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对韵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对韵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4 12: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读准“风、虫”的字音。(重点)
2.会写“虫”字和笔画提。(难点)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和我的生字朋友们(复习导入、激发识字兴趣)
1.出示学过的所有生字,以“人在天地间”“认识我自己”“我爱大自然”三个板块串联所有学过的生字。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他们其中有很多象形字,老师把他们带过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跟读。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今天我们还会认识新的生字朋友,还会学到一首好听的儿歌——《对韵歌》
2.齐读课题。
活动二:我会识字唱儿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跟读,学生读正确。
(1)出示课文,教师放慢节奏逐句示范朗读,学生用手指字,逐句跟读,教师巡视。
(2)教师一行一行地带读,学生跟着读。
3.多形式朗读课文,将儿歌读准读通。
(1)师生齐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好的学生示范读
4.多形式对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1)师生合作对读对子。如,教师:“云对——”,学生:“雨”。再师生交换对读。
(2)用同样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同桌合作对读。
(3)师生分行对读。如,教师读“云对雨”,学生读“雪对风”。
活动三:认识新朋友(听读课文、联系生活、随文识字)
1.教师引导: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教师边圈边带领学生读一读“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水、柳、桃”引出认字活动,引导学生朗读生字。
2.借助图片,形象识字。
(1)字理识认“云”和“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用哪些符号表示云和雨吗?”
出示象形字:
师:“你能猜出哪个是云,哪个是雨吗?”
(2)看图想象,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云、雨、风、鸟、虫”组词。
①学习“云”。
师:“云可是个淘气的孩子,它经常改变着自己的颜色和形状。比如,快下大雨的时候,天空飘着的是乌云、雨过天晴,天空中飘着的是白云、傍晚,在夕阳的映衬下,天空中的云又变成了美丽的彩云。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字:云”。
②学习“雨”。
师:“同学们又见过什么样的雨呢?你一定见过大雨和小雨,春天的雨叫春雨,秋天的雨叫秋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字:“雨”。
③学习“风”。
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飞扬的柳枝上的风,并联系生活说一说“风”可以组成哪些词。(大风、春风)
④学习“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⑤学习“虫”。
(3)尝试用学过的字组词,例如:“云上”“下雨”“雪人”
(4)开展“我是小老师,跟我一起读”趣味读词活动。
出示词语,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小老师读一遍,其他同学跟读两遍。
(5)生字回文,再读儿歌。
师:“同学们,大自然变换的天气,可爱的动植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事物一对一对的写进了对韵歌中。让我们把生字送回家,伴着音乐,再来读一读它。一边读一边思考,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活动四:感知对韵与美好(初步感受对韵)
1.配乐朗读,感知对韵。
预设:发现每一句都有“对”字,发现“对”字前后字数相同。
2. 去“对”组词,感受美好。
将每一句的“对”字去掉,教师带读新词,结合图片感受“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美好景象。
活动五:写好新朋友“虫”(认识新笔画提,指导书写虫)
师过渡:“这节课有3个生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一定也能把他们写好。”
1.学习笔画提,教师范写,告诉学生要从左到右,从重到轻。学生边读笔画边书空。
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课后田字格中的“虫”及上方的笔顺跟随,学生运用边读笔画边书空的方法书空“虫”。(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竖,五笔提,六笔点,六笔组成一个虫,飞虫的虫)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虫”的位置,借助横中线、竖中线把握关键笔画。学生书写“虫”字,描2个,写1个。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积累了很多,回忆了老朋友,认识了新朋友,还学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大家回家后把今天新学的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也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