论声无一遗漏,都传进了我的耳朵。于是我闭上了眼睛,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还是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事情。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和弄堂里的一批小伙伴一起下黄浦江或者苏州河游泳。有一天,看见几个身材健美的小伙子站在苏州河桥栏上轮流跳水,跳得又潇洒又优美,使人惊叹又使人羡慕。我突然也想去试一试,他们能跳,我为什么不能呢?小伙伴们知道我的想法后,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我有这样的胆量。我急了,赌咒发誓道:“你们看好,我不跳不姓赵!”看我这么认真,有几个和我特别要好的孩子也为我担心了,他们说:“好了,我们相信你敢跳了。你可千万别真的去跳!”“假如‘吃大板’(“吃大板”,指从高空落水时身体和水面平行接触,极危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我的决心。我爬上桥栏时,小伙伴们都为我捏一把汗,有几个甚至不敢看,躲得远远的……
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在这之前,我从未在超过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现在一下子要从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和训练,真是有点冒险。如果“插蜡烛”,保持直立的姿势跳下去,危险性要小些,但肯定会被人取笑。头先落水呢,一点把握也没有……我犹豫了几秒钟。在听到背后围观者的议论时,我一下子鼓起勇气:头先落水!
我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但结果非常糟糕,因为太紧张,落水时身体蜷曲着,背部被水面又狠又闷地拍了一下,几乎失去知觉。挣扎着游上岸时,发现背脊上红红的一大片。不过,这极不潇洒的一跳,却使我懂得了怎样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
“这一跳不行,我重跳。”当小伙伴们拥上来时,我喘着气宣布了我的决定。不管他们怎样劝阻,我还是重新爬上了桥栏。我又跳了两次。尽管我看不见自己落水时的姿势,但从伙伴们的赞叹和围观者的目光来看,后两次落水我是成功了。
我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从来不知道我曾到江河里游泳,更不知道我还敢从桥头往河里跳。他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一个经常埋头在书中的文质彬彬的好学生,竟然会做出这种只有顽童才会去干的冒险行动。然而我确确实实这样干了,干得比顽童还要大胆。
为逞一时之强而去冒这样的险,似乎有点蠢,有点不值得,但我因此而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2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威风凛凛( ) 湍急( ) 蜷曲( ) 惊惶不安( )
2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2)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25.阅读文章,作者幼时为什么要饲养蚂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两次“囚蚁”的经历。
26.饲养蚂蚁的失败让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原文语句。对于作者明白的内容,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7.在“跳河”的章节中,作者一开始就写了自己准备跳河的紧张、恐惧的状况:“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这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28.作者所说“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得到的思考?
29.童年是多么美好纯真的记忆啊!你是否有回忆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童年往事呢?你是否有过回忆起来醍醐灌顶的童年经历呢?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的经历。
1.题目中的“它”指什么,从题目本身看不出,因此有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2.文章开篇先写其他花是为下文写油菜花作铺垫,从而引出作者对油菜花的赞美;之后又写其他花只有观赏价值衬托出油菜花还与人们的生产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3.①作者家乡的油菜花承载着他对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②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贴切;③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正是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④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和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相关联。 4.先写眼前供观赏的各种花,引出记忆中故乡的油菜花;再由油菜花引出对故乡生活的描述;最后由故乡引出对有油菜花一样品质的故乡人的赞美,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的“艺术性”分析标题的独特之处。通读全文,可知标题中的“它”指的是油菜花,但作者却故意在标题中用“它”来指代,不明确交代指代的内容,就是故意设置悬念,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也正是本文标题的独特之处。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衬托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衬托又叫侧面烘托,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本文开篇先写其他花很明显是为下文写油菜花作铺垫和烘托,用这些花只有观赏价值来衬托油菜花不仅美,还有实用价值,还与故乡人,故乡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可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段落,从中筛选出信息来归纳作答。文章在第四段首交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然后分别在第四到第七段分析了原因,可结合这些我贷款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来整理出答案。关键句子有“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等等。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写作结构的分析。解答此题将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的梳理出来,即可看出作者在结构上的层层递进关系,眼前供观赏的各种花——故乡的油菜花——对故乡生活的描述——对有油菜花一样品质的故乡人的赞美。梳理写作思路要保证能正确的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5. 在河堤俯瞰 看船夫撑篙,看鱼鹰捕鱼 看平静(透明、浩淼)湖水,看紫色长天 6.示例1:你可以重读“一切”,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所有人、事、景、物的热爱。
