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本节目标
本节重点
本节重点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对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亚里士多德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于土壤。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比利时)
5年后
“柳树实验”
思考
1.随着柳树苗的生长,土壤中哪种成分发生了变化?
2.你认为这种成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吗?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柳树苗2.5千克
柳树增加了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了不到100克
4.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其他条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植物-蜡烛-小鼠”实验
思考
1.这个实验中哪组是对照组?可形成几组对照实验?
2.实验装置为什么要密闭?
3.各组实验现象是什么?
4.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实验装置的玻璃罩能否改为不透明的黑色?为什么?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1779年
英格豪斯
(荷兰)
光
英格豪斯通过500多次实验证明:
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光
变量(自变量)
——光的有无
因变量
——光合作用的有无
植物在光下产生了哪种气体?如何检测?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尝试设计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设计提示:
1.实验变量(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对照组?
2.如何保证单一变量?
3.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参考“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水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自变量——二氧化碳的有无
因变量——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思考:通过什么手段控制二氧化碳的“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1779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864年
萨克斯
(德国)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不透光的纸
暗处理叶片
照光
碘蒸汽熏蒸
思考:萨克斯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绿叶在光下可以产生淀粉
萨克斯的实验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结合一系列实验,你能说出光合作用涉及的因素吗?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
——叶绿体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淀粉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
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储存着能量)
+
+
原料
产物
场所
条件
光合作用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二氧化碳
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储存着能量)
+
+
结合光合作用反应式,想一想要提高光合作用反应,可以改变哪些因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产量低
产量高
产量低
过稀
合理密植
过密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光照—立体种植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
温室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器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吊挂式二氧化碳释放剂
“气肥”
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1779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864年
萨克斯
(德国)
1880年
恩格尔曼
(美国)
拓展延伸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结论: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拓展延伸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光合作用
发现史
实质和过程
应用
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普利斯特利实验
合理密植
反应式: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间作套种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例1.根据我们现有知识,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⑤小白鼠生活和蜡烛燃烧都消耗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B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例2.如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
A.分解有机物,化学能转变成光能,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储存能量
B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例3.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
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
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
D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