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5 13: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从1里面连续减去( )次得。
A.2 B.3 C.4 D.5
2.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若甲数是60,则乙数是( )。
A.20 B.40 C.60 D.80
3.60kg的相当于( )千克的。
A.60 B.70 C.80
4.一根圆木,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相比(  )
A.第一次用去的多 B.第二次用去的多 C.无法比较
5.在÷□<中,□可以是(  )
A.分数 B.带分数 C.假分数 D.真分数
6.a×=b÷=C (a、b、c都不等于0)最大的是(  )
A.a B.b C.c
7.小芳、小兰、小红三人进行200米赛跑,小芳用了分,小兰用了分,小红用了分,速度最快的是(  )
A.小兰 B.小芳 C.小红 D.无法比较
8.淘气和笑笑分别向希望书库捐了各自图书的,(  )
A.笑笑捐的图书多 B.淘气捐的图书多
C.笑笑和淘气捐的图书同样多 D.无法确定谁捐的图书多
二、填空题
9.一件商品降价后的售价是480元,这件商品的原价是( )元,现价比原价降低( )元。
10.已知乙数是150,乙数的正好等于甲数的,甲数是( )。
11.有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4天完成,甲队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完成全工程的需要( )天。
12.一根绳子长7米,第一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米,两次共用去( )米。
13.计算36÷(×),应先算括号里的(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4.甲乙两数差是0.4,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的和是( )。
15.一种水草,每天长大一倍,经计算,该水草20天刚好长满整个水库的水面,那么( )天能长满整个水库的。
16.张李两人共有46元,张用自己钱数的,李用自己钱数的各买了一支相同价钱的钢笔,那么张、李两人共剩下( )元。
三、判断题
17.一份稿件,完成了,剩下部分相当于已经完成的1.5倍。( )
18.一件上衣售价96元,先提价,又降价,这时售价是160元。( )
19.一条1米长的绳子增加它的,再减少米,结果不变。( )
20.新城小学六(1)班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占,男生中又有的学生喜欢看《福尔摩斯》,六(1)班有15名男生喜欢看《福尔摩斯》。( )
21.一根彩带长3米,用去后,还剩米。( )
四、口算和估算
22.直接写得数。


五、脱式计算
2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六、解答题
24.学校十月份的用电量是1200度,比九月份节约,学校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度?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
2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了全程的,下午行了全程的,离乙地还有6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6.已知某建筑物东西长360米,南北长比东西长少,该建筑物的南北长多少米?
27.新区某学校为联欢会采购了48千克糖果,其中为水果糖,在水果糖里有是草莓味的,草莓味的水果糖有多少千克?
28.东湖小区去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180户,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多少户?
29.为了预防某流行疾病,社区服务站买回一批消毒液,第一次消毒用去了这批消毒液的,第二次消毒用去了这批消毒液的,还剩消毒液160L,这批消毒液共有多少升?
30.少先队员采集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共65件,其中植物标本比昆虫标本少,昆虫标本有多少件?(用方程解答)
参考答案:
1.C
【解析】先计算从1里减去多少得,即用1-=,再看里面有几个,就是连续减几次,用÷即可。
【详解】(1-)÷
=÷
=4(次)
故答案为:C。
【点睛】求一个数里有多少个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D
【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详解】60×
=20
=80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3.C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60kg的是多少,再把要求的量看作单位“1”,已知所求量的对应的具体数量,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相当于多少千克的。
【详解】60×÷
=36÷
=80(千克)
故选择: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
4.C
【详解】试题分析:第二次用去,是以这根圆木用去一次后剩下长度为单位“1”,若剩下长度大于1米,则乘一个大于1的数,得数就大于,也就是第二次用去的多,若剩下长度等于1米,则1×=米,也就是两次用去的一样多,若剩下的长度小于1米,那么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数就小于,即第一次用去的多,据此可解.
解:依据分析可得:由于这根圆木用去米后,剩下的长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两次用去的那次多.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一个分数乘一个数,得数与这个分数相比较大小的关系的掌握情况.
5.B
【详解】试题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
在÷□<中,□应是一个大于1的数,可以是带分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商变化的规律解答问题的能力.
6.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a×=c,求出a的得数,b÷=c,求出b的得数,据此得出最大的数.
解:因为a×=c,所以a=c;
因为b÷=c,所以b=c,
所以a>c>b.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a、b的值,再比较大小.
7.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得三人跑的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则速度最快;只要比较时间大小即这三个分数的大小,选出最小的,即可得解.
解:3、15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5×4=60,
所以通分得:=,=,=,

