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3 17: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夏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奴隶社会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回顾:社会形态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想一想:运用书本内容及所学知识,如果你穿越到春秋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你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选择你的身份
诸侯
平民
周天子
你的身份:平民
使用铁农具
手工业发展掌握了很厉害技术
牛耕
使用货币去买东西
个体
农耕
石器
骨耜耒耜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发展
1、劳动工具改进
廉价、粗糙、不精细、硬度不够,不耐用
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青铜器
铁不仅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而且很锋利,特别适合制造工具
铁器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
2、耕作方法改进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刀耕火种、耒耜耕作(人力)
牛耕(畜力)
牛耕的使用是耕作技术的重要革新。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井田制中“千耦其耘”的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3、生产方式改进
千耦其耘
个体农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青铜业:规模扩大,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二)手工业发展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漆器:楚国漆器水平很高。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三)商业发展
1、下图是春秋铁质空首布(一种货币),从这枚货币上我们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有 ( )  
①春秋时期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春秋时期金属货币已经得到广泛流通
③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是统一的铜币 
④春秋时期商品交换比较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堂小练习
C
2、图片资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资源。下面的图片能告诉我们   是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分封制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出现 D.郡县制的确立
C
你的身份:周天子
说好的分封制呢?说好我才是大佬?
没办法只能依附强大的诸侯了
土地
又少
诸侯不听我的号令,还要和我打架
我真的没有钱
难过
想哭
统治人口少
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统治力大减。
根据下面表格,请同学们归纳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二、王室衰微
时代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
诸侯关系
西周 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约千里的土地 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王室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阳一带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2、经济贫弱。
3、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诸侯。
小故事:春秋时期有位楚庄王,他即位后三年的时间里,从未向国内发布过任何政令,夜以继日地在后宫寻欢作乐。有臣子劝谏,庄王答曰:楚国京城,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从此以后,楚庄王励精图治,把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故事。后来,楚庄王行军经过洛阳的时候觐见周天子,第一句话就问周王室九鼎的轻重大小。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显然是挑衅周王的权威,周天子对他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你的身份:诸侯
尊王攘夷
发展
经济
做强做大
争做老大
会盟,我做老大,有谁不服?
收揽人才改革发展
三、诸侯争霸
以前 现在
把土地分封给 卿大夫 设郡、县,派官员管理、且官位不世袭
听周天子的命令 各自为政
定期向天子纳贡 不在定期纳贡
\ 经济发展
经济:诸侯国经济实力加强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国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诸侯国具有很大的政治独立性。
(一)诸侯国的变化
为诸侯国争霸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书本第30页,归纳诸侯争霸原因、目的、口号。
原因 第一、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第二、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目的 为了掠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霸主,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口号 尊王攘夷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二)诸侯争霸
(三)春秋五霸
第一种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第二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 老马识途、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晋文公 退避三舍、竭泽而渔、
兵不厌诈
楚庄王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止戈为武
秦穆公 厉兵秣马、秦晋之好
宋襄公 宋襄之仁
越王 卧薪尝胆、兔死狗烹
吴王 三令五申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如何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消极: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
性质(实质):奴隶主贵族之间,大国兼并小国的掠夺战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积极:
影响
3、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下图中哪个诸侯国的君主 (  )
课堂小练习
D
4、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D
经济发展
农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出现交换市场,货币被更多使用。
铁农具
牛耕
深耕细作
个体农耕发展
四、笔记整理
政治变局
王室衰微:表现
诸侯争霸:
原因
目的
口号
霸主
性质
影响
导致
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瓦解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无力对付诸侯。同时,强大的诸侯利用天子名义,兼并弱小的诸侯国,称霸争雄。整个社会处于大变革之中。
动荡的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