示例2:你可以重读“真是”,表明不容置疑的态度,突出作者对故乡由衷的感叹。
示例3:你可以重读“圣境”,强调了家乡风景、生活的无与伦比,突出作者内心的热爱与自豪。 7.(1)站在高处俯瞰,感到万物都在自己的脚下,内心满是孩子特有的得意与自豪之感。
(2)透过动作看出鱼鹰的高兴与心甘情愿,可见在孩子的眼中,万物都有人性。 8.示例:(1)有神奇美丽的景色,透明的湖水,会变色的蓝天。
(2)有欢乐富足的生活,可以去运河堤上玩,水里有肥大的鳜鱼。
(3)有质朴平和的乡亲,质朴的撑篙人,捕鱼人的冷静、不动声色。
(4)有祥和温馨的氛围,傍晚时可以闻到阵阵炊烟的香味,听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回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分析】5.考查筛选信息。
(1)根据第一段中的“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可得:在河堤俯瞰。
(2)根据第二段中的“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可得:看船夫撑篙。根据第三段中的“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可得:看鱼鹰捕鱼。
(3)根据第四段中的“有时我们到西堤去玩”“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可得:看平静(透明、浩淼)湖水。根据第五段中的“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可得:看紫色长天。
6.考查重读。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重读“一切”,强调全部、所有。表现作者对家乡所有风物的热爱。可以重读“真是”,强调确实是,真得是。表现了作者坚定的态度,对家乡是“圣境”的肯定,表现对家乡有热爱。可以重读“圣境”,强调家乡风物的无与伦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拥有圣境一般的家乡的自豪与骄傲之情。
7.考查句子赏析。
(1)联系语境可知,此时作者站在高高的河堤之上俯瞰,河堤极高,站在上面,万物尽收眼底,皆在自己脚下。我们可以看到野鸭子的背,别人却只能看到它们高高的飞翔。表现了孩子内心的得意与自豪。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高高兴兴”“心甘情愿”把鱼鹰人格化,在孩子们的眼里,鱼鹰是有感情的,得到人的奖励,就如同孩子一样开心,甘愿再去捕更多的鱼。这句话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鱼鹰身上的人性,富有童真童趣。
8.考查分析文章主旨。
(1)根据“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可知这里有神奇美丽的景色,有透明的湖水和会变化的天空。这是自然的美好。
(2)根据“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可知这里有欢乐的童年生活。根据“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可知这里有富足的生活。这是生活的美好。
(3)根据“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滚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可知这里有质朴平和的乡亲。这是人性的美好。
(4)根据“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可知这里有祥和温馨的氛围。这是意境的美好。
9.“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10.“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毫不着急的样子;“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11.相同之处: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比如,闰土向“我”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例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不同之处: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而文中的“奴才”,为了稳做奴才,他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邀功献媚,显得很丑恶。 12.示例一: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的。他不计后果帮助“奴才”,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和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绝望中犹有希望。
示例二:“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和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悲观。
【解析】9.本题考查情节概括和内容分析。1)“聪明人”:第一到第八段是“奴才”和“聪明人”的交流,从“‘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我想,你总会好起来……”中看出“聪明人”只是口头安慰,是一种虚伪的善良。2)“傻子”:“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看出“傻子”是用实际行动——砸墙开窗,来帮助“奴才”。
10.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1)用词角度:首先要抓住关键词,“慢慢地”“最后”。其次,解读关键词。“慢慢地”写出了“主人”养尊处优的姿态,“最后”则写出了“主人”不着急的心态。说明“主人”对外面发生的“奴才们”的事情的不在乎,以及对他们不敢反抗的放心。
2)句式角度:把“主人”放到宾语的位置,其强调突出作用。突出其对“奴才”的不重视,对“奴才”的放心。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异同。人物形象要从事件、人物描写角度感知。
相同:1)描写角度:都向周围人去诉说、抱怨生活的艰难。材料②“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和文章中“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等句子都是困苦的埋怨。2)描写角度: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材料①“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表现了闰土对“我”的态度的恭敬,内心里深刻的等级意识。文章中“‘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表现了“奴才”对于“主人”是一种完全的饿驯服状态,未曾想过去改变去反抗。
不同之处:1)事件角度:闰土抱怨自己生活的艰难,但是来看童年伙伴时还带来了礼物,内心还是非常淳朴善良的。而“奴才”确是丑恶的,忘恩负义的。“傻子”听到他的倾诉,要帮助他开一扇窗,他却阻止并抓住“傻子”来到“主人”那领赏,其行为令人厌恶。2)描写角度:闰土是麻木的,从“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这些话中看出闰土语言的生涩、思维的僵硬,整个人被社会压迫剥削的几乎失去了思维的能力。而“奴才”是带着一丝狡诈的,从“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中看出,他的神态是非常鲜活的,语言极具感染性,表现自己的可怜弱小,以期望获得别人的同情,言行举止中令人厌恶。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主题。首先审题:谁称呼“傻子”为傻子?为什么这么称呼?
