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远古的传说
第三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汉代,黄帝被当做天帝祭祀。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桥山”。
唐朝后期祭祀黄帝被纳入国家祭典。
宋太祖规定桥山黄帝陵三年大祭一次。
明太祖时期规定三年大祭黄帝一次,由皇帝亲撰祭文。
清朝黄帝陵庙的祭祀仪式隆重,规模宏大,次数较多,见于记载的有30次。
民国时期确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年清明节都派官员到黄帝陵致祭。
1、简述黄帝和炎帝的功绩。
2、结合课本内容,解释炎黄为何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阅读书本14-16页,解决以下问题
简述黄帝和炎帝的功绩
缔造华夏
创造文明
炎帝
黄帝
一、黄帝和炎帝的传说
1、缔造华夏: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或胞族组成,有自己的地域、名称、语言、习俗和宗教,有管理内部公共事务的机构。
民族是是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相关部落逐渐融合并形成起来的稳定共同体。
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蚩尤
涿鹿之战
华夏族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史记》
合符釜山
中原大地诸多民族部落大融合大一统之始
华夏各民族以“龙”为图腾的统一标识出现。是中国人自喻为“龙的传人”之始、之据。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一、黄帝和炎帝的传说
2、创造文明:
◎教民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
◎种植五谷蔬菜
◎制作陶器
◎会纺织会煮盐
◎教人交换物品
◎制作乐器琴瑟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会炼铜
◎发明弓箭
仓颉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算盘
嫘祖
缫丝纺织
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人文: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初祖:炎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前身。
1、黄帝之后有哪些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身上都有哪些优良品质?
2、部落首领的位置通过什么方式传承?
阅读书本17页,解决以下问题
二、尧舜禹的传说
帝尧,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史记》
二、尧舜禹的传说
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
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时代开始。
——《史记》
二、尧舜禹的传说
……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自己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自己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巨资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
重要规范准则都可从他身上得出。他勤勉肃敬,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史记》
二、尧舜禹的传说
部落首领的位置通过什么方式传承?
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原始民主)
建立制度
司马迁说: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我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
远古传说和史实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浙江良渚文化
独木舟
河南青台遗址
丝织品残片
河南贾湖遗址
骨笛
甘肃马家窑文化
铜刀
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这是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彩绘龙纹陶盘和朱书符号陶壶
有学者从陶寺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
远古传说和史实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文字发明以前,先民们通过口耳相传对
上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远古传说
被考古资料证实的部分是可信的
没有被证实的部分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
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了解史前时期的历史
2022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并与台湾遥祭视频连线,同步举行公祭典礼。
黄帝陵公祭仪式是中华儿女表达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清明公祭黄帝典礼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
中华民族民族认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基石
文明的前提
物质文明
早期人类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
文明的奠基
远古的传说
文明的曙光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2、《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3、“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4、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