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6《我看》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6《我看》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3 13: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我看》说课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我看》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现代诗歌,这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朗诵技巧,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为尝试诗歌创作奠定基础。所以本文更适合学生自主欣赏,先独立阅读,不参考资料的前提下,记录初步感受,再结合注释、旁批等再读诗歌,然后通过反复诵读,分析“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和愿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感情。
二、说学情
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了不少诗歌,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获取,学生的感悟能力也随之提升,但是对本诗的透彻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诵读去加深体会学生的朗诵能力越来越强,可以通过诵读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五、说教学法
朗读法、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应该都喜欢春天吧,只要在春天走进大自然,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环节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2)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3)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诗歌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词语的重读;
(5)读出情感。
 例如:第一节
 我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要求。
 3、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可用“以什么修辞或者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表达)
 明确:“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品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4、品读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明确:“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5、品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6、品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明确: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7、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
明确: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
目标导学三:把握中心,体会特色
1、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其一: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其三: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2.拓展延伸
读完《我看》,觉得很美,简析它的美在何处。
明确:三个方面: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3.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完成《从业本》上本课练习。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我看
穆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抚慰人的心灵
八、说教学反思
《我看》这首诗发现作者不仅写了春天,更写了青春。朦朦胧胧地感觉到读这首诗的时候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有快乐、有渴望、有热烈,也有压抑、有痛苦、有迷茫、有反抗、有等待。这两点给我感触最深,因此讲课时也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之后又查阅了其他人对这首诗的解析,作者的生平,诗的创作背景,九叶诗派诗人的诗歌特点,就这样,由整体感知到细细揣摩,在一遍遍的背诵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备课的第一阶段主要理解文本,对于如何展开教学并没有思路。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这首诗的结构是怎样的?如何描绘春天的?写到了哪些意象,运用了怎样的修辞……等等。不过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在阅读文本时的感受及想到的问题来设计的。关于作者穆旦的介绍处理的不太好,只让同学们自己看了看,没有统一说,总之,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成与败。提问之后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如何有效的进行评价与总结也需要好好琢磨。中间部分处理的还是有点快,整堂课的节奏快了,主体部分结尾处没有过渡好,结尾结的有点突然。布置了作业,以“写在青春的时刻”为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之前再加一个小小的总结,整堂课会显得完整流畅些。另外,最后也可以推荐学生看穆旦的其他诗,比如《冬》,通过《春》与《冬》的比较,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