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88套物理中考题分类---阅读题解析
1、(2022贵州毕节)(6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问题。
从蒸汽机到飞机
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原始的蒸汽机体积庞大,效率很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内燃机工作时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水和煤,质量减小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更充分,且热损失小,效率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越来越多的使用喷气发动机,机身也更多的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的起落架上装有如图甲的导电搭地线,落地时把飞机因摩擦而带的电导入地下,防止因放电发生危险,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1)提高内燃机效率的途径很多,请根据文中描述列举两条: 让燃料燃烧更充分 、 减小热损失 ,
(2)现代飞机不安装导电的搭地线,而采用特殊的橡胶轮胎,落地时与导电搭地线起到同样的效果,这种特殊的橡胶一定是 导体 (填“导体”或“绝缘体”)。
(3)由图乙可知,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横截面上、下不对称,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流速,下表面比上表面的压强 大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着 压强 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4)流体的流速变化引起压强变化,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但也可能造成危害,请举一个生活中防止它造成危害的实例: 在火车站,距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设立安全线(或不要到水下有暗流的水域游泳等) 。
分析:(1)阅读材料,结合提高内燃机效率的方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2)由题知,特殊的橡胶轮胎落地时与导电搭地线起到同样的效果,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产生升力的原因。
(4)流体在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对“防止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带来危害的实例”的了解进行解答。
解析:
(1)由题可知“内燃机工作时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水和煤,质量减小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更充分,且热损失小,效率提高了……”,则文中给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途径有:让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小热损失。
(2)现代飞机不安装导电的搭地线,而采用特殊的橡胶轮胎,落地时与导电搭地线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特殊的橡胶和导电的搭地线一样都是导体。
(3)由题知,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横截面上、下不对称,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流速,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下表面比上表面的压强大,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4)流体在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防止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带来危害的实例有:在火车站,距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设立安全线(即火车站站台设立安全线),或不要到水下有暗流的水域游泳等。
故答案为:(1)让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小热损失;(2)导体;(3)大;压强;(2)在火车站,距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设立安全线(或不要到水下有暗流的水域游泳等)。
本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查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导电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知识,难度不大。
2、(2022哪些回族自治区)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相关问题:
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后,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返回舱的下面扣着一个弧形“防热大底”,如图甲所示。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和大气层摩擦并挤压空气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返回舱及防热大底表面涂有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蜂窝状的防热材料,它在高温烧蚀过程中变成液态、气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返回舱返回时由于高速运动而会剧烈震荡,有可能导致返回舱内空空气泄露,航天员会由于失压而血液沸腾失去生命,所以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起到保护作用。
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在距地面10km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打开降落伞并抛掉防熟大底,使返四轮速度由20m/s左右减速至3.5m/s左右;如图乙所示,在距地面1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返回舱最后一次减速,最终使返回轮实现安全着陆。
(1)请从短文描述中找出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二条,知识点不能重复)举例: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说明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返回舱返回时,宇航员通过舷窗发现地球迎面而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3)已知返回舱落地时总质量为2.8t,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约4m2,请求出返回舱落地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g取10N/kg)
答案: (1) 失压而沸腾,说明血液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启动反推发动机,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返回舱 (3)7×103Pa
解析:
(1)[1]题干中提到,航天员会由于失压而血液沸腾失去生命,说明血液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2]题干中提到,在距地面1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返回舱最后一次减速,最终使返回轮实现安全着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在宇航员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由题意可知,宇航员通过舷窗发现地球迎面而来,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可知,宇航员是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所以才会感觉到地球迎面而来。
