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上1.3.3 几种常见的力 课件+素材(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上1.3.3 几种常见的力 课件+素材(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3 10:33:3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几种常见的力03
弹力
新课内容
00
00
00
提问:用手拉橡皮筋,手上有什么感觉?
01
弹力
01弹力形变            (1)形变定义:物体受到作用力,形状会变化,叫形变。弹性形变塑性形变①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②塑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2)形变分类:01弹力01弹力活动:观察塑料尺是否弯曲1.把塑料直尺的两端搁放在两支铅笔上尺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活动:观察塑料尺是否弯曲2.在尺的中央放一个砝码,观察尺将发生怎样的形变。尺向下发生弯曲01
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3、弹力的三要素:
方向:总是垂直与接触面(点)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接触点或表面
01
01弹力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胡克定律)。2.公式:F=k x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单位:牛每米,符号N/m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01
弹力
1、压力:物体放在地面上,会给地面向下的压力.
2、支持力:物体放在地面上,地面会给物体向上的支持力
3、拉力:用绳子吊物体,绳子给物体的是拉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弹力有支持力、拉力、压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
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
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
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例1
(2022 南京模拟)
弹力的概念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B.支持力、压力、重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弹簧测力计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一定成正比
【解答】解:A、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故A正确;
B.平时所说的支持力、压力的实质都是弹力,但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其实质不是弹力,故B错误;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例2
(2022 武汉)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022春 射洪市期末)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20N拉弹簧,弹簧伸长了2cm。现在两端同时用F2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弹簧伸长3cm(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每个力F2为(  )
A.15N B.30N C.20N D.40N
【解答】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图中用20N的力F1的力拉弹簧时,弹簧左端也受到向左的20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要使弹簧伸长3cm,则需要30N的拉力,在乙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水平拉力,弹簧仍伸长3cm,由于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所以加在弹簧乙上施加的力也是30N。
故选:B。
例3
(2022 东营)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解答】:A、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量重力,也可以在水平方向或者斜方向上拉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拉力,故A错误;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如果指针没有指到“0”的位置上,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故B正确;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否则会影响弹簧测力计的正常使用,故C正确;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旦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将不能恢复原状,会损坏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
故选:A。
例4
(2022春 越秀区校级期中)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小明用一弹簧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关系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得到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可用此弹簧制作量程为5N的测力计
B.拉力为4N时弹簧伸长了9cm
C.在受力7N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D.此弹簧的长度是8.5cm时受到的拉力是3.5N
拉力/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长度/cm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10 14.30 15.60 16.20
例4
(2022春 越秀区校级期中)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答】:AC、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1N时,弹簧的长度为6.0cm;拉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7.0cm;一直到拉力为7N时,都是弹簧的受到的拉力增加1N,弹簧就伸长1cm.因此在该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7N,拉力为0N时,弹簧的长度为5.0cm,这就是弹簧的原长,故AC合理;
B、拉力为4N时,弹簧长9.00cm,弹簧原长5.00cm,弹簧伸长了9cm﹣5cm=4cm,故B错误;
D、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当用手将弹簧拉到8.5cm长时,手对弹簧的拉力:F=kx=1N/cm×(8.5cm﹣5cm)=3.5N,故D合理。
故选:B。
例5
(2022春 雁江区期末)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如图所示,将A、B两个弹簧测力计互相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分别向左、右两边拉。已知A的量程比B的量程大,若A的示数为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示数应该小于5N
B.A拉B的力和B拉A的力大小相同,所以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
C.此实验可以研究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
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例5
(2022 东营)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解答】解:
AC、以A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A的示数为5N,A受到一对为5N的平衡力,所以B对A的拉力为5N;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拉力为5N;同理以B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A对B的拉力为5N,则测力计B的示数仍为5N,故A错误、C正确;
B、A拉B的力和B拉A的力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所以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故B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课堂总结
小结:
一、形变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状)2、范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
二、弹性形变
1、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物体能恢复原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三、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点或表面;
3、弹力的方向指向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等有关。
课堂小测
1
(2022春 连山区期末)
弹力的概念
1.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弦对箭的推力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马对车的拉力
【解答】:A、拉弓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所以弦对箭的推力是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运动员的脚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属于弹力,故B不合题意;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属于万有引力的范畴,不属于弹力,故C符合题意;
D、马对车的拉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属于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2春 长沙期中)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若乙弹簧受到4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
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乙弹簧
【解答】: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A错误。
B、由图像知乙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乙=4ΔL,所以若乙弹簧受到4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故B错误;
C、由图像知甲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甲=ΔL,所以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故D错误。
故选:C。
3
(2022春 秦都区期末)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B.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需要校零
D.使用时,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卡壳
【解答】: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使用,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范围和分度值,不能超出其量程,故B正确;
C、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不在零刻度线需要校零,故C正确;
D、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
4
(2022春 东海县期中)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A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15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当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7cm时,则橡皮筋B上都悬挂的物体的重力为   N;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选填“A”或“B”)。
16
14
B
4
(2022春 东海县期中)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答】:(1)在弹性限度内,物体所受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由图像可看出,当A受拉力为15N时,伸长量为16cm。当B收到拉力为20N时,伸长量为10cm,所以当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7cm时,则橡皮筋B受到的拉力为14N,所以悬挂的物体的重力为14N。
(2)从图像可看出,相同拉力时,B的形变程度小,用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故答案为:(1)16;14;(2)B。
如图所示,若将钩码挂在测力计下,则可使测力计伸长一个格。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钩码在弹簧的上端点,沿同一直线分别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然后将两个力撤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目的是为了使两次力
的   相同。
5
(春 东城区校级期中)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解答】:对图中弹簧进行受力分析:F2力的方向向下,F1力的方向向上,弹簧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可知合力F=F1﹣F2,若去掉F1、F2,只用一个拉力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说明该拉力与F1、F2的合力效果相同,这是物理学中一种研究方法:等效替代。
故答案为:效果。
效果
作业布置,即Wor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