1)结合导读一:“那人”真的傻吗?从这句话中看读者认为文章中的“傻子”不是真的傻,说他傻的原因是他听了“奴才”的可怜的诉说去帮助他,却反被“奴才”作为讨赏的工具,下场凄惨。这种“傻子”的称呼是一种悲愤的控诉,也是一种无声的嘲讽,讽刺“聪明人”的虚伪的善良,“奴才”的忘恩负义,正是因为他们丑恶的行为,“傻子”的勇敢真诚的付出才会被白白辜负,所以“傻子”不傻,而是作者在借“傻子”这一称呼来讽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作者以反语称呼“傻子”。
2)结合导读而:“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聪明人”和“奴才”认为“傻子”是真傻。“聪明人”是一群表面善良但是不作为的剥削者,“奴才”是一群受到压迫剥削但是无意识反抗、并且忘恩负义的被压迫者,“傻子”则是那些社会的革命者们,勇敢反抗,帮助他人,但是却反被抛弃伤害的正义之士们。“傻子”在读者看来是反语,而在“聪明人”和“奴才”看来却名副其实,他们都没有想要去改变什么,而“傻子”却想要打破一切,改变一切,让“聪明人”和“奴才”感到害怕,进而阻止,他们认为“傻子”是真傻。
13.文章讲述了三处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窗光影”,它们分别是:①一直陪“我”度过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时光的跳跃不定的“一窗烛光”;②刚参加工作时,晚上排练结束归来,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泛着黄晕的“一窗灯光”③妻子为了让上高中的女儿晚上回家时安心而亮着的灯光。 14.动作描写。动作动词“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为“我”取暖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15.“丈量”是“测量”的意思,这晨指自己年幼时,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都是步行,风雨兼程,非常艰辛,为下文写自己每天晚上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总是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和跳跃不定的一窗烛光”作铺垫。 16.从的母亲的身体很差却像男人一样上班出力干活,可以看出母亲的坚强、勤劳;从手脚冻僵了,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和每晚为“我”点的灯光,可以看出母亲疼爱孩子。 17.从字面意思上看,“一窗光影”指回家时映入眼帘的让人心安的一窗灯光;从深层含义来看,它实际上是指母亲的守候、母亲的温情和母爱的释放。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第一次是第②段小学冬天回家时,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母亲为等待“我”放学归来而点亮的一窗烛光。第二次可以从文中第⑦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刚参加工作时,母亲为“我”留的一窗灯光。第三次可以从文中第 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女儿上高中时住校,妻子为等待孩子回来而打开客厅的灯光。语言简洁即可。
1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句子中母亲用热水为“我”搓手搓脚,是动作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15.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先要知道词语的本义,再要结合语境理解出语境义。这里“丈量”本义指测量。语境义是母亲靠自己的小腿小脚不知疲劳地在家和学校之间接送孩子,风雨兼程,表现母亲的辛劳,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16.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通过记述关于母亲的事件概括母亲的形象。例如,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内容中的母亲的身体本就很差,却像男人一样上班出力干活、咳嗽吐血还安慰哇哇大哭的“我”,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勤劳、坚强的性格;从⑤自然段的内容中的用热水为“我”搓手搓脚,为“我”点亮一窗光影,可以看出关爱子女的优秀品质。
17.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结合本文内容来看,两次关于“灯光”的故事,体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赞美了母亲的坚强及母爱的无私伟大。
18.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19.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20.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21.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22.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②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③爷爷的用意是要告诉孙女: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18.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事件,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按顺序依次写了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第④段);从容安排身后事(第⑤段);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第⑥段);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第⑦段);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第⑧段)五件事。
19.(1)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镌刻,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结合“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理解: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的关系密切。
(2)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可以看出爷爷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是希望城居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守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和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是丰富的,所以说是“广袤而丰盈”的。
20.要求学生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设置悬念;指明文章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根据文本主要写了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等五件事,表现了爷爷对土地、对故乡的眷恋,以及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分析,“留守乡村的爷爷”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点明其“留守”的快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
21.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第①段可见,他“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根据第②段内容,“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可见他热爱乡村生活;根据第⑤⑧段内容,可以看出他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2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结合“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分析,可以看出爷爷为女儿种树的目的,不仅是当成一件出生的礼物;更多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文中也有表述的句子“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23. lǐn tuān quán huáng 24.(1)形容声势或其实使人敬畏。(2)本指恩为惊慌害怕,不知怎么办才好,文中找蚂蚁因为被囚在了不通气的药瓶子里害怕、恐慌的状态。 25.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第一次,用玻璃瓶饲养十五只,结果都死了;第二次用火柴盒,结果跑得无影无踪。 26.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自由对于动物来讲是对它们最大的爱与尊重。 27.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 28.认同。生活中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哪怕是遇到多大的坎坷挫折,都不要放弃,持之以恒的去做,才能有所得。 29.突出笨事和趣事方面记叙童年经历。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注意 “凛”“蜷”“湍”的注音。
2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在这里指我想象中的蚂蚁的威武形象。“惊惶不安”指因为惊慌害怕,不知怎么办才好。文中找蚂蚁因为被囚在了不通气的药瓶子里害怕、恐慌的状态。
25.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分析原因即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次饲养蚂蚁的经历即可。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分析,然后结合“自由”的认识,写出见解即可。
2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写出了自己的紧张,与下文跳河前的经历“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照应,作者这样安排使文章结构严谨,开篇设下悬念,为下文跳水做铺垫。
28.本题考查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表达。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必须明确自己的态度。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理由。
29.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笨事或趣事即可。注意突出“笨”或“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