(3)[4]由题意可知,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g=2.8×103kg×10N/kg=2.8×104N
又因为返回舱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约4m2,所以返回舱落地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3、(2022内蒙古赤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所示,划船的时候,船桨会激起水波。在一列水波向前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某确定位置,1s 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水波不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 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可见光也是这个家族的成员。这些家族成员中,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等;可见光是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等;X射线用于CT照相,γ射线用于医疗。
无线电波有一种传播方式,就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如图乙所示。但地面上有许多障碍物,如高山、楼群等阻碍无线电波的传播。只有当波长大于或者相当于障碍物的尺寸时,无线电波才能很好地绕过障碍物沿着地面传播。
(1)电视机遥控器利用________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填电磁波家族成员名称);
(2)如图丙所示的波,波长为________cm;
(3)波长为1m的无线电波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很好地沿地球表面向远方传播。
答案: ①. 红外线 ②. 3 ③. 不能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等,所以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的控制,红外线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由材料可知,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所以图丙所示的波的波长为3cm。
(3)由材料可知,只有当波长大于或者相当于障碍物的尺寸时,无线电波才能很好地绕过障碍物沿着地面传播,而地面上有许多障碍物,如高山、楼群等阻碍无线电波的传播,这些障碍物的高度远远大于1m,所以波长为1m的无线电波不能很好地沿地球表面传播。
4、(2022湖北恩施)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磁流体推进器(MHD)由磁体、电极和通道三部分构成,如图所示。磁流体推进器可为贯通海水的通道建一个强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的作用,使之在通道内运动,若海水涌向船尾,水便会推动船舶前进。因采用超导磁体作为磁场来源,获称为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其推进原理利用了“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工作过程中把电磁能直接转换成流体动能,以喷射推进新技术取代传统螺旋桨的推进,具有低噪音等特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中科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此项技术研究,第一艘超导磁流体推进实验船“HEMS﹣1”于1998年研制成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流体推进器的核心组件由________、电极和通道构成;
(2)为减小空气和海水影响,实验船上部主体可加工成________(选填“上凸下平”、“上平下凸”或“上下对称”)的流线型;
(3)若上述实验船驶入清江,船身受到的大气压会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在海上时受到的大气压,利用河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获得动力。
答案: (1)磁体 (2)上下对称 (3)等于 能
解析:
(1)磁流体推进器的推进原理是利用了“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因此其核心组件要包含一个磁体用来产生磁场。
(2)对于实验船的上部主体,其上表面在空气中,下表面在水中,为减小空气和海水的阻力,上部主体的上下表面都要做成流线型,即加工成上下对称的流线型表面。
(3)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从海上驶入江中,海拔高度不变,大气压不变;行驶在河水中时,只要用同样的方法使河水带电,带电河水在磁场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在通道中向后运动,推动船前进。
5、(2022北京)请阅读《国之重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并回答题。
国之重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到试图用“中国天限”破译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奥秘,从探究万物组成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透视物质的微观结构,都得益于实验条件的拓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在宇宙中、高温、高压、强磁场等极端环境比比皆是,而我们地球上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要发现更多的新现象,就需要建造极端条件实验室,拓展研究空间。
所谓极端条件,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创造出来特别低的温度、特别强的磁场、特别高的压强等(如图所示)实验条件。通过创造极端条件,可以发现和揭示许多在通常条件下观察不到的奇异物质特性,例如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如铝在-271.76°C——即1.39K——以下时电阻为0),这就是超导现象。
肩负原始创新重任的国之重器——国际首个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布局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并已投入使用。该项目拥有极低温(可达1mK)、强磁场(可达32.35T)、超高压(可达)和超快光场(时间分辨率可达s)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科学家们将极端条件进行综合运用,大大拓展了物质科学的研究空间,为发现新物态、探索新现象、开辟新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中的一个极端条件:___________。
(2) 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了10000m的深潜试验,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超高压极端条件的压强约为“奋斗者”号在10000m深海中(海水密度取)承受压强的___________倍。(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4 B. 40 C. 4000 D.400000
(3) 强磁场的产生需要大电流,但电流越大,导线的温度就会越高,通常会导致铝导线等熔化,给强磁场的产生带来限制。依据文中信息,请写出应选择哪种极端条件,能减少电流通过导线所产生的热量,从而突破限制,创造强磁场极端条件,并写出选择依据。( )
答案: ①. 极低温 ②. C ③. 见详解
解析:
