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一)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
一、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3.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
(1)劳动密集型产业
(2)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
1.技术水平差距
(1)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技术水平、 水平、 等方面的差距,影响产业输出国向外转移的产业 或产业 。
(2)一般产业转移是按“ 差距”依次进行推进。
2.劳动力价格差异
(1)劳动力资源 、素质 且价格 的国家,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产业转移随之在 上发生变化。
3.市场规模大小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市场规模越来越 ,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提供了市场机遇。
4.政策支持程度
(1)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税收等政策,限制 污染、 资源消耗、 技术含量的产业在本国发展,有利于产业转出。
(2)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 政策、建设 、规划 等措施来承接产业转移。
5.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产业链 产生的效应、原生产用地 、地价 、环境污染等,也促使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预习自测】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下为某工业部门在不同国家产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A.电视机制造工业 B.航天工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工业的地域转移,按照先后的顺序依次是
A.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 C.日本—美国—中国 D.日本—中国—美国
3.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迁出地环境优美 B.迁出地资源丰富 C.迁入地科技水平高 D.迁入地劳动力价格低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4~6题。
4.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5.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6.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情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问题】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简述相比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
3.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4.指出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并说明理由。
5.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规律总结】
1.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
(2)产业转移的方向
→
3.产业转移的原因
【对点训练】
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据此完成1~3题。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受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的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建立研发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4-6题。
4.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
5.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 D.扩大市场占有率
6.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真题研析】
(2016全国Ⅱ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各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活动导引
教材P64活动
1.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路线: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我国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各国。产业转移的规律: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
2.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转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后转移。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的需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的差异等。
教材P66活动
1.2005年中国和东南亚劳动力价格低廉,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
2.制造业基础好,产业链集聚效应强;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大;劳动力素质高;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产业政策优惠。
3.2015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可能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转移。
中国应该采取措施吸引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入,促进产业升级。理由: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土地、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思维导图
限时训练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2012年初,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4~6题。
4.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发挥品牌效应 C.提高产品质量 D.拓展国际市场
5.1997年华为对外投资时不优先选择美国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A.优惠政策较少 B.技术水平较高 C.远离原料产地 D.电信设施完善
6.华为在非洲建立子公司对当地的影响有
A.加剧资源供求矛盾 B.制约本土企业发展
C.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D.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7~8题。
7.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8.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
——以亚太地区为例
【预习自测】1.A 2.A 3.D 4.D 5.A 6.C
【问题探究】
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有利于吸引外资。
3.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河北省。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5.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对点训练】1.A 2.C 3.D 4.C 5.C 6.B
【真题研析】1.B 2.A 3.D
【限时训练】1.A 2.B 3.C 3.D 4.B 5.C 6.D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