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已知x,y均不为0,即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
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3.设集合A={0,1,2},B={m|m=x+y,x∈A,y∈A},则集合A与B的关系为( )
A. B. C. D.
4.若集合A具有以下性质:
(Ⅰ)0∈A,1∈A;
(Ⅱ)若x∈A,y∈A,则x-y∈A,且x≠0时,∈A.
则称集合A是“好集”.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1)集合B={-1,0,1}是“好集”;
(2)有理数集Q是“好集”;
(3)设集合A是“好集”,若x∈A,y∈A,则x+y∈A.
A.0 B.1 C.2 D.3
5.若集合A={x|kx2+4x+4=0,x∈R}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的值为( )
A.1 B.0
C.0或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值为( )
A.或4 B.2 C.-2 D.4
二、多选题
7.设为实数集的非空子集.若对任意,,都有,,,则称为封闭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自然数集为封闭集
B.整数集为封闭集
C.集合S={为整数为封闭集
D.若为封闭集,则一定有
8.若集合具有以下性质:(1),;(2)若、,则,且时,.则称集合是“完美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合是“完美集”
B.有理数集是“完美集”
C.设集合是“完美集”,、,则
D.设集合是“完美集”,若、且,则
三、填空题
9.若实数集合{1,2,3,x}的最大元素与最小元素之差等于该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则x的值为______ .
10.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_.
11.给出下列说法: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点组成的集合为;
②方程的解集为;
③集合与是不相等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12.若集合具有以下两条性质,则称集合为一个“好集合”.
(1)且;(2)若、,则,且当时,有.
给出以下命题:
①集合是“好集合”;
②是“好集合”;
③是“好集合”;
④是“好集合”;
⑤设集合是“好集合”,若、,则;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3.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值,并写出相应的集合;
(3)若A中至少有两个元素,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4.(1)如果集合,,证明:.
(2)如果集合,整数互素,那么是否存在x,使得x和都属于B?若存在,请写出一个;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设数集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且),则.
(1)若,试证明中还有另外两个元素;
(2)集合是否为双元素集合,并说明理由;
(3)若中元素个数不超过8个,所有元素的和为,且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求集合.
16.已知.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的值构成的集合.
(1)当;
(2)当M是单元素集(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3)当M是两个元素的集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对由x,y的正负分四种情况去绝对值讨论即可.
【详解】当x,y同号时,原式的值是0;当x为正、y为负时,原式的值是2;当x为负、y为正时,原式的值是.
综上所述,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2.C
【分析】先求出集合A={-2,-1,0,1,2},B={x|x<2,且x≠0},从而CUB={x|x≥2或x=0},由此能求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A∩(CUB).
【详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故选C.
【点睛】在解题时,需要清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间的关系,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3.D
【分析】先分别求出集合A和B,由此能求出结果.
【详解】∵合A={0,1,2},B={m|m=x+y,x∈A,y∈A}={0,1,2,3,4},∴A B.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4.C
【分析】逐一判断给定的3个集合,是否满足“好集”的定义,最后综合讨论结果,可得答案.
【详解】(1)集合B不是“好集”,假设集合B是“好集”,因为当-1∈B,1∈B,-1-1=-2 B,这与-2∈B矛盾.(2)有理数集Q是“好集”,因为0∈Q,1∈Q,对任意的x∈Q,y∈Q,有x-y∈Q,且x≠0时,∈Q,所以有理数集Q是“好集”.(3)因为集合A是“好集”,所以0∈A,若x∈A,y∈A,则0-y∈A,即-y∈A,所以x-(-y)∈A,即x+y∈A.
【点睛】本题以新定义的形式考查了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同时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
5.C
【详解】当k=0时,A={-1};当k≠0时,Δ=16-16k=0,k=1.故k=0或k=1.选C.
6.C
【解析】由集合元素的特性和2属于集合A,直接计算判断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集合,可得,则得,,又因为可得,解得,即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元素特性的利用,考查了由元素属于集合求参数的问题,属于一般难度的题.
7.BCD
【分析】根据新定义,判断各选项正误即可
【详解】A:对于自然数集,如:,故不是封闭集.
B:整数集,任何,,都有,,成立,是封闭集.
C:且,,即令,且,有,,,是封闭集.
D:为封闭集,若,则S,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根据对定义的理解判断各选项的正误,属于中档题.