(1)由题可知,该项目拥有极低温(可达1mK)、强磁场(可达32.35T)、超高压(可达)和超快光场(时间分辨率可达s)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2)“奋斗者”号在10000m深海中(海水密度取)承受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10000m=1.0×107Pa
即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选择极低温极端条件。因为,铝等物质在极低温极端条件下可以出现超导现象,此种情况下导线的电阻为0,根据,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为0。这样就可以减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突破限制。
6、(2022江苏扬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体积约为 ,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与地面锚泊设备连接的系揽进行升空和驻空,通过系揽里的两根电线给整个载荷供电。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助力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1)“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______人正常行走的速度;
(2)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通过反射太阳光中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
(3)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写出一种即可)______;
(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______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为 ,g取10N/kg)
(5)浮空艇内的氦气密度______艇外空气密度,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______;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最佳办法是______。
答案: (1)小于<低于 (2) 红外线 (3)密度小 (4)7.2×104 (5)小于 减小 (6)排出部分氦气
解析:
(1)根据短文可知,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达到9032m所经过的路程为
所用时间t=3小时14分钟,即
“极目一号”浮空艇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1m/s,因此“极目一号”浮空艇上升的平均速度小于人正常行走的速度。
(2)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化学效应,由题意可知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应用的目的是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因此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主要功能是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3)由于浮空艇要在空气中上浮,需要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小于艇外空气的密度,因此要求浮空艇艇体材料应具有密度小的特点。
(4)根据题意可知,浮空艇体积约为
V=V排=9000m3
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 , ,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
(5)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物体的密度小于物体所浸没的液体(或气体)密度时,物体上浮;浮空艇在空气中上浮,则其平均密度应小于空气的密度,根据浮空艇的构造可知,艇体材料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浮空艇内部下层是空气密度与外界空气密度基本相等,因此要使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小于外界空气密度,则要求浮空艇内部上层充满的氦气密度小于艇外的空气密度。
[6]在浮空艇升空过程中,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因此空气的密度越来越小,根据公式 可知,浮空艇体积不变时,空气密度越小,所受浮力越小,故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即浮空艇在空气中下沉,则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需要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大于艇外空气密度,可采取的最佳办法就是排除部分氦气从而增大浮空艇的平均密度。
7、(2022齐齐哈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6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这是中国人的第九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组成的飞天英雄集体远征。
(1)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选填“热值”或“比热容”);
(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受到火箭的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3)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中宇航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升空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5)天和核心舱宽大太阳能电池板能提供电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①. 热值 ②. 运动状态 ③. 变大 ④. 静止 ⑤. 可再生
解析:
(1)火箭是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他燃料时,液态氢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而比热容描述的是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与题意不符。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飞船受到推力加速升空的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载人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故飞船中宇航员的重力势能变大。
(4)分离前,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5)太阳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所以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8、(2022广东)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补给能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它能够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将电能充入汽车动力电池(以下简称电池)。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因而可实现快速充电。