所以,
因此小芳速度最快;
故选B.
点评:路程相等,直接进行时间大小的比较,时间小的速度就大,使问题简单化;三个分数,分母不同,首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通分.
8.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知,这里是求一个数的是多少,用这个数×=捐的本书,捐的本数的多少与各自原有书的多少有关.
解:有三种情况:
当淘气和笑笑的原有书的量一样多时,他们捐的书的量可表示为,
淘气的原有书的量×=笑笑的原有书的量×;
当淘气和笑笑的原有书的量不一样多时,
淘气的原有书的量多×>笑笑的原有书的量少×
淘气的原有书的量少×<笑笑的原有书的量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及单位“1”的量不同即使表示得分率相同,得到的数量也不同.
9. 600 120
【分析】把商品的原价看成单位“1”,现价是原价的(1-),等量关系式是:原价×(1-)=现价,由此用除法求出原价,再用原价减现价就是降低的钱数。
【详解】原价:
480÷(1-)
=480÷
=600(元)
价比原价降低:600-480=120(元)
【点睛】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0.120
【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乙数的,即150×,也就是甲数的,再把甲数看作单位“1”,已知甲数的,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求出甲数。
【详解】150×÷
=90÷
=90×
=120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1.3
【分析】把一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用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乙用的天数。乙的工作效率就是甲乙工作效率的和减去甲的工作效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4-1÷6)
=÷
=3(天)
【点睛】关键是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效率。
12.3
【分析】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用绳子长度×第一次用去对应的分率,求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再加上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7×+
=3+
=3(米)
【点睛】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分数不带单位,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
13. 乘 除 108
【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计算36÷(×),应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除法;
36÷(×)
=36÷
=108
即结果是10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14.7.6
【分析】设乙数是x,则甲数是x+0.4,根据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列方程求出乙数,进而得出甲数,再求和即可。
【详解】解:设乙数是x,则甲数是x+0.4
(x+0.4)×=x
x=0.3
x=3.6
甲数是:3.6+0.4=4
甲乙两数的和是:3.6+4=7.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17
【分析】每天长大一倍20天刚好长满整个水库的水面,则19天长整个水库的;18天长整个水库的×=;17天长整个水库的×=;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水草20天刚好长满整个水库的水面,那么19天长整个水库的;18天长整个水库的×=;17天长整个水库的×=。
【点睛】此题采用逆推法即从后向前推算,很容易得出结论。
16.22
【分析】由题意可知:张钱数的与李钱数的相等,设张钱数为x元,则李的钱数为46-x元,根据“张钱数的与李钱数的相等”,列出方程求出张的钱数,进而得出求出一支钢笔的价钱,乘2,最后用46减去两支钢笔的钱数,求出两人共剩余的钱数即可。
【详解】解:设张钱数为x元,则李的钱数为46-x元
x=×(46-x)
x=
x=30
30×=12(元)
46-12×2
=46-24
=22(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张的钱数。
17.√
【分析】把完成这份稿件的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用单位“1”减去完成的分率,可以计算出未完成的分率,然后用未完成的分率除以完成的分率,可以计算出剩下部分相当于已经完成的几倍,看是否是1.5倍。
【详解】()


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先用减法计算出未完成的分率,再用未完成的分率除以完成的分率,和1.5倍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8.×
【分析】把这件上衣的总价看作单位“1“,则提价后的分率是(1+),用96×(1+),计算出提价后的售价,再把提价后的售价看作单位“1“,则降价后的分率是(1),再用提价后的价钱×(1-),求出降价后的售价,再和原价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96×
=96×
=120×
=90(元)
90≠160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题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进而求出提价售价以及降价后的售价。
19.√
【分析】把1米长的绳子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先计算出增加的长度,再用1加上增加的长度,计算出增加后的长度,最后用增加后的长度减去米,计算出结果是多少米。
【详解】1+1×-
=1+-
=1(米)
一条1米长的绳子增加它的,再减少米,结果不变;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与米的不同”,再根据分数乘法与分数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20.√
【分析】全班学生有45人,男生占,用45乘即可求出男生人数。男生中又有的学生喜欢看《福尔摩斯》,用男生人数乘即可求出有多少名男生喜欢看《福尔摩斯》。
【详解】45××
=25×
=15(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连乘的实际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
【分析】把彩带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则剩下全长的(1-)。用彩带的全长乘(1-)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
【详解】3×(1-)
=3×
=1(米)
则用去后,还剩1米。
故答案为:×
【点睛】表示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不是具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全长减去它。
22.8;3;1;1;0;
;1;;;
【详解】略
23.(1) ;(2);(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和加法,最后算乘法;
(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3)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详解】(1)
= ×
= ;
(2)



=;
(3)

= +

24.2000度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九月份是单位“1”,由于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则九月份相当于十月份的1-,根据分数的意义,把9月份平均分成5份,取3份,由此即可画图;由于单位“1”未知,用除法,即1200÷(1-),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1200÷(1-)
=1200÷
=2000(度)
答:学校九月份的用电量是2000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一个数少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1-几分之几)。
25.360千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60千米对应总路程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即可求出总路程。
【详解】60÷(1--)
=60÷
=360(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60千米。
【点睛】找出与已知量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26.300米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南北长比东西长少,单位“1”是东西长,则此时南北长相当于东西长的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60×(1-)。
【详解】360×(1-)
=360×
=300(米)
答:该建筑物的南北长3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1-几分之几)。
27.12千克
【分析】把购买糖果的总数看作单位“1”,其中为水果糖,在水果糖里有是草莓味的,草莓味的水果糖有多少千克,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先求出水果糖有多少千克,进而求出草莓味的有多少千克。
【详解】48××
=18×
=12(千克)
答:草莓味的水果糖有12千克。
【点睛】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8.260户
【分析】将去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数看作单位“1”,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是去年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180×(1+)
=180×
=260(户)
答: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260户。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意义的应用,关键是找准单位“1”。
29.360升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批消毒液看作单位“1”,两次消毒后剩下这批消毒液的(1--),它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是160L,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详解】160÷(1--)
=160÷
=360(升)
答:这批消毒液共有360升。
【点睛】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还剩消毒液的分率。
30.35件
【分析】根据题意,把昆虫标本看作单位“1”,植物标本是昆虫标本的(1-),设昆虫标本有x件,则植物标本有x×(1-)件,一共是65件,解方程:x+ x×(1-)=65,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昆虫标本有x件,则植物标本有x×(1-)件。
x+x(1-)=65
x+x=65
x=65
x=65÷
x=65×
x=35
答:昆虫标本有35件。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