8.BCD
【解析】利用第(2)条性质结合,可判断A选项的正误;利用题中性质(1)(2)可判断B选项的正误;当时,推到出,结合性质(2)可判断C选项的正误;推导出,结合性质(2)可判断D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选项,取,,则,集合不是“完美集”,A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有理数集满足性质(1)、(2),则有理数集为“完美集”,B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若,则,,C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任取、,若、中有或时,显然;
当、均不为、且当,时,,
则,所以,,,,
所以,若、且,则,从而,D选项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正确理解定义“完美集”是解题的关键,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9.
【分析】不妨设,可得最大、最小元素之差不超过,而所有元素之和大于,得到,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不妨设,可得最大、最小元素之差不超过,
而所有元素之和大于,不符合条件,所以,即为最小元素,
于是,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10.或0.
【分析】根据题意,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分别解方程,并注意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若,则或
当时,,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时,,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若,则或
当时,,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时,,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故答案为:或0.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排除不符合答案是解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11.①③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的表示方法,逐项判定,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对于①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纵坐标均大于0,且集合中的代表元素为点,所以①正确;
对于②中,方程的解为,解集为或,所以②不正确;
对于③中,集合,集合,这两个集合不相等,所以③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以及集合表示方法的改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2.③④⑤
【解析】取,结合(1)可判断①的正误;取结合(2)可判断②的正误;利用“好集合”的定义可判断③④的正误;由,可推导出,再结合(1)可判断⑤的正误.
【详解】对于命题①,,,但,①错误;
对于命题②,,但,②错误;
对于命题③④,显然,集合、均满足(1)(2),所以,、都是“好集合”,③④正确;
对于命题⑤,当时,由于,则,
当,则,⑤正确.
故答案为:③④⑤.
【点睛】解决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新定义的实质,紧扣新定义进行推理论证,把其转化为我们熟知的基本运算.
13.(1);(2)实数的取值为;当时,;当时,;当时,;(3)
【分析】(1)方程无解,则,根据判别式即可求解;
(2)分方程无解或者一个解讨论即可;
(3)由题意可知有两个不等的实根,由判别式求解即可.
【详解】(1)若A是空集,则方程无解,
此时 且,即,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则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或者无解,
若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则
当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
当时,此时,解得:,
若方程无解,由(1)可知,
综上可知: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则实数的取值为;
当时,;当时,;当时,;
(3)若A中至少有两个元素,则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此时 且,解得且,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14.(1)证明见解析;(2)(答案不唯一).
【分析】(1)设,,,计算即可得.
(2)设(整数m,n互素),则有,由题意可得当时,且,只需m,n取互素的整数即可.
【详解】解:(1)证明:因为,
所以可设,,其中,,,,
则.
由,,,,可知,,
因此.
(2)设,则(整数m,n互素),
所以.
若,则与是互素的整数.
又m与n互素,所以,
所以当m,n互素,且时,且.
如取,,得,.
综上,存在x,使得x与都属于集合B,如.(注:x的取值不唯一.)
15.(1)证明见解析;(2)不是,理由见解析;(3).
【分析】(1)求出中另外两个元素为,,即得证;
(2)说明集合中至少有3个元素即得解;
(3)A中所有元素积为1,从而求出x,进而求出m的值为、3、,由此能求出集合A.
【详解】(1)证明:若x∈A,则
又∵2∈A,∴
∵-1∈A,∴
∴中另外两个元素为,;
(2),,,且,,
,故集合中至少有3个元素,∴不是双元素集合;
(3)∵数集A由实数构成,且满足:若x∈A(x≠1且x≠0),则.
∴x∈A,,,
,,,
∴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所有元素的积为:1,
∵A中元素个数不超过8个,所有元素的和为,
且A中有一个元素的平方等于所有元素的积,所有元素积为1,
∴,
∵,∴2∈A,∴,∴∈A,
设m=a,同理得∈A,∈A,
∵A中元素个数不超过8个,所有元素的和为,
∴、3、,
∴.
16.(1)
(2)
(3)
【分析】(1)由判别式小于0可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由二次项系数为0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0柯得;
(3)由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且判别式大于0可得.
(1)
,,,所以的范围是;
(2)
时,,满足题意,
,,此时,满足题意,
(3)
由题意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且,解得且,
所以的范围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