设电池当前储能占充满状态储能的百分比为D。充电时,充电桩的充电功率P会随着电池的D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充电桩显示屏了解充电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信息。现实际测试一个直流充电桩对某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假定测试中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池的储能。充电前,D为30%,充电桩显示屏中充电时长、充电度数、充电费用示数均为0。开始充电后,P与D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方便计算,图像已作近似处理),充满后,立即停止充电。当D达到70%时充电桩显示屏的部分即时信息如下表。
(1)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故充电功率更___________;
(2)在D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当D为70%时,充电电流为___________A;
(3)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费单价不变,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___________元;
(4)设D从70%增至80%所需时间为t1,从80%增至90%所需时间为t2,且t1:t2=2:3,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时长为___________min。
答案: (1) 大 (2)先变大,后不变 100 (4) 72 109
解析:
(1)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据P=UI知,充电功率会更大。
(2)由图乙知,D由30%到55%时,充电功率变大,D由55%到70%时,充电功率保持不变,所以D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先变大,再保持不变。
由图乙知,D为70%时,充电功率为40kW。由表格数据知,充电电压为400V,据P=UI知,充电电流
(3)由表格数据知,D为70%时,消耗的电能为24.0kW h,充电费用为28.80元。则每度电的费用
充满电时,需要消耗的电能
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
60kW h×1.2元/kW h=72元
(4)D从80%增至90%,消耗的电能
由图乙知,这个过程充电功率15kW,用时
那么,D从70%增至80%用时
D从90%增至100%的充电功率与80%增至90%的相同,用时相同,所以整个过程充电时长
t=t0+t1+t2+t3=45min+16min+24min+24min=109min
9、
10、(2022山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起向未来
2022年4月16日,圆梦天宫,英雄凯旋,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国航天员三人组平安返回地球。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普通人进入太空旅行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实现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若暴露在太空中无法获得氧气,这种状态下1s就会失去意识;太空中没有作用于身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沸腾,从而使身体组织膨胀,体温降低而冻结;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20℃,而在阴影处温度则会骤降至-150℃;太空中还有速度极快的微小陨石,人体一旦碰到将造成极大伤害。
为实现太空旅行,人们不断研发各类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诞生都是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可以想象,未来的宇航服将是个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
(1)太空中没有作用于人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沙克尔顿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极,在山的边缘阴影区永无日照,保持着太阳系最低温的记录,请你推测这个最低温可能是___________℃。
(3)假如,你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宇航服,在星空中遨游、月球上漫步。你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___________。
答案: (1) 沸腾 气压低,沸点低 (2). -150 (3)能制氧、能保证宇航服内气压正常、设计的太空服要能、防撞等
解析:(1)液体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太空中是真空,没有空气,也就没有作用于人体的气压、因此,太空中体液就会快速沸腾。
(2)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20℃,而在阴影处温度则会骤降至-150℃;沙克尔顿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极,在山的边缘阴影区永无日照,保持着太阳系最低温的记录,这个最低温可能是-150℃。
(3)太空中没有空气,设计的太空服要能制氧,维持自身呼吸;太空中没有作用于身体的大气压,设计的太空服要能保证宇航服内气压正常,维持自身所需气压;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20℃,设计的太空服要能隔热,维持自身体温;太空中还有速度极快的微小陨石,人体一旦碰到将造成极大伤害,设计的太空服要防撞等。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与地面锚泊设备连接的系搅进行升空和驻空,通过系搅里的两根电线给整个载荷供电。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助力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1)“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 小于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
(2)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通过反射太阳光中的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
(3)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写出一种即可) 密度小 。
(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 7.2×104 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为0.80kg/m3,g取10N/kg)
(5)浮空艇内的氦气密度 小于 艇外空气密度,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 变小 。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最佳办法是 排除部分氦气 。
答案:(1)小于;(2)红外线;(3)密度小:(4)7.2×104;(5)小于;变小;(6)排除部分氦气。
解析:(1)“极目一号”上升的高度s=9032m﹣4270m=4762m;
“极目一号”上升的所用时间t=3h14min=194min=11640s;
“极目一号”上升的速度v===0.41m/s;
人行走速度大约为1m/s>0.41m/s;
(2)红外线能使物体升温,所以白色层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3)艇体材料除了高强度外,还需要耐腐蚀性、低密度、耐高温等特点;
(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F浮=ρ空gV=0.80kg/m3×10N/kg×9000m3=7.2×104N;
(5)浮空艇要上升,说明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由于排开空气的体积和浮空艇的体积相等,所以ρ空gV>ρ氦gV;化简得ρ空>ρ氦;
上升过程中,空气变稀薄,空气密度变小,导致浮力变小;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通过增加自身重力或者减小浮力,当排除部分氦气的时候,浮空艇体积变小,浮力就变小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