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 2.1.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 2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随着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方程的工具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等,已经初步地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且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经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方程的模型并不都是线性的,另一种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核心素养 通过建立一元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继而产生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实际背景感受,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体会、概括出数学模型的简洁和必要。针对“二次”规定a≠0的条件,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地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并能确定简单的字母系数方程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学习 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2.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它的一般形式,并能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3.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难点 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什么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哪些?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回答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情境的回顾,加深学生对“元”和“次”的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同时,便于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类比,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讲授新课 问题1:下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 8 m,宽为 5 m,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 18 m2 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 设所求的宽度为x m,那么地毯的长为(8-2x)m,宽为(5-2x)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8-2x)(5-2x)=18 问题2:观察下面等式:102+112+122 =132+142,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 x,那么后面四个数依次可表示为:(x+1),(x+2) ,(x+3),(x+4).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2 + (x+1)2 + (x+2)2 = (x+3)2 + (x+4)2 问题3:如图,一个长为 10 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由勾股定理得,滑动前梯子底端距墙6m,设底端滑动x m,那么滑动后底端距墙(x+6)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8-1)2 + (x+6)2 =102 议一议: 由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方程: (8-2x)(5-2x)=18,(8-1)2 + (x+6)2 =102 , x2 + (x+1)2 + (x+2)2 = (x+3)2 + (x+4)2 思考: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都可以化成 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 你能根据上述三个方程的共同点,给这样的方程下个定义吗?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 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 我们把 ax2+bx+c=0(a,b,c为常数,a≠0) 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次项:ax2 ,一次项:bx;常数项:c 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系数:b. 特殊形式 练一练: 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认真分析,尝试列出方程 认真分析,尝试列出方程 认真分析,尝试列出方程 先动手整理,再举手说一说 组内交流讨论. 思考回答问题 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实例的等量关系,设出对应的未知数,列出方程,为归纳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准备.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方程知识和经验,将上述三个方程进行化简,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对整理后的方程进行观察与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共同特点;最后再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对所列三个方程共性的分析,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课堂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1)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 A.a≠0 B.a=1 C.a≠1 D.a为任意实数 2.如果方程(m-3)-7-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 ) A.±3 B.3 C.-3 D.以上都不对 3.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已知方程(m+2)x2+(m+1)x-m=0,当m满足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5.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6. 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有一根1m长的铁丝,怎样用它围一个面积为0.06m2的长方形 (2)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这次聚会? 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并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这个环节是巩固本课知识点,通过设置一组由浅入深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部分的设计中,主要是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 课题: 2.1.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1.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方法”: (1)根据定义要把握三点:一是整式方程;二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三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根据一般形式要把握两点:一是能化成ax2+bx+c=0的形式,且a一定不能为0,而b,c都可以为0;二是判断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与其解的情况无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