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通情答理 哄堂大笑 无可奈何(ài)
B.面如土色 得心应手(yīng) 摇头晃恼
C.重(chóng)整旗鼓 手舞足蹈 左顾右盼
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重叠 构造 调整 山崩地裂 B.焦急 逐渐 触角 横七坚八
C.凌空 善良 严历 若有所思 D.屈服 捶打 攀登 堤心吊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归还) 暴风骤雨(急速) B.精疲力竭(尽) 风号浪吼(鸣叫)
C.哄堂大笑(哄骗) 赞叹不已(停止) D.田地荒芜(杂乱) 人声鼎沸(煮沸)
4.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迷恋昆虫,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
②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③《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④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繁星》一文是按( )顺序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地点转换
6.《观潮》一课,写大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时间 B.方位 C.空间 D.逻辑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参加珠心算的小选手很厉害,个个称得上是神机妙算。
B.深蓝的夜空中,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一到节假日,大街上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D.窃贼一看周围人多无法脱身,顿时气急败坏,就劫持了旁边一个小女孩。
二、填空题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是按照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秋晚的江上》描绘了____、____、____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____、____的美丽画面;《花牛歌》描绘了花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闲画面。
(3)《繁星》写作者在海上看繁星时,感受到海上的夜是______的,是______的,是_____的。
9.查字典。
“隆”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画。“隆”字是_____结构,第五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
10.给形近字组词
堤________ 塔________ 屹________ 潮________ 踮________
提________ 搭________ 忆________ 嘲________ 惦________
11.按要求写词语。
(1)例:人山人海(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半明半昧(ABA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摇摇欲坠(AAB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1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归巢(cáo cháo) 睡眠(mián mín)
芦苇(wěi wèi) 霸主(pà bà)
占领(zàn zhàn) 剪秋罗(nuó luó)
13.阅读要下面两句话分别描写了大潮怎样的画面?(填字母)
A.潮来时的动态画面 B.潮来前的静态画面
(1)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 )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14.“沸腾”一词的解释有: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②形容喧器嘈杂;③形容情绪高涨。下面句子中的“沸腾”应该选哪种解释?
(1)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____________
(2)这种装置能使烧水壶中的水快速沸腾。____________
(3)工地上,各种机器声在沸腾。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边,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和电视里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此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式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15.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两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1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3自然段画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bào)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20.【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水__________;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四大名泉;最后一个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水__________,点明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2)文章第2~5自然段的写法相似,都是先介绍泉水的__________,再描述泉水的__________。
21.【探究发现】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水声喧腾 咕嘟咕嘟
我发现:第一行词语是写泉水的__________;第二行词语是写泉水的__________。
22.【语言运用】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1)花园里的花朵真美啊!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雨了!雨点儿有的落在树叶上,声音__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____;有的打在玻璃上,声音__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____。
23.【信息整合】四大名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请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
珍珠泉: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龙潭: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虎泉:____________________ 趵突泉: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读词句】下面的句子都描写了泉水的流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
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②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③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④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______”是说泉水多而快,“______”是说泉水少而缓,“______”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______”则强调了泉水流量大,流势猛。
虽然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但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不一样,所以用词也不一样。
五、书面表达
25.作文。
题目:节约用水
提示:请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自己日常的行为,表达为了节约用水应该怎么做。字数 4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音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通情答理”的正确写法是“通情达理”,“无可奈何(ài)”的正确读音是“无可奈何(nài)”。
B选项“摇头晃恼”的正确写法是“摇头晃脑”,“得心应手(yīng)”的正确读音是“得心应手(yìng)”。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正确。
B项,“横七坚八”改为“横七竖八”。
C项, “ 严历”改为“严厉”;
D项,“ 堤心吊胆”改为“提心吊胆”。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字,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
A.有误,视死如归(归还)不当,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归,回家。
B.有误。风号浪吼(鸣叫)不当,风号浪吼:风浪很大,比喻当时情景声势浩大。吼,吼叫。
C.有误,哄堂大笑(哄骗)不当,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哄,吵闹。
4.B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接着写他迷恋昆虫,专门买了一块地来放养昆虫;然后写法布尔在这块地上研究了30年的昆虫,创作了《昆虫记》;最后介绍了《昆虫记》。
5.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繁星》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虽然不同时期,作者看星星的感受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写作顺序的把握。《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而具体写大潮是按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7.A
【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理解加点词语意思,结合语境判断。
A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地谋划;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句子是说小选手很厉害,可以改为“出类拔萃”。
