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认识土壤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则是分认识土壤,主要介绍土壤的定义,土壤剖面和土壤物质组成。认识土壤就是要告诉学生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土壤,不同土壤的性质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四大圈层,经过大半个学期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自然要素的学科思维和方法,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综合思维来分析地理现象。
土壤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自然地理要素,尽管学生对土壤有一些初步的感受,却很少用科学的视角观察土壤,更不知道如何对土壤进行分析和描述。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地图、地理视频、身边地理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应重视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科学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观察土壤剖面或标本,说出不同土壤层次的差异。
2、观察土壤剖面或标本,说出土壤的物质组成。
四、教学重难点
1. 土壤的分层结构。
2. 土壤的物质组成。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地理视频、多媒体课件、土壤样品、烧杯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立足于问题式教学法,加之以实践探究法,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重难点处选用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是10月25日,距离11月11日越来越近,大家还记得那天是购物狂欢节吗?那你把心仪的东西买了之后,钱包就空了,没钱吃饭打算吃啥呀?
生:吃土。
师:那在吃土之前,我们得先认识土壤,才好下口呀!
【新课讲授】
先带领学生了解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土壤:1、土壤的概念;2、土壤的分层;3、物质组成
1、土壤的概念:通过一颗小种子的发芽视频导入。引入土壤概念。
师:播放视频,并讲解土壤概念。
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土壤具有肥力,从而掌握土壤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视频这样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土壤概念,能更好的掌握。
过渡:知道了土壤的概念,那么下面来观察砚山本地的土壤剖面,有什么发现?
师:播放两张砚山本地的土壤剖面图,让学生找二者的共同点。
生:土壤具有分层结构。
设计意图:将抽象变为直观,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存在分层。
师:知识讲解
①、分层:
土壤有一定的分层结构。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向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一般可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成土母质层。
②、土层特点
表层:枯枝落叶层和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小组合作探究
下图为不同植被(森林、草原、荒漠)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土壤剖面①②③分别对应什么植被?
2、森林和草地的土壤从地面到深处有机质含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请两组代表发言。
生1:①荒漠②森林③草原;
理由:荒漠土壤面上生物量最少,所以有机质含量最少;而森林土壤面上生物量最多,所以有机质含量最多;剩下的就为草原。
师:点评并表扬。并让不同意见的小组辩证。
生2: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
理由:从总量上看,森林土壤生物量最多,所以有机质含量最多;而草原的土壤生物量较少,所以有机质含量次之。
师:点评并表扬。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再次进行分析。
教师进行总结:草类的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质化的有机质,但草根相对较短,主要是存在于地表;树木的生命周期长,主要是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数根较长,能为深处提供一定的有机质,且森林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多于草原地区,所以经过流水的淋溶作用也能将地表的有机质带到深处。所以正确的应该是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与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与鼓励。
设计意图:学生能全程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过渡:学完腐殖质层,那么下一层是什么?.
生:淋溶层。
师:知识讲解
淋溶作用:指下渗的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
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质地较松,酸性,肥力较低,颜色较浅。
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生:自主探究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中为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早、干旱)作用下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
生:自主判断
图中土壤剖面反映了甲乙丙分别是什么气候?
设计意图:在讲知识之前,进行一个知识铺垫,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后设计一个自主探究,有利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过渡:学完淋溶层和淀积层层,那么下一层是什么?.
师:知识讲解
成土母质层:疏松风化碎屑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被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基岩:坚硬的岩石。
过渡:学完土壤各层的特点,那么大家辨一辨下面这句话准确吗?.
生:辨一辨
成土母质是土壤中养分的主要来源?
师:对知识进行补充,并对自然土壤剖面进行判断。
课后思考:
①分析砚山土壤环境的特点及成因。
②这种土壤对砚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③我们该如何改良和养护家乡的土壤。
设计意图:把课本知识迁移到乡土地理中,让学生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由此来了解家乡,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过渡:学习了自然土壤的剖面,有一种土壤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那就是耕作土壤。
师:知识讲解
【知识拓展】土壤耕层
自然土壤经过人类的长期耕作、施肥、灌溉等作用形成的农业耕作土壤。
耕作层:表层经长期灌溉耕作而成。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根系较密。
犁土层:又称亚表土层,长期耕作中经过农耕机器压实而成,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土层较紧实,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作物生长。植物根系少。
问:长时间不翻耕土地,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不利影响?可以如何改良土壤?
