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时 间 40分钟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人
章 节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节
课标解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其中“地貌类型”是认知内容,“观察、运用”是行为条件,“识别、描述”是行为动词,本条课标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二节,以敦煌为例描述了风成地貌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地理条件。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敦煌“魔鬼城”说风积地貌,介绍了敦煌市的基本概况及其风蚀地貌。第二部分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介绍了鸣沙山的概况、沙丘的形成、形态及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学情分析 该节内容中风成地貌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考虑到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并且区域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视频、实验演示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其形成过程的理解;再适当拓展案例进行强化,让学生建构牢固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1.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识别风成地貌,感知风成地貌的神奇。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风成地貌的分布地区。
综合思维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风成地貌形成的条件及演化过程。
区域认知 3.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识别出风成地貌,说出风成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人地协调观 4. 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所学知识,分析风成地貌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 风成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风成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学案、沙石和吹风机。
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教学观念,本节课采用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问题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导引,合作探究”、“知识迁移,实践应用”、“游戏PK”“知识梳理,建构体系”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航拍中国——敦煌雅丹地貌》
设计依据: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学生任务: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
1、视频中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2、视频中的地貌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育而形成的?
学生观看完视频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进入新课。
一、敦煌的地理概况
课件展示甘肃省及河西走廊示意图、敦煌气候类型图等图文资料,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敦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教师归纳总结并形成板书(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同时为后面分析风成地貌的形成奠定基础)
1.地理位置
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
2.地形
东有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3.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2400毫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4.土壤
土壤含水量极低、土质疏松。
5.水文
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水源短缺。
6.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以荒漠为主。
二、风成地貌
概念讲解: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即风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成地貌。
【问题导引,合作探究】
设计依据:新课程教学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意在让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新知,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
合作探究一:风力作用
概念讲解:风力侵蚀、风力搬运、风力堆积
1、风力侵蚀:是指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
2、风力搬运: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方式也不同,以悬移、跃移和蠕移三种方式进行。
3、风力堆积:风的堆积发生在大气介质中,是纯机械的堆积作用。
实验模拟风力作用:教师与学生代表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其余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粉沙和石块若干、细沙、吹风机
实验过程:①固定好干燥土堆的位置。
②分别用吹风机的一、二档吹摆好的土堆及沙子。
实验观察:
风力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大风 吹扬起的沙尘物质 的侵蚀能力 强 搬运沙尘物质的距离 大 随距离增大,沉积物颗粒 变小
小风 吹扬起的沙尘物质 的侵蚀能力 弱 搬运沙尘物质的距离 小
互动交流:小组探讨共同完成表格,并展示成果。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尝试分析风力作用与风力的大小有何关系?
学生思考并进行阐述,教师加以总结:风力越大,风力侵蚀、搬运作用越强;风力越大小,堆积作用越强。
合作探究二:识别风成地貌
类型 名称 成因
风蚀柱 风力侵蚀
风蚀雅丹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沙丘 风力堆积
学生结合刚才实验及教材内容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区域视角识别出风成地貌的类型及特点,并且知道其成因。
合作探究三:沙丘
观察景观图,学生分小组完成以下问题:
1、描述沙丘的形态特点。
2、利用沙丘坡面陡缓判断当地主导风向,并在图中画出风向。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知识迁移,实践应用】
设计依据: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和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
实践应用1: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新月形沙丘上如何选择滑沙路线?
实践应用2:风成地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实践应用3:结合所学和身边实例,对比敦煌沙漠化与砚山维摩石漠化的异同?
学生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在组内探讨并汇报讨论结果。
【游戏PK】两人为一组上台答题PK,看谁获胜?
设计依据:在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将课堂练习以生动、趣味的游戏PK形式呈现,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梳理,建构体系】
(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风力堆积
风蚀地貌(魔鬼城)
风积地貌(鸣沙山)
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风化作用强烈;风力大
)
【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是基于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的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标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大势所趋。针对这一问题,我做出以下反思:
本堂课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法,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并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穿插了三个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并能突破难点。
不足:学生在讨论的之前要先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多训练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知识梳理,建构体系环节,给出思维导图的部分让学生回忆加以完善;对于课堂的把控和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