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 第2章 2.1光的反射 2.1.3平面镜成像(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
1.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 镜的大小 B. 物体的大小
C. 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D. 像与镜面的距离
2. 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A. 时 分 B. 时 分 C. 时 分 D. 时 分
3.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 平面镜的大小 B. 物体本身的大小
C. 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D. 平面镜到物体的距离
4. 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 处,他后退 ,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 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A. 不变, B. 不变, C. 变小, D. 变小,
5.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 镜面的大小 B. 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6. 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处,当她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7. 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视力表与人眼的距离相当于是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8. 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大小不变 D. 可能变大、可能变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 夜间行驶的车辆为了安全,驾驶室内的灯一般不可以打开,原因是防止 (填“车内”或“车外”)的物体经挡风玻璃 ,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影响安全驾驶。
10. 小芳站在穿衣镜前 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若小芳向镜面前进 ,则她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 看物体时间较长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称为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某人眼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处最合适。
12. 若一个身高 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 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 ,像到人的距离是 。若此人以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 ,则像高 ,像到镜的距离是 。当他远离平面镜,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若视力表全长为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
14.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 (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如图丹丹同学身高 ,站在平面镜前 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6. 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当她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身高 米的小明站在家中的穿衣镜前 米处欣赏镜子里的“小明”,镜子里的“小明”高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米,他俩的距离是 米,若小明向后退了 米,则此时镜子里的“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 米处,小明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镜子里的“小明”。
1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9. 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 的环境中进行;
(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20.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 可以与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 、蜡烛 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与 、 与 、 与 、……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 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 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
21.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 和 、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中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 和 ,是为了比较 。
(2)在寻找蜡烛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或“”)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使它与蜡烛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晓兰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都无法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
(4)移开蜡烛 ,用白纸作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蜡烛 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22.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点燃 蜡烛,小心地移动 蜡烛,直到与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四、作图题(共3小题)
23. 如图所示, 是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4. 如图所示, 是一个发光点,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是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5. 在图中 是发光点,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 点在平面镜 中的像 及过 点的反射光线。
答案
1. B
2. A
3. B
4. 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且像和物距离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即当他后退 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此时她与镜面的距离为 ,而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5. C
6. B
【解析】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处,当她面镜时,小丽的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丽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7. D
8. C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9. 车内;成像
10. ;不变
11.
【解析】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 ,若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脸部,则人眼与镜中像的距离应该是 ;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眼到镜面的距离应该是 。
12. ;;;;不变
13. ;
【解析】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视力表全长为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 。
14. 反射;不变
15. ;能
16. 排斥;不变
17. 等于;;;能
18.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前
【解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要通过光学仪器才能看到,所以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
19. (1) 黑暗
【解析】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2) 等于
【解析】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20. (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 未点燃;大小相等
【解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拿未点燃的蜡烛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 距离相同
【解析】用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与 、 与 、 与 、……位置重合,这表明 与 、 与 、 与 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即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虚
【解析】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21. (1) 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解析】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一样的蜡烛 和 ,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2)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一侧观察,在蜡烛 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 的像。
(3)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解析】像与物是关于玻璃板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是竖直放置,则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水平桌面上的,那么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 虚
【解析】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通过白纸无像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2. (1) 位置
(2) 等效替代法
23.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连接 、 ,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并连接,连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见答案)。
24.
【解析】连接 ,做出 的中垂线,即为镜面;延长 交镜面于点 ,连接 就得到 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5.
【解析】作出像点 的对称点,即为物点 ,连接 ,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 ,再连接 、 ,画上箭头, 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如答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