生:答
不利影响:长时间不翻耕土地会影响降水渗入深层土壤、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蓄水和根系水分吸收。
措施:土壤深耕或深松能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师:教师总结,对知识进行补充,并对耕作土壤剖面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对知识进行迁移。
过渡:我们从出垂直分层来认识了土壤,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视角从物质组成来认识土壤。
生:学生先完成表格。
师:知识讲解
矿物质:指天然元素或经无机过程形成并具结晶结构的化合物,土壤中的矿物质(无机盐)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包括岩石碎屑、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有机质:指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来源于动植物的遗体、动物排泄物及其部分分解的有机质和腐殖质,以植物组织为主。
水分:大气降水渗入土壤内部,充填土壤中的空隙,形成土壤中的水分。
空气:土壤的空气来源于大气,但其性质与大气明显不同,它不连续,各处成分不同,且湿度大。它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空隙中,它的含量取决于水分的增减。
过渡:矿物质的颗粒大小决定了空隙的大小,而空隙大小又会影响土壤的水分和空气。
【知识拓展】土壤的组成
土壤粒组:土壤的矿物质在大小和组成上都是多变的,不管土壤矿质颗粒的来源、成分和性质如何,仅仅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组,这些不同的组合就称为土壤的粒组。下图为土壤颗粒分组方案。
土壤质地:实际的土壤几乎不可能由某种粒组的颗粒单独组成,绝大部分都是由各个粒组的颗粒混合而成。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设计实验:教师准备砂土、壤土、黏土三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样品备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不同土壤的粒径大小、有机质含量,通过手捏和倒水的方式,感受、记录几种土壤的含水量和孔隙度。并三种土壤的孔隙度、排水性和通气性进行排序。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孔隙大小排序:砂土>壤土>黏土;
排水性和通气性:砂土>壤土>黏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参与模拟实验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孔隙大小对土壤产生的影响,提高地理实践力。
教师总结:
砂土:以砂粒为主的土壤,砂粒含量在70%以上。砂土空隙大,排水和通气条件好。但保水蓄肥能力弱,抗旱能力弱,土壤养分少。
黏土:以黏粒为主的土壤,黏粒含量不低于40%。黏土空隙小,排水和通气条件不佳,但保水蓄肥能力强,有较强的黏结性和可塑性,胀缩幅度大。
壤土:是砂粒、粉粒和黏粒三者在比例上均不占绝对优势的一类混合土壤物理性质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农业价值高。
【课堂小结】:
师:学生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建构;
生: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归纳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教师适时补充,建构完整的土壤形成原因知识体系:
小组内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实现学生互评。
设计理念: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有着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探究过程中生成了一些新的结论,这时教师需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并绘制成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实现作品生成。
当堂检测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层是淋溶层 B.乙层是腐殖质层
C.丙层是淀积层 D.丁层是基岩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颜色较深
B.淋溶层肥力较高,颜色较浅
C.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D.成土母质层最初来源于疏松风化碎屑物
3.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土壤水分和________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_______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彼此消长。
(3)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
设计理念: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依托新教材同时又优化新教材。新教材对新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最大限度贴合新教材,避免偏新离教材。同时对一些静态的文字图片做了优化升级,更换为表达内容更丰富立体的短视频,构建鲜活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情况下展开学习。
通过情境导入,实现问题生成;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建立知识联系,实现知识生成;然后鼓励学生把知识形成思维导图展示出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实现了作品生成;把知识点放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能力生成;最后再设计拓展迁移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情感生成。
不足:本节教学设计虽已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深度仍有待加强。一些承前启后的活动衔接不够,学生可能不专心就会出现知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