B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句中用来形容闪烁的星星,使用准确。
C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句中是指节假日大街很热闹,使用正确。
D气急败坏,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句中指窃贼因为慌乱愤怒劫持小女孩。使用正确。
8.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鸟儿 斜阳 芦苇 倦鸟归巢 夕阳西下 剪秋罗 白云 草地 太阳 青峰 柔和 静寂 梦幻
【详解】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1)《观潮》一课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
(2)《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于1923年在浙江绍兴创作的现代诗,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勾勒了一幅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诗中描绘了鸟儿、斜阳、秋江、芦苇等景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无比欢欣的。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的美丽画面。
《花牛歌》写一只花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坐着、走着、甩着尾巴,有时还睡觉和做梦,文中通过对草地、白云、太阳和山峰的描写,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闲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3)《繁星》写作者在海上看繁星时,感受到海上的夜是感受到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
9. L 阝 9 左右 横撇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0. 堤岸 水塔 屹立 涨潮 踮脚 提高 搭建 回忆 嘲笑 惦记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堤岸、水塔、屹立、涨潮、踮脚、提高、搭建、回忆、嘲笑、惦记。
11. 座无虚席 门庭若市 人头攒动 知己知彼 自给自足 不闻不问 井井有条 循循善诱 津津有味
【详解】(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举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等。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ABAC式词语。ABAC式词语举例:冷言冷语、再三再四、一心一意等。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AABC式词语。AABC式词语举例:念念不忘、头头是道、欣欣向荣等。
12.cháo mián
wěi bà
zhàn luó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巢,读音cháo;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
眠,读音mián;睡眠。
苇,读音wěi;本义是在湿地中层层叠叠生长的草本植物。
霸,读音bà;依靠权势蛮横地欺压群众的坏人。
占,读音zhàn;占据;处在某一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本字还有读音[ zhān ]1、占卜:~卦。2、姓。
罗,读音luó;捕鸟的网;招请;搜集;陈列。
13. B 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观潮》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1)结合句中“江面很平静”可知,这是描写潮来前的静态画面。故选B。
(2)结合句中“响声”、“出现”、“沸腾”等可知,这是描写潮来时的动态画面。故选A。
14. ③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词。
“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
(1)这里描写的是潮来时人们的情绪高涨。“沸腾”的意思是形容情绪高涨。故选③;
(2)水沸腾意思是水温度达到沸点,所以在这里“沸腾”的意思是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故选①;
(3)各种机器声在沸腾意思是机器声很大、很嘈杂,所以在这里“沸腾”的意思是形容喧嚣嘈杂。故选②。
15.①偶见柚子树②饲养十姊妹。 16.没有矛盾。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见得很美,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17. 加强语气 引起读者思索承上启下(或:过度)。 18.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19.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解析】15.此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要清楚题目要求是“详细叙写”的两次事件。
16.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和“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找出答案。
17.此题考查对反问句的理解,可以根据反问句的作用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18.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从文中“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找出答案。
19.此题考查找中心句,通过阅读文章,知道作者列举了很多“第一次”的经历,无论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都给作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以找出对第一次真好具体阐述的句子为“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20.(1)总分总 多而且美 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天下闻名
(2)位置;特点 21. 形态(样子) 声音 22.(1)含苞待放 害羞的小姑娘 欣然怒放 燃烧的火焰
(2)滴滴答答 窃窃私语 噼里啪啦 珠落玉盘 23. 清澈、美丽、神奇 泉多 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大、清、美 24. 涌 冒 汇注 喷吐 速度 形态 流量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章和段落结构的理解与分析。
(1)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首先介绍了济南的泉水很多,接着用一个排比句表现了济南泉水的美丽壮观。第二、三、四、五段分别介绍了七十二泉中的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最后一段总结因为济南泉水闻名天下,所以被称为“泉城”。
(2)本文第二、三、四、五段都是先介绍泉水的位置,然后说明各个泉水的特点。
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第一行的词语描写的是泉水的形态,有的白浪翻滚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像明珠散落。第二行的词语描写的是泉水的声音,有的声音像虎啸狮吼一样洪大,有的声音像秋雨潇潇一样低细,有的水声喧腾,有的咕嘟咕嘟不停。
2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注意本题两个句子都是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珍珠泉泉水清澈,像珍珠一样美丽;五龙潭的泉很多,由多个泉水组成了五龙潭泉群;黑虎泉的水声喧腾,昼夜不息;趵突泉的面积很大,泉水很清,形态很美。
2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涌”指水由下向上冒出来,在本句中形容泉水向上冒的急且水量少。“汇注”的本意是指河流会合在一起,在本句中指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喷吐”形容泉水流量大而且流势迅猛。“冒”比“涌”力量相对要弱些,形容泉水流的缓慢,水量较多。通过这几个词语可知,虽然都是描写泉水,但不同的泉水,它们的流量、速度、形态就不同。
25.例文:
节约用水
“别让人类的眼泪变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这句广告词,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同时那幅地表干涸的画面,在我眼前不断地浮现。而我国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为了我们的家园,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吧!
事实上,从新闻播报中我们看到:我国北方部份地区,庄稼干枯,那些人从一大早就起床,赶着马车或是驾着机动车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运水,待水到时人们拎着水桶、面盆等工具排着长队接水。干旱严重的地方,政府还专门派运水车去送水。他们人用过的水,再拿去喂鸡、喂牛……他们中有的人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现在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启动。
在电视里我们还看见蔬菜大棚里的蔬菜采用喷灌和滴灌;听妈妈说她们那儿的工厂都 采用循环水;而我们家,用洗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和擦地,用完水立即关水龙头。这样积少成多,想一想:一天,我们新津,乃至整个成都要节约多少吨的水啊……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请大家节约用水。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为“节约用水”;我们要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要叙事清楚。
选材分析: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我们想想身边有哪些节约用水的事例,写作时,把重点放在如何“节约”上,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自己日常的行为,表达为了节约用水应该怎么做。
构思指导:
开头:叙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正文:写一写都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实例,大到国家,小到身边。
结尾:抒发情感,我们应该怎么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